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要做好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群众发动起来,构筑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线。
省司法厅党委健全机关党员干部到社区报到机制,要求除参加机关防疫督导外,所有党员干部必须到所在村(社区)报到,参与基层一线疫情防控工作,亮明党员身份,服从社区调度,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党员干部熊信奎,一名军转干部,一声到、一生到,在社区防控一线中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在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把自己“钉”在卡点
熊信奎居住的是一个部队小区,上有将军,下有团营干部,还有许多外来租户。
“摸清小区每位同志的状况是当前首要的头等大事。”疫情发生后,作为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他迅速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完善小区微信群,逐个排查登记,与社区对接,对“四类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到“一家不少,一人不漏”。
一副手套、一只口罩是战衣;一把体温枪、一支笔是战场,小区进出口是阵地。“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没有发热咳嗽?”每天重复数百次的“疫情三问”,他声音嘶哑,却毫不松懈。牵头业委会工作,既要执行和传达社区的相关要求,督促物业加强安全管控,还要耐心回复业主们的疑惑……他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卡点,40多个昼夜的坚守,见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积极引导,宣传防疫
做好宣传是战胜疫情的关键。为了让更多的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听到党的声音、听懂疫情防控知识,熊信奎认真学习上级发布的有关政策,及时发声,积极引导,树立起群众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疫情发生后,熊信奎利用微信和电话,与曾经的战友们联系,动员大家群防群控,同时发挥自己多年编辑《湖北司法》杂志的特长,先后撰写了《建议书》《倡议书》《疫情防控提示》,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发动业主们全员参与。
阻止疫情传播途径,小区安全防控排查尤为重要。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家属子女积极参与,租户们也主动参与帮忙......众人拾柴火焰高,熊信奎带领物业员工、业委会成员和小区志愿者们当好排查员,深入居民区、单元门宣传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安全知识……
疫情期间,熊信奎编发温馨提示和相关疫情信息、好人好事表扬稿等300多条,在小区微信群中播发,获得了大家的纷纷点赞。
送菜上门,传递爱心
清晨6点多钟,一辆从石首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来的爱心蔬菜运进了小区。
“大家保持距离,注意安全,注意防护……”熊信奎一边帮忙卸货,一边提醒着志愿者。
每次当有爱心菜送到小区,熊信奎总是提前到达,最后离开,认真细致组织好每一次的卸货和分菜工作。
小区里有一位胡姓老人听力不好、行动不便,熊信奎便用短信和他沟通,帮他把菜送到家门口。转业军人曹某上过战场、负过伤、立过功,现一人独居,生活不便,平时独来独往,也不爱与人交流。熊信奎经常主动打电话进行问候,每次小区分菜更是送货上门,把党和政府的暖心关怀送到曹某家中。
对行动困难的老人,熊信奎与社区下沉干部、志愿者们轮流值日,给他们买菜、扔垃圾,让老人们安心居家。
全家齐上阵,一个也不少
熊信奎的儿子是一名监狱民警,战“疫”号角吹响后,毅然告别家人,至今在监狱防控一线封闭执勤58天。
“你是党员,关键时刻要体现担当,模范带头。”在儿子进监封闭执勤前,熊信奎反复叮嘱着儿子。分居两地,他有过担心、有过牵挂,但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激励和鞭策。用他的话说,男儿惟有经风雨,才能增长才干。
熊信奎每次出门时,妻子总是早早为他准备好防护用品,叮嘱他要注意安全。看到丈夫和志愿者辛勤付出,身体一直不好的妻子也鼓足勇气,选择与丈夫一起并肩作战,参与小区的疫情战备值班和安防工作。
2月14日,志愿者们给夫妻俩留下一张合影,为他们纪念这个最特别的情人节。
一日入伍,军魂入骨。直至今日,熊信奎还继续在社区防控一线默默奉献。一声“到”是他的回答,一生“到”是他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