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湖北机关党建》2021年11期
P. 27
区域的生产和联合经营。接着,蒲圻县又打破城乡界 月 28 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醒全党全社会
限和国营集体所有制界限,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 重视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经验。10 月 16 日,国家工商
县建筑联合公司、林工商联合公司、渔工商联合公司、 行政管理局在武汉召开全国小商品现场会,推广武汉
麻工商联合公司等经济联合体,都取得了比较好的经 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现场会提出了“允许批
济效果,以此为路径逐步推广,极大推动了全省农村 量销售、允运长途贩运、价格随行就市”的政策,为
经济发展。由此可见,农村改革思路紧紧抓住社会主 汉正街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经过几年的发展,汉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具有很强的预见性、前 正街成了名副其实的华中地区小商品最大集散地,它
瞻性、创造性,为湖北农村下一步改革积累了十分有 承东启西,接南连北,广纳八方商贾,吞吐九州货物,
益的经验。 形成了全方位开放、大跨度串联、多成分竞争的格局。
湖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其重要意义不仅在
二、城市改革起步 于冲破了旧经济体制的长期束缚,更重要的是探索出
了一条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新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
先行一步的湖北农村改革,以其显著的效益和良 为城镇经济优化与快速推进注入了勃勃生机,掀开了
好的态势,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和僵 湖北新时期城市改革的序幕。
化的城市计划经济体制,城市改革呼之欲出。全省城
市经济体制改革围绕经济责任制、城市综合试点、就 三、对外开放起步
业管理制度、市场取向探索等方面开始起步。
在积极探索城市经济市场取向改革浪潮中,武汉 在进行城乡改革的同时,湖北省委、省政府还积
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具影响力的 极按照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
实践创新之地,被誉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第一街”, 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
打开了全国商贸流通领域市场化的缺口。汉正街坐落 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对外开放方针,制定了
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历史上商品流通十分活跃。然 相应的对外经贸工作政策和措施,湖北外贸经济也进
而,随着市场经济和个体私营经济退出中国历史舞台, 入了新发展时期。
这里门庭冷落,呈现一派沉寂与萧条之景。1979 年, 1979 年 8 月 14 日至 9 月 6 日,湖北省委第一书
经武汉市批准,103 户个体工商户成了第一批闯市场 记陈丕显率领湖北代表团访问美国俄亥俄州,10 月俄
新路的探索者,他们在把柜台摆上汉正街的同时,也 亥俄州政府代表团对湖北进行回访,10 月 31 日,双
把市场经济推向了中国经济的舞台。短短三年,这个 方在武汉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和美利坚合众
以个体商贩为主的经营日用小商品的市场,就把上海、 国俄亥俄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的协议》,湖北省与俄
江苏、浙江、湖南、广东、广西、江西、安徽、福建、 亥俄州正式建立省州友好关系,成为全国最早与西方
河南、河北、山西、湖北 13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国家建立省际友好关系的省份。1981 年 9 月,湖北省
110 多个企业的生产者和武汉周围农村、湖北邻省农 在香港举办首次出口商品展览,实现了展览、推销的
村的广大农民消费者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日用品下 双赢,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参观人数达 18.8 万多人次,
乡的流通渠道。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因经营商品的花色 接待客户 2300 多人次,成交金额达 6600 多万美元,
品种多、进货渠道广、商品适销对路、价格灵活而吸 借此宣传桥梁,广大港澳同胞加深了对湖北的了解,
引了大量顾客,引起中央领导重视。1982 年七八月间, 为我省对港贸易打开了新局面。1981 年 11 月 12 日,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新华社、国家经委组织专人深 在武汉签约的湖北省和俄亥俄州合资经营的湖北派克
入汉正街调查后认为,这个市场的性质就是陈云所指 密封件厂,成为湖北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双方协议
出的“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1982 年 8 投资 99 万美元,中方占 51% 的股份并出任董事长。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