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诗歌散文

《庐山恋》——我心中的时代凯歌

发布日期:2019-07-11 点击次数:
  关向东
  回望风云激荡的七十年,我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有许多触人心魄的思绪和抹不掉的情怀,不断勾起我对伟大祖国发展进步太多美好的回忆和眷恋。在此,我想专门谈谈影响时代、引领风尚、叩击人们心扉的一部电影,大家熟悉和喜爱的《庐山恋》。其实,也非《庐山恋》莫属了。
  影片于1980年7月12日在庐山东谷电影院(现为《庐山恋》电影院)首映。一经公映,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赢得春雷般的掌声和一致好评,获得全国多项大奖。39年过去了,这部经典影片一直牵动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情,也时常拨动着我的心弦。我体会到,这是一部在改革开放之初、新的伟大历史时期,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祖国和人民充满了真情挚爱,风格独特又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影片。
  回首那个时代,既有所谓的伤痕文学、伤痕电影,也有反思文学、反思电影。各大媒体最常用的标题就是《春天来了》,这意味着我们告别了严冬,迎来了春天。经历了人情人性的风雨考验,人们对理想人生、对现实生活、对祖国命运有了新的思考和重新认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是这一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严冬过后绽春蕾,美酒飘香歌声飞。文艺战线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和活跃。广大文艺工作者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奋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乘势前进。正释放着自己的情怀,以更加绚丽的彩笔书写文学艺术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宏伟篇章。我国文艺事业的百花园里生机勃勃、硕果累累。电影事业也迎来了发展变化的新起点,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那是一个充满了喜悦、充满了幸福、让人们感受到阳光般灿烂的年代。电影《庐山恋》就是伴随祖国春天的气息和我们欢喜相逢的。
  影片旨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基调,始终将浓浓的爱国情愫与男女主人公的甜蜜爱情吻合在一起,奏响了情感追求和时代最强音。电影作为综合表现艺术充分发挥了丰富而深刻的表现力,充当了“思想解冻”的急先锋,谱写了那个时代爱与美的经典记忆。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影片中耿桦(男主人公,共产党老干部耿峰的儿子)和周筠(女主人公,前国民党将军周振武的女儿)一对情侣的三次相会,在观赏庐山秀丽景色的同时,共同用母语和英语呼喊我爱祖国,我爱祖国的早晨!细细品味,颇为震撼!祖国的早晨暗喻祖国的蓬勃朝气和青春活力,也暗喻祖国的春天来了,人民的春天来了,文艺的春天来了。“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全国人民充满了理想,鼓足了干劲,正意气风发、豪情万丈,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力拼搏。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男女主人公的一段对白,先是女主人公周筠:“我爸爸说,他打了二十几年仗,不知摧毁了多少房子,让我回来多建一些,赎回他的罪过”;然后是男主人公耿桦:“我也是我爸爸要我学建筑的,他说他参加了摧毁旧中国的战斗,要我接着他参加建设新中国的行列”。影片巧妙地把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汇入盼望参加新时期祖国建设的大背景中,始终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情怀,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深情赞歌。这样浓浓爱国情怀的表达,在我来说,无疑发出了时代之声、爱国之声,弘扬了时代之魂,展现了时代之美。理应极力高歌,倍加推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飞向远方的故乡》《啊,故乡》《恋歌》等三首歌曲,尤其作为片头和片尾曲的《飞向远方的故乡》,借物喻人、高亢嘹亮、情感浓烈,把对祖国的爱恋和对故土的思恋之情有机贯穿起来。给人以真、纯、美的启迪和熏陶,不愧是历史的回声、时代的歌声、人民大众的心声。飞向远方的故乡就是飞向远方的祖国,歌唱故乡就是歌唱祖国,礼赞祖国。赞颂春天也是赞美祖国的美好明天。
  1978年12月18日,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从此,中国开启了崭新的时代。崭新的时代孕育崭新的文学艺术,每个时代的歌声都镌刻着每个时代的印记。影片中的三首歌曲既像一朵盛开的报春花,又像飘来的一缕缕清风,苏醒了人们的心灵,激扬了人们的心潮。流淌的歌声恰到好处地抒发了男女主人公对祖国锦绣山川的由衷赞美和热爱,既反映了人民对凤凰涅槃后祖国繁荣富强的期待和神往,又生动鲜活地刻画和丰富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大大增添了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也有力烘托了影片的主题思想。
  这些歌唱祖国,歌唱爱情,歌唱美好生活的歌曲,让人们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和力量,温暖了我们的时代,也温暖了我们的生活。只会历久弥新、恒久绵长,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将永远在我们心中回荡。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将一对情侣的爱情故事和祖国统一大业、民族团结和安定紧密相连。影片的主题思想和故事情节不单是指向一个个体,而是指向整个国家和民族,这也是影片要表达的重要思想意义所在。把影片的故事情节和剧情发展自然而然地推向了高潮,实为点睛之笔。具有前瞻性和强烈的时代感。
  再来看看影片结尾,耿峰饱含真情对周振武讲的一段台词:“我们到底又见面了,过去的毕竟是过去了,咱们要向前看,多为祖国出力。”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富强,民族的团结和安定,还有什么仇和恨不能放下呢?历史必将证明,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巩固和发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重,求同存异,继往开来,就能够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庐山恋》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回想,是一代人的爱情留光,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编剧毕必成、导演黄祖模和作曲家吕其明用心感悟历史发展,用情书写时代变迁,用力聆听社会变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观照人民生活,反映时代呼声。把时代主流思想和观众审美情趣有机统一起来,把美的自然、美的爱情和美的时代镶嵌在一起,把最有价值的东西转化成了艺术魅力,把唯美主义推向了一个时代高峰。满怀深情地塑造出色彩鲜明又富有时代特征的动人银幕形象。这样的探索和创新,既升华了主题,又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可谓别具匠心,独树一帜。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央视电影频道隆重推出“40年40部”年度优秀国产影片已于2018年9月至12月在电影频道黄金时段播出,1980年的《庐山恋》赫然在列,引发广大观众无限感慨。直到现在每隔不久都还会在电影频道播放,仍然特别受到观众欢迎。毫无疑问,《庐山恋》体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讲述者。
  《庐山恋》既有时代的刻度,又有历史的厚度,也有文艺的温度。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没有思想的大解放,没有艺术家的炽热情怀和赤诚奉献,就没有《庐山恋》这样政治性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经典影片。
  人民热爱电影,乘着新时代浩荡东风的亿万观众更加渴望看到自己的生活和身影,看到自己奋斗的艰辛和胜利的喜悦,看到自己的命运受到关注和谱写。我希望、也相信,配得上新时代、为新时代放歌的好电影多些再多些,回答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的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深切寄语,“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在我看来,《庐山恋》这部银幕经典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彩再现和完美诠释。
  七十载惊涛拍岸,七十载似水流年。如风的往事吹过,我只想为你一路芬芳。《庐山恋》,祖国之恋、时代之恋、人民之恋!
  《庐山恋》,我心中永远的恋歌!
  (谨以此篇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给电影《庐山恋》创作、摄制和公映40周年!献给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我们!)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