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 - 《湖北机关党建》2024年8期
P. 8
特别报道
全会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大省优势,加快构建以“用”为导向、以用户为主体、
湖北实践作出系统部署,强调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以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为载体、以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践体系;以教育科 制一体改革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
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为支撑,健全发展新质生产力 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和发展新
体制机制;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基底,加快完善落实绿水 质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深化科技体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以促进社会公平正 制改革,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经济发展和 深化以“用”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要深
社会建设统筹协同机制。 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高校资源配置激励机制,支持高
全会认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 校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
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
记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 机制改革,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支持扶持大学
展格局、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要 生创业创新机制。
求,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入推进大财 全会认为,绿色低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底色,
政体系建设,全面构建以规划为导向、以国有“三资” 流域综合治理是湖北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形式。必
为基础、以有效债务为锚定、以供应链平台体系为载 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持续深化生态文明
体的财政、金融、投资统筹联动机制,以政府投资带 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美丽湖北建设,
动社会投资,构建高质量发展动力循环机制,形成“有 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实现高水
效资产—有效债务—有效投资—新的有效资产”良性循 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要以水系
环,探索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路径。 为脉络科学确定流域治理单元,因地制宜细化小流域、
要建立健全规划统筹机制,加强党对规划工作的领导, 平原水网、湖库、丘岗、城市建成区等流域治理单元,
加快形成以省域战略规划为引领的“左右叠加、上下贯通” 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正面清单和安全管控负面清单。要
多规合一的省域规划体系,全省“一盘棋”加强规划统筹。 推进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科学治理,全面推进小流
要建立健全财政统筹机制,建立国有“三资”有效统 域综合治理,推动江河湖库水系互连互通、联调联控,
筹、配置和监管机制,推动“分散变集中、资源变资产、 探索“固堤、减沙、清淤、挖深”湖泊综合治理新模式,
资产变资本”。要建立健全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机制, 重构丘岗区域水系。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深化投资项目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省市县贯通、 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持续提升碳排放权交易水平,
全生命周期覆盖的投资项目绩效综合评价平台。要建立 加快建立推进绿色低碳城镇建设机制。要完善统筹发展
健全国资国企功能性绩效评价机制,完善中国特色国 和安全体制机制,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
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全面推进国资国企功能性改革。 生态安全、地质安全、平安稳定等底线。
要建立完善供应链平台体系建设机制,推动建设现代化 全会认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
产业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促进国企民企融合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共同富裕这
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要健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 个本质要求,加快推动四化同步发展,补齐民生短板、
制机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抬高社会底板,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满足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要探索建立经济健康发展评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以社会建设为着力点推动扩
价机制,激励约束各地加强经济循环畅通全过程管理, 大内需,完善民生需求调查统计机制,统筹推进基础设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质量提升。要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
全会认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发展为切入点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立完善城
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充分发挥科教大省、人才 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探索建立以危旧房改造为重点的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