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湖北机关党建》2023年7期
P. 16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水平。打造服务青年科技工作者品牌,以湖北青年科技 会入千村”“万民大学生入万户”等活动,广泛发动
晨光托举工程为抓手,整合科协系统各类资源,加强青 社会科技资源聚焦乡村振兴发展。
年科技人才资助与培养。着力建设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 建强“科普湖北”,厚植创新发展社会基础。扎
在全国科协系统率先建成网上服务大厅,科协业务项目 实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面向青少年、农
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提供网上“一站式”服务,让 民、老年人、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类人群,
数据多跑路、科技工作者少跑腿。 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新颖、针对性强的各类科普
活动,力争 2025 年末我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
三、坚持目标导向,强化创新型机关建设,全力打 达到 16%。发挥湖北省科技馆的龙头作用和全省科技
造全国科技创新高地 馆联盟、科普教育基地联盟的统筹作用,联动全省 58
个科技馆、52 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374 个省级科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主题教育要实干担当促 教育基地、92 个特色产业科普教育基地,提升全省科
进发展,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 普服务效能。精心办好重大科普活动,认真办好全国
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真抓实干、务求 科普日等主题活动,积极承办第 37 届全国青少年科
实效。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技创新大赛,参与创办国家级、国际性、专业化的科
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发出了建设全 普盛会——“东湖论坛”。用好湖北省科普融媒体联盟,
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的动员令。全省科协系统党 建强湖北科普矩阵,创新科普传播方式方法,不断提
员干部自觉强化大局意识,立足主责主业,主动作为, 高科普影响力、覆盖面。发挥名人效应,举办院士科
锐意进取,团结凝聚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全国科技创新 普大讲堂,建设院士科普工作室,开发院士科普读物
高地建设,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 系列。评选、激励优秀科技志愿者服务队,培育、推
献了科技力量。 举一批湖北网络科普达人、企业创新达人。
建强“科创湖北”,促进科技经济深度融合。加 建强“科智湖北”,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依
强对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 托中国工程院与湖北省政府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
区)创建指导,实现年度综合排名争先进位目标,实 战略湖北研究院,开展好“荆楚院士行”和专项咨询
施“科创湖北”试点县(市、区)建设,集聚省级资 论证活动,打造全国性高端科技智库,为湖北构建新
源助力高质量创新发展。聚合打造“院士、专家荆楚行” 发展格局先行区把脉问诊、建言献策。2018 年以来,
品牌,征集地方企业、产业需求,点单式开展荆楚院 共组织实施 129 个咨询研究项目,向省委省政府提交
士行、学会专家荆楚行、海智专家荆楚行、智库专家 92 篇《院士智库专刊》,部分院士建议被省委省政府
荆楚行等活动,推动创新链与地方产业链有效结合。 主要领导签批,并纳入湖北省十四五规划。加强省市
发挥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作用, 智库协调联动,健全完善智库运行机制,发挥湖北科
加强与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等单位战略合作,促进院 教资源和人才优势,集聚跨学科、跨部门、多元化的
士等顶尖科学家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建好用好院 决策咨询资源,建强全省科技创新智库矩阵。编写发
士(专家)工作站,服务地方经济创新发展。加强“科 布湖北科技发展报告,全面分析湖北重点领域科技发
创中国·湖北中心站”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发挥科 展状况,为省委省政府重大科技决策提供依据。面向
创联络员队伍和科技服务团作用,常态化开展对接服 科技前沿,聚焦全省中心工作,擦亮“湖北科技论坛”
务活动。建设一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学会服务 学术交流品牌,积极融入“东湖论坛”,为推进湖北
站点、海智基地,打造成为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节点。 高质量发展献智献策。持续实施湖北科技期刊楚天卓
切实发挥省科协乡村振兴学会联合体、科技助力乡村 越行动计划,培育国内领先的一流科技期刊。 (作者
振兴专家服务团队、产业顾问组作用,大力实施“百 系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机关党委书记)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