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湖北机关党建》2021年2期
P. 40

机关文苑




            抽起烟来……                                              浓密的年味在乡村传递。
                年轻的小伙子则三人一组,四人一伙,轮流给每
            家打糍粑,几支木棍,七上八下,有节奏地捣着,白                                             最开心的是孩子

            白香香的糯米变成了圆圆的糍粑,香气笼罩着乡村。
                那雄浑的吆喝与节律舞动的膀子以及糍粑上印的                               腊月里,小孩儿们不像大人那样忙,每天就是玩。
           “福、禄、寿、 囍、财”和“春燕”“春凤”“春鸡”“春                          男孩儿最喜欢的是放鞭炮,从小年开始,村里村外就
            花”“春柳”等图案,成了乡村腊月里一道永恒的风景。                           陆续见到放鞭炮的孩子们。鞭炮在空中爆响的一声声
                                                                轰鸣,把冬季里原本寂静的乡村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
                             最勤快的是妇女                                有胆大的男孩儿,把一串鞭炮拆散,一个一个地
                                                                放,点着了火,立刻拿一个破脸盆或罐头瓶来罩住,
                腊月里若是晴暖的日子,家家户户的大姑娘小媳                           “咚”的一声,脸盆和罐头瓶也跟着跳起来。
            妇便开始争晴天、抢太阳“洗年”。                                        也有恶作剧的男孩儿把大鞭炮插入牛粪中,把

                清晨,太阳刚刚露出笑脸,山涧小溪旁、村前池                           一堆牛粪炸得满天飞,引来小孩儿们一阵阵天真无
            塘里,就响起了她们的棒槌声,笑声、叫声、水声,                             邪的笑声。有的如此尚不过瘾,还要逞英雄,把鞭
            惊得鹅鸭扑翅,鱼儿欢蹦。红被套、绿床单、花衣服,                            炮拿在手里一惊一乍地放,专门往猪呀鸡呀猫呀身
            把一塘清水映得姹紫嫣红。                                        上丢,炸得他们四处乱窜,仿佛在载歌载舞迎接新
                一下子洗了这么多衣物,小小的庭院如何晾得                            年的到来。
            下?于是村里的空地上、山坡上便成了五颜六色的世
            界。橱柜、碗筷、坛坛罐罐、桌椅板凳全都搬出来,                                             最要紧的是屠宰

            洗衣粉、洗洁精轮番洗,抹布、海绵使劲擦,直到洗
            擦出它们的本色为止。                                              过年了,改善生活是头等大事,乡亲们为了过个
                村妇们用泡得通红的双手,清洗家里的每一个角                           “肥年”,无不为杀鸡宰鸭忙得不亦乐乎。宰年猪是
            落,驱去全年的污垢和晦气,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乡村腊月的一道风景,每年能宰上一头年猪是一家人
                                                                是否“富足”的象征,是这家主人有没有经济头脑、
                             最时尚的是青年                            是否能干的象征,也是一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
                                                                好兆头。
                腊月里,乡村最时尚的要数“衣锦还乡”的姑娘                               猪是自家养的,那可是足足养了一年的大肥猪,
            小伙儿,他们打扮新潮,穿着城里流行的时髦衣装,                             绝对绿色饲养,肉质上等。不管哪家杀猪,只要一声

            拎着大包小包走在村路上。这些做了美容的“新新人”,                           招呼,热心快肠的乡亲们就会放下手里的活计,纷纷
            有的打的回乡,有的开着新买的小车进村。                                 来帮忙。
                刚建好的新楼前,小车的后备箱盖翘得老高,里                               到了卖肉的时候,东家 3 斤西家 5 斤,不大一会
            面装满了各色各样的年货。老人们喜滋滋地清点孩子                             儿就被大家一一买走。猪头、内脏、猪蹄是留给自家
            们从外地带回的年货,一边数落孩子大手大脚乱花钱,                            享用的,当然,上好的排骨也得多留些,大年三十煨
            一边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汤少不了排骨。
                不是么,东家有上海的五香豆,西家有新疆的葡

            萄干,前屋有哈尔滨的红肠,后屋有海南岛的黄皮,                                             最谗人的是厨房
            左邻有南京的盐水鸭,右舍有西藏的风干肉,村里人
            乐得相互奉送,交换品尝,把乡亲的情意、邻居的温馨、                               乡村最能体现年味的是厨房,所有的年菜都要在


              38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