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武汉海事局基层党支部书记以疫情为命令、以防控为责任,坚持防控工作在哪里,就让党旗飘扬到哪里。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工作、他们的故事。
一个人 一栋楼 一片情
咸宁海事处党支部书记 梁强
▲梁强(右)带队开展辖区巡航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长江水上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以及处本部多数人员因为“封城”无法到岗的双重压力,梁强冲锋在前,身兼数职,坚守一线,一个人独守一栋楼,至今已连续在岗37天。
为船员担起一份责任
“党员,就必须要有党员的样子。”梁强斩钉截铁地说。疫情防控期间,梁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控疫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上级交办的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做好水上安全监管和内部防疫工作。
面对春节期间乡镇渡船客流量大可能带来的疫情风险,他积极联系赤壁、嘉鱼、洪湖等地方政府,建议加强渡船防疫管控,促使辖区内5条渡线、12艘渡船于1月24日全面停航;为减少政务大厅人来人往带来的感染风险,他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在辖区率先实施船舶延迟办理手续的举措,使船舶作业做到不见面、不交叉、无打扰;面对冰雪灾害天气,他彻夜不眠,不断关注天气状况,通过微信提醒各执法大队发布安全提示、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做好锚泊船舶安全提醒。
▲梁强(左一)带队与长航公安联合进行防疫宣传
随着疫情管控的不断升级,护县洲锚地停泊的众多船员的生活物质得不到保障。他心急如焚,一边协调当地政府积极关注船员生活,建议由锚地管理单位为船员免费代购物资;一边协调相关部门为锚地管理单位发放临时通行许可证。同时,他还不断加大对锚泊船舶的宣传力度,安抚船员情绪,确保待泊船舶安心防疫。
为队员扛起一份担当
武汉咸宁海事处三个执法大队地处偏远,随着疫情管控力度逐渐加大,超市卖场陆续关闭,大队也陷入了“无米之炊”的困境,梁强便开始了东奔西走,到处寻找采购地点。当好不容易带回防疫物资和粮蔬时,面对队员的诧异,他只笑着说道:“特殊时期,辛苦你们了,注意身体,多吃点。”
▲梁强开展辖区现场巡航
为党员树立一面旗帜
年三十值班到初二再回老家看望父母,这是梁强本来的打算,也是跟父母的约定。但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令他只能“爽约”了。在疫情面前,他不仅是父母的儿子,他更是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只要党和人民需要我,我时刻准备着。”梁强说。
“爸爸,妈妈说你是党员,为了战胜病毒不能回家吃年夜饭了,你放心我会替你跟外公外婆敬一杯酒的,你安心工作就行。”孩子的话温暖着他的心,更坚定了他坚守的动力。在疫情防控的路上,他的脚步铿锵有力,在亲情与大爱之间,他舍小家顾大家,把对亲人的爱化作守护责任的战甲,在疫情中逆行。
因为工作忙,他常常是一碗挂面解决用餐问题,因而被戏称为“挂面处长”。这是特殊时期最有人情味的调侃,也是全处上下对他发自内心的敬佩。勇于担当、冲锋在前、敬业奉献,梁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海事人的责任与担当,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困难面前,党支部书记冲在前
港区海事处党支部书记 高曦
▲高曦进行办公场所消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这场猝不及防的遭遇战,港区海事处处长兼党支部书记高曦同志毅然坚守岗位、靠前指挥,他说:“危急关头,党员干部必须挺身而出!”
从大年三十开始,高曦就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值守的每一天,他都会带领在岗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防控疫情工作的指示精神,竭尽全力做好港中心区船舶安全监管工作,保障辖区水路畅通。同时,为做好内部疫情防控,他每天带领大家对工作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洁,从办公桌到地面,从窗户到墙角,让病毒“无处遁形”。每天,门卫余师傅都会将岸上的落叶尘土打扫干净,中心大队的水手左师傅也会根据水位调整跳板,保障趸船安全。
▲齐动手调趸船
“小陈啊,现在形势严峻,你们作为一线的执法人员,伙食上可不能苦着!我让食堂肖师傅做了点包子,给你们换换口味,你们要加油,咱们一定能胜利的!”每天高曦都会问候同志们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并竭尽全力保障一线值班人员的防护用品和生活物资!”今年来港区值守的还有交管中心的六位帅小伙们,高处长看着六位朝气蓬勃的小伙子们,感慨道“这可都是宝,一定保护好。”
▲高曦进行办公场所消毒
“爸爸你的腰好点了么?别太累着。” “没事,爸爸不累。” “怎么不好好休息呢?” “傻孩子,爸爸是党员,还是支部书记,现在形势这么严峻,当然应该冲在前。”
这是高曦与女儿的日常对话,他强忍着腰痛,舍小家、为大家,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带领在岗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首战精神,诠释着党员的定义,诠释着什么叫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疫情防控,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高曦的带领下,全处上下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证明共产党员绝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一个个鲜活的行动者。
逆行,一个必然的选择
青山海事处党支部副书记 费保康
▲费保康向船员宣传疫情防控
2020年1月24日,除夕,青山海事处政委费保康临时改变了行程。
尽管早就计划好一家三口去洪湖的二姐家,陪先期被接去的年近九旬的母亲吃年饭,然而处长因哥哥辞旧除尘时摔成重伤急着赶回老家,费保康便主动换班留下大年三十和初一值班。
七点刚过,在妻子“戴好口罩、做好防范,人多的地方不要去,歇下来注意消毒”的叮嘱中出门,透过这爱怜又无奈的告诫,他明白自己改变行程选择逆行与值守的责任。
从汉阳出发,快速掠过已经开始设防的城市,跨晴川、二七两桥,经硚口、过江汉、穿江岸、越武昌,辗转六大中心城区,最后抵达青山,平时一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的路途,只用了不到40分钟。
“早上的马路上少有车辆开过,红绿灯似乎成为了摆设,控制的不再是车辆而是秩序。”他说。
“一个人开着车默默地前行,很少有车辆同行,真的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逆行者,无陪伴、无拥堵。”他感叹。
“这样的快捷并不让人心情愉悦。因为,这时的武汉是受伤的武汉,今天的我,必须选择独孤的逆行。”微博里,他留下这样诗一般的话语。
只是,连费保康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此番逆行至今已经一个多月了。
下沉一线,他与大队同志一起现场巡航。宣传防疫知识、核查船舶吃水、重点物资保畅,叮嘱渡船不要开航、劝阻船员不要上岸。他说,防疫对外绝不能有漏洞。
大队蹲点,他全面落实最新指示要求。组织大队学习上级通知精神,检查内部消毒措施是否到位,掌握在岗人员身体情况。他说,防疫对内绝不能留死角。
驻守处本部,他全面协调物资保障。口罩紧缺须补充,他正月初二一清早就开始满街扫货,按照导航一条条街跑、一家家店问,打探近20余家才找到一家备货不多且被限购的药店,软磨硬泡购置到400个,解燃眉之急;道路交通管制后,他考虑到其他处领导家中的实际困难和市内交通的难度,主动承担了在处里坚守的任务;生活物资配给,他协调综合科扫街、网购并举,随缺随购,做好后勤保障,解决疫情防控一线执法人员的后顾之忧。
▲费保康(左三)协调保障生活物资补给
也许,对于海事执法人员的逆行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和掌声,但选择了这个职业,费保康和同事们从未后悔,因为每一次逆行,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必然选择,都写满尽职履责的豪情和执着奉献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