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湖北机关党建》2021年12期
P. 33
小组活动方式单一老套,仅仅局限于学习文件,有的 层单位的实践经验表明,有了党小组这个平台,没
为了完成一月一次党小组活动任务,不惜把支部主题 有解不开的疙瘩,没有攻不破的难关。第四,它是
党日学过的内容拿来再学一遍,记录了事,全程无交 教育党员的根基。党小组贴近党员、植根一线,党
流,会后无成果。 员理论武装、交心谈心、相互批评、管理监督在小组,
问题三:党建盲区。一方面,指导推动有盲区。 人少好交心,船小好掉头,具有其它形式难以替代
在党务干部培训中,涉及党小组建设的政策规范、工 的优势。
作实操讲的不多,要求不够明确具体,导致基层单位 (三)小组划分要合理。要坚持根据党员数量、
谋划推动未同步。另一方面,督导检查有盲区。党建 工作需要,以及便于开展活动、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
考核中涉及党小组建设的项目不具体,缺乏刚性要求, 科学设置党小组,做到“三个把握”。一是把握人数
日常督查大多只是看到支部工作层面。 规模。党员人数在 20 人以上的党支部,一般应当划
分若干党小组;不足 20 人的,根据工作需要划分党
三、从对策分析中明方向 小组。每个党小组不少于 3 名党员,其中至少 1 名正
式党员。党小组长由党支部指定,也可由党小组党员
(一)思想认识要提高。党小组会,是“三会 推荐产生,一般由所在科室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二
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 是把握内在关联。也就是根据支部党员岗位、职责、
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党小组建 分工等内在构成要素,哪些科室关联度强、哪些是同
设史,几乎贯穿了我们党的百年发展史。党的二大 一个领导分管,都应该作为科学划分党小组的依据,
通过的党章,对定期召开党小组、党支部、地方全 便于党建与业务融合,便于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
体党员会议作出了规定;古田会议上,毛泽东总结 三是把握实际需要。划分党小组不能绝对地看党员人
出召开“小组会”“支部大会”“支部委、组联席会” 数,应把握好“工作需要、便于活动”的原则,尤其
等 18 种党性教育的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 是那些工作战线长、岗位分散、支部不便于集中活动
高度重视党小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 的单位,尽管党员人数不到 20 人,也可以不拘一格,
重视建强党小组,发挥党小组作用”。支部工作条例、 能建则建。
党员教育管理条例、《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小组工作 (四)活动方式要创新。让党小组真正“活”起
规则》等党内法规,分别就加强党小组建设作出明 来,要念好“三字经”。一是要有思想破冰之“勇”。
确规定。 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大与小、分与合、本与末、细胞
(二)功能定位要精准。党小组的功能定位要 与肌体、组织与个人等辩证关系,破除制约党小组建
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它是组织体系的延 设的认识误区、工作盲区,以思想破冰引领方式创新。
伸。尽管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但它是在党支 二是要有统筹融合之“巧”。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部委员会领导下对党员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是破解机关党建诸多难题的“金钥匙”。我市“党小
从观摩展示中不难看出,没有这一重要的组织形式, 组 + 例会 + 项目 + 服务 + 一线”等鲜活经验再次表明:
支部的末梢神经就难以激活。第二,它是支部功能 一成不变是“包袱”,融通结合变“魔方”。三是要
的补充。把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基层一 有顺势而为之“变”。党小组建设无论是组织设置,
线和每名党员,是党小组的重要职责。可以说党小 还是组织形式、服务功能,都应随着形势的变化、体
组的某些功能优势,是支部层面所不具备的。比如 制的转型、职能的调整、群众的需求,坚持与时俱进,
党员人数多、工作战线长、岗位分散的支部,划小 因时而变,顺势而为,以党小组旺盛的生命力提升党
组织单元,可以让支部活动更加方便灵活,更加贴 组织的组织力。(作者系宜昌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副书
近基层一线。第三,它是先锋引领的平台。我市基 记、二级调研员)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