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06个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团中央、团省委先后发布表彰决定,对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表现突出的青年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经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推报,省直和中央在汉单位共有2名青年荣获“新时代青年先锋奖”,4个集体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6名青年荣获“湖北青年五四奖章”。
此次受表彰的青年集体和个人,是省直机关青年群体的杰出代表和先锋力量。他们中,有在实验室里潜心钻研、勇攀科技高峰的科研团队;有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助力乡村振兴的农技专家;有在无影灯下争分夺秒、守护生命健康的白衣天使;还有在文化阵地开拓创新、传播时代强音的青年才俊。他们用奋斗书写青春,用实干诠释担当,用创新彰显智慧,用奉献传递温暖,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
广大省直机关青年纷纷表示,将以获奖集体和个人为榜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立足岗位、奋勇争先,在湖北“建成支点”大局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用实干实绩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获奖集体典型事迹】
1.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水生态保护青科突击队。团队创新提出建立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机制建议,获中央主要领导同志批示并实施试点,成为我国首个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考核指标的流域保护工作机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考核由传统水质指标考核向水生态系统考核迈进的里程碑,作为推进水生态系统修复重要举措列入《深入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方案》;作为核心团队负责制定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及评分细则,对地方环保机构开展帮扶,为全国水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新格局建立提供“长江样板”;支撑水生态考核,创新研发浮游藻类AI识别系统,相关设备已成功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水生态智能监测设备的国产化率,为全国水生态监测及预警提供有效利器,先进性获人民日报社、新华社及国外媒体报道,有关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多项。
2.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湖北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无人机防控支队。自2023年6月以来,无人机防控支队累计完成10项国家级重大活动安保任务,处置无人机扰航事件30余起,快反处置响应效率提升一倍,工作成果获得了公安部等多部门的高度肯定。建成全国民用运输机场首个一体化无人机防控平台,能够对非法闯入禁飞区域的无人机进行快速识别、精准定位和及时派发,实现半径20公里全空域实时感知。近三年累计护航大运会、亚运会、消博会、公安对抗武警演练、中俄博览会、秦皇岛北戴河夏季安保、澳门回归25周年庆祝活动、哈尔滨亚冬会等10场国家级活动,实现核心区域“零升空、零滋扰”。同时圆满部局交办的天津机场、宜昌机场、丹东不明空情事件调查处置任务,工作突出获得公安部高度肯定。2024年8月,荣立集体三等功。
3.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湖北省体育局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团队。他们是一支听从指挥、能打胜仗的青年铁军,承担着全省跳水、游泳、花样游泳、现代五项、铁人三项等项目的竞赛训练、人才培养及全民健身普及任务。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融入体育强国和体育强省建设大局。2024年巴黎奥运会,4人出战斩获3金1银1铜一项第六,为中国跳水、游泳项目创造历史性突破,为湖北成为全国唯二在夏奥会上“届届见金”的省份作出突出贡献。
4.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获得者湖北省博物馆社会教育部青年团队。他们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外文化交流中成绩斐然。实施的教育项目先后获得中宣部等18部委举办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之“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等国家级荣誉30余项;荣获湖北省青年文明号等省部级荣誉30余项;出版《楚国青铜器》等书籍10余本;依托馆藏文物资源,走遍全省17个地县市和偏远山村,跨25个省、市、自治区推广荆楚文化;积极关爱盲人、留守儿童、聋哑学生等,使弱势群体树立文化自信,感受社会关爱;面对持续升温的“博物馆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融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出AI人工智能讲解服务等方式为公众打造智慧观展体验,并在云端推送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大餐,让人们能24小时了解荆楚文物知识和优秀文化。
【获奖青年典型事迹】
