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直机关党建协作区运行规则(试行)》相关要求,进一步构建“党建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格局,12月8日,省直机关党建协作二区“党建引领促先行·互学互鉴谱新篇”交流研讨会在团省委召开。党建协作二区各成员单位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围绕研判2023年政治生态、总结机关党建工作和谋划2024年重点目标任务等方面开展交流研讨。
会议指出,各单位2023年党建工作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成效明显;问题查摆实事求是、精准到位,整改措施务实有效;2024年度工作谋划,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举措有力。今年,党建协作二区践行“联动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树”理念,依托省档案工作品牌,各单位协同配合,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红色讲堂”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省委党校发挥“名师工作室”团队攻关作用,践行“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建立“智慧党建”信息系统,对党支部和党员日常工作进行量化管理,提高党建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推出“主题教育工具书”,策划“牢记嘱托5年答卷”等特刊,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生动展示湖北牢记嘱托、砥砺实干的“荆”彩答卷。省委党史研究室坚持党史党建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共产党湖北历史》(第三卷)编写,完成《中国共产党湖北革命文献(1919—1949)》丛书编撰,为常态化长效化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权威读本,推动构建“大党史”工作格局。省档案馆利用丰富的馆藏红色资源开展系列宣教活动,推出“湖北开国将帅展”“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展”,有效发挥档案资政育人重要功能。省社会主义学院坚持党对统战教培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推进“培养名师、推出名课、打造名刊、建设名院”,搭建“社院讲堂”等学习平台,打造“党建+统战”特色品牌。省总工会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广泛开展“支部工作法”征集评选活动,打造一批具有工会特色和支部特点的党建工作品牌,为新时代湖北工会工作守正创新、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团省委紧扣“创、新、活、动”工作思路,开展奋斗精神主题活动,打造“永久奋斗的青春”思政教育IP,组织奋斗精神大讨论、话剧团课,激励团干部、团员青年永久奋斗,在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做先锋、当闯将。省妇联坚持和完善党员过政治生日“四个一”仪式,通过重温一次入党誓词、重读一遍入党志愿书、送上一份生日祝福、讲述一段生日感言,激发党员意识,增强党组织向心力、凝聚力;开展“我奋斗·家国美”分享荟,引领广大妇女在奋进新征程中再立巾帼新功。省文联开展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志愿服务,举办书法、美术、摄影、舞蹈等艺术培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省社科联开展“深度学习”新思想专项课题研究,举办习近平文化思想研讨会;聚焦湖北和长江沿线高质量发展,引领社科专家智库献计献策,服务决策咨询促先行。省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组织“湖北作家汉江行”采风活动,推进“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将文学资源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深化文学惠民。省科协以大力开展“六个一”行动为抓手,深化落实“一下三民”实践活动,深入高校、企业、院所、全省学会(协会、研究会)及市县科协调研,广泛征求院士专家、科协委员和基层科协意见建议,建立问题清单,细化工作措施,不断提升“三科一家”建设水平,服务我省科技自立自强。省侨联组织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的涉侨文化交流,开展“海外侨胞故乡行”“侨商荆楚行”等活动,发挥“联谊联络”独特优势助力先行区建设。省工商联组建小分队进商会、进企业、进车间开展理论宣讲,引导民营经济人士不断增进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开展“亲情助廉”共治等活动,纵深推进清廉机关、清廉民企建设。省残联强化党建、业务“互促共融”,实施“残疾人六项关爱行动”,开展“康复进社区 服务进家门”等活动,深入推进“一下三民”实践活动和共同缔造活动。省红十字会坚持平安服务、健康服务、文明服务“三做优”,开展“博爱送万家”“天使计划”等活动,充分彰显党和政府人道领域助手和联系群众桥梁纽带作用。
与会人员认为,建立党建协作区为省直单位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协同发展提供了平台和体制支撑,使各单位在学习中有收获、交流中有提升、工作上有借鉴、思路上有拓展。纷纷表示,将持续贯彻“联动共建、资源共享、品牌共树”理念,进一步深化交流协作,推动“党建引领促先行”取得新成效,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火热实践中走在前、作贡献。
(团省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