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党支部立足联系14家派驻机构实际,强化“室组”共同体意识,切实发挥核心支部带动作用,积极探索政治业务学习“四联”工作法,推动“1+14”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实现纪律监督、监察监督与派驻监督贯通协同。
一、突出思想联通。一是深入调研增进感情。对联系派驻(出)机构开展全覆盖调研,采取到监督检查一线摸实情、到派驻机构干部身边听建议的方式,深入了解派驻机构情况,通过与派驻干部面对面的交流沟通,找到了服务保障短板,明确了工作努力方向,拉近了“室组”双方距离。二是改进服务增强信任。全面征集并梳理派驻机构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改进服务派驻机构工作责任分工》,督促配合委机关相关部室共同提升为派驻机构服务、保障水平。及时发送规范线索处置、审核把关事项、做好办案安全工作等工作提示,切实把服务融入具体工作,增强了派驻机构的认同感、信任感。三是排忧解难凝聚合力。针对派驻机构工作中面临的难点问题,及时予以指导,做好坚强后盾,推动相关问题顺利解决。如,联合相关派驻机构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制止省政协拟铺张浪费装修常委会议厅的计划,妥善处置省档案馆干部职级晋升程序不规范问题,推动“三重一大”决策规范化。结合派驻机构年度考核指标和考核结果,每季度对联系派驻机构工作进行系统盘点,分析工作薄弱环节,形成问题清单,点对点反馈,提醒派驻机构查漏补缺、改进工作。
二、突出培训联动。一是注重系统培训。连续两年牵头举办派驻(出)机构业务培训班,按需安排政治理论和业务工作课程。支部主要负责同志认真准备讲稿和课件,带头为全体党员授课;邀请有关派驻机构主要负责人授课,以政治业务培训推动“室组”贯通协同;支部全体党员和派驻机构干部全程参与学习、交流讨论,锤炼党性提升能力。二是注重以讲代训。紧扣提升综合素质、专业能力,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支部品牌,推动“五室论坛”创新,将“五室论坛”变成面向派驻机构的开放式交流学习平台,从由室内人员讲,到既由室内人员讲、也邀请派驻机构人员讲,2023年以来已举办16期,实现以讲促学、以学提能。三是注重以案促训。积极探索“以案促训”模式,统筹调配联系派驻机构人员跟案实战,推动室内干部和派驻机构干部在实践中提升办案能力。近年来,先后抽调驻省委办公厅、省法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纪检监察组和派出省直纪检监察工委干部参与线索处置、案件查办,通过以案练兵、案件复盘等方式促进执纪水平提升。
2024年省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业务培训班开班式
五室论坛
三、突出支部联建。一是围绕解决问题联建。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围绕学政治、学业务,先后与驻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纪检监察组、驻省监狱局监察专员办等开展支部联建,深入学习讨论有关重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全员参与和重点发言结合,摆思想和摆工作结合,发现问题和提出建议结合,切实提升联建实效。二是围绕推动工作联建。在开展55家联系单位162名领导班子全覆盖谈话中,吸收派驻机构人员参与,既解决“人少事多”的客观难题,又便于派驻机构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推动监督信息互通共享。先后与驻省公安厅纪检监察组、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党支部等开展支部联建,研究合力推动全省禁毒、宗教人士管理等工作。三是围绕办好实事联建。在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中,先后会同驻省政协纪检监察组、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等支部开展联建,围绕非公企业投诉、优化营商环境、“下察解暖”活动等进行专题调研,为基层群众和市场主体协调解决实际问题10余个。
支部联建活动
四、突出业务联抓。一是调查研究协同。先后会同驻省政协机关、省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对“四项监督”统筹衔接进行调研,会同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对全省宗教团体公职人员、民主党派机关公职人员开展监察工作进行调研,会同驻省委社会工作部纪检监察组对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监管情况进行调研,摸清情况,查找不足,提出建议,形成调研报告报中央纪委。二是监督检查协同。在开展重大监督检查活动时,探索“室组”联动开展监督检查。围绕整治“四风”问题,深入13家联系单位(或二级单位)开展“四风”问题交叉检查,共发现32个问题并发函交相关派驻机构了解核实、督促整改。围绕深入开展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对联系的53家省直部门主管的行业协会、机关内部食堂(餐厅)2021年以来的财务账目进行全覆盖检查,共发现问题16个。三是查办案件协同。研究制定《湖北省纪检监察机关“室组地”联合办案工作办法(试行)》,与驻省人大机关、省委宣传部、省公安厅等纪检监察组会商疑难案件6件,协调推动指定管辖和案件查办4件。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坚持分工与合作相结合,探索室组混合编组,共同分析研讨,推动联合办案取得实效。
(省纪委监委第五监督检查室党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