1.2025年“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严承欢,现任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露地蔬菜研究室副主任。他长期致力于蔬菜数量性状遗传与育种研究,其科研成果为我国种业科技自立自强和乡村振兴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先后荣获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等荣誉称号。创新研发“跨区域双分子标记筛选技术”,将植物数量性状位点单基因化过程从5~10年缩短至1年,在PNA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5篇,大幅提升蔬菜育种效率;针对高山蔬菜产业痛点,成功选育我国首个抗根肿病萝卜新品种“CR楚玉2号”,在鄂渝黔等地推广50万亩,获2021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获得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组高度评价;研发推广“高山番茄避雨栽培技术”等2项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培育多个高山蔬菜“亿元村”,技术推广至六省市,实现亩增收3000元以上。
2.2025年“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超,现任湖北广播电视台主任播音员主持人。她是“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多年来坚持主流站位、国际视野、创新表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湖北故事。她是疫情后首位在外交部用英语做全球推介的主持人,向一百多个国家的大使使节推介湖北。她是首档院士科普创演节目《你好赛先生》发起人、制片人、主持人,国家广电总局专报点赞其为“一场生动的全民科学公开课”。她是首档跨国青年文化脱口秀台网融合节目《非正式会谈》主持人,该节目已成为外国年轻人了解中国的窗口,曾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感谢信。她是“最懂年轻人的晚会”B站跨年晚会的主持人,多次担任央视总台的节目主持人,长期担当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活动主持人。
3.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万勇,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他是国家优青,湖北省杰青、青拔,中国科学院青促等人才项目获得者。2009本科毕业于青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2014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同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工作至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长期从事环境土力学与灾害防控研究,重点围绕长江、黄河流域气候环境下固废堆填场生态防渗理论与灾变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全国30多个固废填埋处置工程。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均排2),中国技术市场金桥奖项目突出贡献奖(排3),日内瓦国际发明奖奖金(排2)。主/参编省级工法3部,行业标准3部。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第一/通讯SCI论30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第一发明人11项,含国际2项),登记软件4项。
4.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胡敏章,现任湖北省地震局武汉地球观测研究所副所长。他主要从事高精度重力变化观测与地震监测预报研究工作,是中国地震局重力学科牵头人,负责重力学科监测、预报技术管理工作。带领团队建立了中国大陆重力场变化监测体系,提出了基于重力变化资料分析区域强震中长期危险性的半定量方法,成功应用于2022年四川泸定6.8级、2023年甘肃积石山6.2级、2024年新疆乌什7.1级等大震地点预测,取得显著减灾效益。建立了基于三维有限差分方法的地壳结构参数评估和Te迭代计算方法,将其应用于潜在强震危险区分析,为防范“大震巨灾”等提供了科学支撑。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5项。2020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骨干人才”,2021年入选湖北省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5.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成果,现任湖北九峰山实验室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他坚持科技报国初心、守正创新,始终奋斗在技术研发第一线,完成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若干项。坚持氮化镓前沿战略材料研究近十年,首次在八英寸硅衬底上突破高质量氮极性氮化镓材料的制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填补国内空白;实现国际一流水平的超薄键合界面异质集成技术,发表论文数10篇,申请专利30余项。积极参与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主持科普讲座若干次,助力青少年成长。获得实验室多次奖励和湖北省百人创新人才表彰。
6.2025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冯春,现任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主治医师。作为一名医生,她用仁爱之心,从细微处考虑患者的利益,获得患者广泛好评。在医疗工作中,她积极践行健康中国战略,为女性生殖健康奔走在基层一线,作为团省委博士服务团下乡成员,她挂职黄冈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助力基层妇幼医院诊疗能力显著提升,成功晋级三级甲等妇幼医院。她坚持学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潜心从事生殖健康与优生等方面的临床与科研工作,承担科研项目近十项,在无创产前诊断新技术研发及临床转化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在Theranostics、Journal of chemistry B等杂志发表多篇SCI高引论文,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为女性生殖健康方面做出积极贡献。先后获得首届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创新大赛金奖,并入选“湖北省医学青年拔尖人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