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6:00,妻子和孩子还在睡梦中,王忠就悄悄起了床,戴上口罩,拿上防疫工作通行证件,出发前往鄂州。
王忠今年44岁,是鄂北局综合部后勤科科长,主要负责全局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果断放弃回老家团圆的王忠闻令而动,主动争当“急先锋”,协调、落实办公大楼联防联控和全局防控保障工作。这一天,他去鄂州的首要任务是购买防疫物资。
守也是战
疫情爆发以来,全省上下都面临防护物资紧缺、购买渠道不畅的问题,防护物资及时、持续性保障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当务之急。为此,王忠四处打听、各处联系、多方取经,终于联系到了一家防护用品经销商。
经过1个多小时行驶,3个交通卡点检查,7:30,王忠终于来到鄂州葛店一家防护用品商家,排队等待半个多小时,垫资1.8万元,将防护用品一一采购齐全,才快马加鞭赶回单位。
到达单位,卸完物资的他,还没来得及喝口水,又马不停蹄地赶往社区,了解最新防控举措,对接下一步防控安排。
盘存物资、召开视频会议、再次协调值班安排........安静的办公大楼,空荡的楼道,一个人的办公室,王忠忙碌的身影却依然如同往日一样。
“既然是战‘疫’,那就讲究个战术。我的战术是:守就是战!这栋办公大楼就是我的阵地,我在,阵地就在。”王忠坚定而自信地说出了他的战“疫”策略。
综合保障“抗疫疗法”
面对疫情,王忠也是新兵,在疫情防控具体安排上,他不仅做到早发现早防控,还顺势而为,把防控落实为一轮综合保障运转的“大体检”。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他总结出一
套非常时期综合保障抗疫疗法——“望、闻、问、切”。
望观数据信息——建立疫情防控每日台账,了解全局300多名干部职工、物业安保人员和家属居住情况、身体情况,形成“汇集—分析—研判—核查—上报”的数据应用闭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对上对下的信息共享和快速
响应机制,确保做到一有风吹草动就能快速反应。
闻权威发声——时刻关注湖北省、工程沿线市县防疫指挥部通告,专家教授权威解读,官方媒体发声,行业内部经验交流,动态掌握各方信息,通过微信、QQ工作群转发疫情防控权威信息,不断增强全体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和战胜疫情的信心决心,抵制网络上的涉及疫情失真失实的报道和不文明的言行。
问清各类情况——每日咨询办公驻地社区防控措施变化,协助社区做好对口服务工作,切实做到为社区分忧、为防疫出力。随时关注市场动向,提前做好防疫、食堂物资供需对接,职工用餐安排,同步推进疫情防控与工程复工。针对防疫各项资源、科学预判可能发生各类问题,做好紧急预案,防范意外发生时能迅速补救的应急响应措施。
切断病毒通道——做好办公楼通风、消毒保洁,开展日常消杀巡检,摸排防疫各类难点问题;实行封闭管理,做好办公楼人员出入登记、详细询问、体温检查等工作。
截至目前,鄂北局实现了“零感染、零疑似”的“双零”目标。实践证明:这套增强综合保障肌体免疫力的“抗疫疗法”发挥了积极作用。
打通保障服务的最后一米
2月26日,这是打响武汉保卫战的第35天,这一天王忠收到了有两个好消息,这标志着疫情防控中综合保障工作又有了新进展。
第一个好消息是:经过六轮采购和捐赠,全局防疫物资基本满足需求且具有一定调配能力。
第二个好消息是:省水利厅同意,由王忠定时专人专送每日徐东大楼值班工作餐,值班就餐问题顺利解决。
“防疫物资宁可备而不用,也不可用而不备。按照目前数量,维持到工程复工暂无大碍,暂时可以睡个安稳觉了”王忠松了口气地说。
在王忠看来,战“疫”中的后勤服务工作只有贴近需求、满足需求,做到精准对接、周密服务,才能有效保障和提升前线队伍的战斗力。
3月2日,王忠带上由口罩、防护服、护目镜、防护手套、医用酒精组成的“爱心防护大礼包”,一个社区一个社区的为下沉党员送去组织的温暖。大家都亲切的叫他“最后一米的运输队长”。
“今天的值班餐很棒哦!吃的好开心!”值班工作人员朱圣伟开心的拍下值班工作餐发给妻子。
封城以来,武汉人员、物资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方便面”可解燃眉之急,却不是长久之计。非常之时,大家相互理解,值班人员一直坚持着每天都一样的方便面,这些王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与省水利厅食堂协调,就这样,一份份热气腾腾的工作餐,每天每餐都会准点到达值班室餐桌。
特殊时期,一份工作餐也可以在无声的细节中传递共克时艰、守望互助的战地情谊。
身着一身厚重的防护服套装,出车近50次,行驶800多公里,每天行走18000多步。巡楼检查、统计核对、过江跨桥采购物资、主动运送爱心餐、无数次来回于单位社区.......这些看似平凡而细小的工作,是疫情防控庞大系统的有序运转的基础。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国家有乱,匹夫有责。我不仅是大家的勤务兵,也是一名党员,现在,我就得把自己变成一颗螺丝钉,紧紧铆在疫情期间运转保障的一个个连接点、空白点。”王忠这一句话,也许道出了每一个综合保障人员抗疫攻略的真正“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