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湖北机关党建》2023年1期
P. 22
支部园地
度,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和日常管理,突出政治教育和 民学习“身边人”,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向美。
党性锻炼。严格落实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党
员积分量化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党员行 三、找准重心,发展富民产业
为。尊重村民的“五权”(决策权、知情权、参与权、
表达权、监督权),严格落实党务村务“四议两公开” 一是打造产业强村。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香菇、
制度,通过设置群众意见箱、群众参评互评,充分发 山药、魔芋等经济作物,带动村民就业 1600 余人次,
挥群众主体作用。 村民增收 39.2 万元,有力带动了全村产业化发展。
多层次引进市场主体 5 家,以发展观光休闲、采摘体
二、瞄准靶心,紧密联系群众 验农业为突破口,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建起采摘园
200 亩,前来打卡、体验采摘的游客每日络绎不绝。
一是坚持决策共谋聚民意。建立“支部—党小组— 种植良种葡萄 200 亩、大棚西瓜 200 亩、金银花 800 亩、
党员中心户—群众”四级组织服务体系“纵向到底”, 高山蔬菜 1600 亩。以西红柿、辣椒、黄瓜、茄子等
成立村民自治组织“五会两队”(村民议事会、道德评 农副产品为主的绿色农业,以葡萄、蓝莓、西瓜等水
议会、项目建设监事会、环境卫生理事会、红白理事会、 果为主的阳光农业,正在逐步形成完整产业链。
文娱兴趣队、义务巡逻队),将村民全部纳入自治组织, 二是打造旅游靓村。加强特色村寨建设,改造土
参与管理、治理,实现自治组织到人到户“横向到边” 家特色民居 333 家,实现了村寨亮化、绿化、美化,
全覆盖。拓展交流渠道,搭建沟通平台,利用“三会一评” 逐步形成了民族元素突出、建筑风格独特、布局整齐
(场子会、院子会、坝坝会、评选活动),广泛动员村民 划一的山乡村落,为乡村振兴装上“新引擎”。新增
出谋划策,开展“共同缔造”活动宣传 32 场次,搜集 民宿 16 家,全村民宿总数达到 60 家,床位 750 张,
各类意见建议 102 条,商议实施实事 53 件。 夏季日均接待游客 700 余人,200 余名村民在家门口
二是坚持发展共建聚民力。组织实施“新建一个 就业,全村民宿旅游年收入 600 万元以上,旅游业已
文体场、打通一条断头路、美化一条环湖路、治理一 成为全村的主打产业和优势产业。
条污水沟、靓丽一片小庭院、修建一面挡土墙”“六 三是打造宜居新村。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
个一”民生实事项目。建立镇、村、村民、“新村民”、 山银山”发展理念,多方筹资,对宜影湖实施综合整治,
企业五方联动机制,“五方”出资出地出点子、投工 清除湖中淤泥杂草,修建环湖步道,多管齐下改善水质,
投劳,按照“简易项目自己做,小微项目参与做”的 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宜影湖成为利川市的一道靓
方式,村民、新村民、企业捐资 51.9 万元,投工 124 丽风景线。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
人次,出地 5.3 亩。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参与共建, 300 余万元,大力实施危房改造、管网铺设、路面硬化、
实现从“你和我”变成“我们”,从“要我做”变成 河道治理等工程,拓宽村道5.3公里,铺设管网12公里,
“一起做”,架起五方最大“连心桥”。 新安装村级主干道路灯 210 盏,植树 1000 余棵,全
三是坚持效果共评聚民声。建立运行积分超市, 村产业新发展,村容村貌新变化,农民生活新提高。
细化积分细则,开通“积分存折”,实行积分兑换物资, 近年来,野猫水村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
已发动 105 人参与,累计积分 12000 分。制定各类评选 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北省文明村”“湖北
制度 23 项,评选活动由党员、乡贤、妇女代表等组成 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省级生态村”“湖北省美丽乡
评选团,通过上门查看、现场打分的方式评选先进典 村建设典型示范村”“湖北省楹联文化之村”等各级各
型。评选“美丽庭院”20 户、“好婆婆”“好媳妇”36 类荣誉几十项。沉寂百年的野猫水村,正在书写一幅崭
名,评选结果张榜公示,收集活动照片、视频,用视 新画卷。 (作者系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驻恩施州利川
频、短片形式在村内大屏幕和村民微信群播放,让村 市团堡镇野猫水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