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群团工作

【学思践悟青年行】学思践悟新思想 实践育人青年行

发布日期:2025-03-25 点击次数:

  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学、思、践、悟“四位一体”,方构成一个辩证统一的认识发展过程。面对新思想、新理论、新知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应做到以“学”为基、以“思”为要、以“行”为本,以“践”为魂,在学思合一、学用相长中掌握共产党人理论学习的钥匙与方法。

  以学为基,持“精进不休”之志

  为什么学?古语云:“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一个政党要走在时代前列,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指导;一个领导干部要做好本职工作,一刻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作为一名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度,决定着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维视野的广度、思想境界的高度;作为一名教书育人教师,勤学是站稳讲台、练就过硬本领的根本。

  怎么学?习近平总书记告诉我们“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学到手,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学原文、读原著,是读者与思想者本人的“对话”,能把握理论之真谛要义,所以,要积极参加校党委组织的“三会一课”、党纪学习教育等,以此为契机学深学透,常学常新。另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告诉我们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光辉历程,百年党史是镜子,革命先烈也是镜子。校党委每年组织开展红色观影、红色基地参观等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既要主动参加,以影促学、以游促学,也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影视作品、名人传记等广学深学,学之愈深,方能知之愈明、行之愈笃。

  以思为要,秉“穷格不止”之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理论学习贵在“细究近思”,善学善思才能掌握精义,没有思考就会使学用“两张皮”。实际工作中,部分党员干部背诵了很多理论观点,但并不会灵活运用,也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追溯其源,根本就在于学而不思。在学习中,要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去学,要摒弃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式的“浅阅读”,要在“深思悟”中深挖理论学习的“精神富矿”。古人云,“君子以朋友讲习”。在理论学习上,既应当独立思索、习“面壁之功”,也需要交流思考、鉴“他山之石”。校党委经常组织理论学习交流等活动,这既是“面对面”为党员干部授业解惑的“课堂”,更是“心交心”为党员干部搭建的交流学习平台。因此,在参加学习交流时不能“走形”不“走心”,不仅要“动嘴皮子”更要“动脑瓜子”“掏心窝子”,在深思中推动理论学习更深一步、更深一层。

  以践为本,行“笃行不怠”之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箴言从陆游笔端燃起,穿越千年,习近平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铿锵之音溯历史长河而来,在新时代激荡出振聋发聩的磅礴回响。

  忆往昔,泱泱华夏,天地英雄以胸怀天下的实干担当,熔铸成中国青年的精神脊梁。看今朝,万里神州,有为之士,以砥砺奋斗的时代接力,绘就“中国梦”的雄伟蓝图。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一代一代人“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脚踏实地,才换来如今的盛世中国。展未来,山河虽安,但心中不能没有狼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今,“教育强国”的风帆高高扬起,这既是时代的脉动,也应该是我们每个新时代教师心中的潮涌,作为教师,要坚持以知导行、以行证知,以“自觉做、用力干”为舵,驾驭时代巨轮,践行“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古训,在时代巨轮上书写下“今生有幸入华夏,一片丹心为报国”的青春奋斗乐章。

  以悟为魂,砥“深耕不辍”之行

  古人说:“读书作文,以领悟为上。无所领悟,虽十年八年归于无益;有所领悟,虽一刻两刻可以有功。”悟是实践后的反思升华,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来概括理论学习中悟的过程。

  悟字从心,就是告诉我们应当时时刻刻把悟写在眼前、揣在心中,既要边学边悟,也要边干边悟。去年12月,面对从中职教学岗位转为团委书记的新岗位新任务新要求,我曾一度迷茫,既有面对新工作技能要求的陌生感,也有一丝对与自己当初教书育人初心相悖的惆怅感。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今年以来,我紧扣学雷锋日、植树节等契机,组织开展了学雷锋和植树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在组织过程和撰写报道的过程中顿悟,对在校学生们来说,这不是“务虚功”的形式主义,是悟思想的良机;对于自身而言,这也不是脱离教师本职的事,而是另一个育人铸魂的讲台。遥想百年之前,“团一大”在“社会革命万岁”的呼声中开幕,从此一个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的青年组织孕育而生,百年来,共青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团委书记,相较于教师之职,将承担更为艰巨重要的育人使命。

  学能广见,思能深识,践能真知,悟能明心。身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浪潮中,时代变化日新月异,新理念新思想层出不穷,理念一新天地宽,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和形成“学思践悟”的习惯,运用好学习、思考、实践、感悟四种手段,增长智慧和才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 王鹏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