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 - 《湖北机关党建》2021年3期
P. 31

荆楚党史




                编者按: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为深入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好党史教科书、修好党史必修课、用好党史营养剂,本刊特推出“荆楚党史”专栏,刊载
            湖北党史相关重要事件和人物事迹,供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借鉴。








                             董必武与《共产党宣言》
                             董必武与《共产党宣言》



                                                         ■ 吴  翔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纲领                           境中,董必武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在继续思考,艰难
            和共产主义者的第一个宣言,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                             探索,顺着历史发展的潮流不断前进。
            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教育引导一大批                                 1919 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爆发了,这
            先进知识分子和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回望中国共                             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
            产党历史,老一辈革命家身上,都留下了《共产党宣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主义运动,让董必武欣喜
            言》的深深烙印。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                             地看到了民众的伟大力量。后来,董必武曾回忆这段

            正是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的书籍、                             历史说:“五四运动发生后,我因革命工作新策略新
            刊物,找到了中国革命新的希望和通往理想社会的真                             方法而纳闷,于是同朋友们商议这些问题。那时候,
            正道路,逐渐确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最终成为                             有一个名叫李汉俊的中国留学生刚从日本回来。在日
            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本,他曾经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的书。他跟我谈了这
                                                                些问题,因此我对马克思主义变得非常关心了。”十
                一、《共产党宣言》在董必武确立马克思主义信                           月革命爆发后,董必武对列宁领导的推翻沙皇统治,

            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政权的人民革命的胜利深感钦
                                                                佩,但是还没有真切了解这一革命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董必武成长的时代,正值中华民族面临数千年未                           直到他在李汉俊那里读到了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
            有之大变局,西方列强接踵而来,图谋瓜分中国,中                             的书籍,并听了李汉俊的详细介绍后,才比较深刻地
            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目睹山河                             认识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破碎,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年轻的董必武怀抱着救
            国救民的热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                                 二、《共产党宣言》是董必武在武汉中学传播马
            的征程上奋勇搏击,却不得不面对辛亥革命、二次革                             克思主义的生动教材
            命、护法运动一次又一次的惨淡失败,最终陷入了“山
            穷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中国革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董必武在上海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决心走俄国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道路是否还能走得通?在失败的困                             十月革命的道路,为救国救民干出一番新的事业。董


                                                                                                          29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