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湖北机关党建》2024年9期
P. 28
学思践悟青年行
丹“芯”从来系家国
政协湖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肖迪
大家好!我是省政协办公厅的肖迪,今天我想 并义无反顾地带领团队,不计成本、不论得失、不等不靠,
和大家分享几则政协党员委员的故事。 仅用 3—4 年时间,就成功研制出当时全球集成度最高
(一)让我们来看一张照片。在 2019 年全国两会 的商用硅光芯片,为“天眼”“视神经”烙上了红红的
的“委员通道”上,来自武汉高德红外的住鄂全国政 中国印。
协委员黄立,深情讲述了坚持自主创新,让国产人工 报国无问西东,赤忱照耀山河!在曾军委员科技
智能“千里眼”走向世界的奋斗故事。长期以来,由 报国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一代人只做一代人的事”,
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国防军事等领域的重要应用,西 永远只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搏担当!
方国家一直对我们采取严密的技术封锁。为了把国家 (三)繁霜尽是心头血,最是平凡动人心。疫情封
安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黄立委员带领科 城期间,从事芯片工作的杨道虹委员,仍
研团队在没有技术、没有装备、没有 然没日没夜地与科研人员战斗在一线。
原料的条件下,筚路蓝缕、艰难求 他的妻子常常安慰两个年幼的女儿
索,八年磨砺、一朝亮剑,终于 “爸爸用知识在战斗,他要把一
研制出性能比肩西方的红外探 颗芯献给国家”。因为受到感
测器芯片,一举实现了我国 召和影响,他的两个侄子也
红外产业的完全自主可控。 在集成芯片领域,默默地从
我常常在想,从无到有、 事科学研究。来自武创院的
从 0 到 1,究竟是什么支撑 李锡玲委员,多年来紧盯光
着他们踏平坎坷成大道、敢 通信、存储芯片等硬科技领域,
教日月换新天?黄立委员坚定 积极服务刘胜院士团队的芯片
地给出答案:党旗所指,便是剑 产业项目,努力把科研成果转化
锋所向;国家所需,自当义无反顾! 为新质生产力。
黄立委员不仅是科技工作者、民 黄立、曾军、杨道虹、李锡玲,
营企业家,更是企业的党委书记、政协的党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政协党员委员!他
员委员。他始终把科技报国梦想定格在党和人民最需 们炽热的“芯”,只为中国跳动!他们清澈的爱,只为
要的地方,立志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自 强国澎湃!
立自强安上中国“芯”脏、挺起钢铁脊梁!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届委员就是一份责任。
(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学无国界,但科 在政协组织中,党员委员的比例只有不到 40%,但他
学家有祖国。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们却是引领社会各界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中坚
我们都知道,芯片作为现代工业的“心脏”,是当之无 力量。这份感召力、凝聚力、引领力正是来源于他们
愧的国之重器。小小一片“芯”,卡住的是技术的脖子, 丹“芯”从来系家国的拳拳赤子心、浓浓家国情、殷
但扼住的却是国运的咽喉! 殷强国梦!
作为国之重器,中国“天眼”的动光缆是连接海量 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因为明天,我们将迎来
数据的传输通道,相当于“天眼”的“视神经”。按照 人民政协75周年华诞!75载风雨兼程,75载肝胆相照。
当时的技术条件,国产动光缆如果要承受反复弯曲和恶 作为新时代的政协人,我们将矢志不渝牢记政治责任、
劣环境的考验,至少需要 7 年甚至更长的研发时间。面 发扬优良传统,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发恳切
对“我们可以等、国家不能等”的紧要关头,来自烽火 之声、建务实之言,鼓团结之劲、聚奋进之力,团结
通信的曾军委员,毅然表示“项目再难做、总要有人做”, 引领 6000 万荆楚儿女共襄伟业、再立新功!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