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湖北机关党建》2023年10期
P. 53
2022 年,陈云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县“先进基层党组 作科普讲座。2023 年,帮助引进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
织”,2023 年,陈卫华荣获蕲春县“为民先锋”,李美 头企业湖北香珍米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200 余亩优
玲、陈钰分别获得赤东镇“为民先锋”“担当先锋”。 质香稻种植基地,预计年产值达 30 万元以上。
选树典型,担当作为。台办连续 8 年结对帮扶, 挖掘特色优势强化产业支撑。瞄准全县艾草产业
转业干部唐传林两次请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扶贫 金字招牌,投入 80 万元、争取省财政 10 万元资金、
工作队队长;刘海龙带头组织乡村电商发展,曹新芳 蕲春县“红色美丽乡村”项目支持资金 185 万元,为
为村民开展广场舞教学,祝俊忠扎根陈云村 8 年…… 村里建成两栋 1000 平方米厂房,陈云村建起有史以
10 余位台办驻村干部接力,聚力“强组织、固根基; 来第一座现代化工厂。2023 年 4 月,为村集体与李时
稳脱贫、防返贫;兴产业、助发展;办实事、解难题; 珍医药集团牵线搭桥,采取“村集体 + 企业 + 农户”
抓治理、促和谐;转作风、优服务”六方面任务,推 的形式,联种联收,带动村民致富。9 月工厂投产后,
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期间,陈云村新修拓宽摊 可为村集体带来每年 8 至 10 万元的租金收入,吸纳
铺沥青道路 9.8 公里,完成进村桥梁、拦河堰坝、农 至少 50 名村民务工。“我是月月盼、日日盼,盼着蕲
户危房、公厕、路灯、垃圾清运等一系列水利、便民、 艾加工厂早日完工投产,我儿子就可以回村上班了!”
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为村小学平整各类活动 看着正在建设中的蕲艾加工厂,村民陈照文大声说。
场地,修建读书亭、文化墙、生物园、篮球场、劳动 荒山变良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驻村工作队、
教育实践基地等。 村两委带领村民翻修土地,购置设备、引进专家,开
青年群体,发挥力量。凝聚青年党员力量,实施 展乡村和庭院整治。2022 年,协调省农科院专家团队
青年干部成长计划,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3次开展技术下乡,成功试种“红安苕”,发展休闲采摘,
振兴有效衔接注入青春活力。台办“爱心妈妈”团队 先后 4 批次 500 余名幼儿园小朋友到村体验农趣,“小
中 45 岁以下青年党员占比 90%;驻村工作队中 45 岁 小红薯,带动村民增收”。将陈云村云龙河沿岸农田
以下青年干部占比 60%。2023 年,省委台办组织“爱 及鱼塘承租给市场主体,为村集体及农户增收10万元。
的阅读”共建活动,由青年党员共同策划执行,研究 2023 年,省委台办又为村集体捐赠《乡村振兴项目全
室干部周国阳为孩子们上《认识台湾》课程,把“一 流程一体化实操指南与案例详解》等书籍。如今的陈云,
个中国”的信念种在孩子心中。办青年干部刘海龙被 家家有果树、处处是鲜花,云龙河两岸成片金黄的油
评为 2021 年“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孔结红被评 菜花,将成为乡村一景,带动文旅融合发展。
为全省“表现突出的第一书记”。 目前,全村人均年收入已达到 1.9 万元。“田间
看水 4000 元,插秧每天 160 元。”62 岁的村民陈子芬
二、立足实际共谋,让陈云村成为“更富裕的家” 高兴地算了一笔账,加上老伴的收入,一年在家门口
能赚 9 万元。
农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省委台办坚持“立足
禀赋、产业强村”,推动陈云村乡村产业迈大步、往 三、关爱特殊群体,让陈云村成为“梦想开花
前走。 的家”
把传统产业培育作为关键核心。陈云村传统的产
业,因缺资金、少技术,弱而不强。要打造富裕陈云, 乡音难改,故土难离,难以割舍的血脉亲情是村
必须让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台办开展对口蕲春县定点 民认同家乡、留恋家乡的重要纽带。省委台办在实现
帮扶和区域协作“10+1”联合行动,为村里引入和扶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的同时,努力创造群众生活的“小
持海虾养殖、虾稻共生等产业。举办“助力乡村振兴·建 幸福”,让更多陈云人把梦想扎根陈云。
设美丽家园”鄂台农业交流活动,邀请台湾农业专家 关爱留守儿童,播撒爱的种子。陈云村小学、幼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