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创新活动 > 优秀党建品牌

四立发改

发布日期:2025-01-16 点击次数:

  近年来,省发改委直属机关党委持续开展“四立发改”党建品牌创建、培育和提升活动,实现了党建与业务两手抓、两促进、两提高。

  一、党建品牌名称

  四立发改

  二、党建品牌释义及内涵

  “四立”即立志为先、立规为重、立人为要、立业为本。

  三、党建品牌LOGO及释义

  品牌标识采用“发改”首字母“FG”作为主标识形状,融合“党旗”“麦穗”“战斗堡垒”“海浪”四种元素。左侧,飘扬向上的党旗与“F”字造型相似,契合“党建引领”主题。金黄的麦穗象征着高质量发展的“含金量”,寓意发改党员干部奋勇争先、追求卓越的锐气和朝气。中间4根立柱寓意省发改委基层堡垒,体现发改“四立”品牌内涵及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右侧,“G”字创意演变旋转发散的海浪曲线,寓意发改党员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勇闯新路、勇立潮头。

  四、创建措施及体系

  (一)总体目标

  力争通过“四立发改”党建品牌创建,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展现新时代湖北发改作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二)推进措施

  立志为先,就是抓好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立规为重,就是抓好定好规矩、严明纪律这个关键,针对发改系统廉洁风险点,严格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立人为要,就是抓好选人用人这个导向,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锐意改革、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立业为本,就是抓好干事创业这个核心,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深入推进“七个重大”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作出发改贡献。

  (三)创建步骤

  1.动员阶段(2023年1月)。研究制定“四立发改”党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深入宣传发动。

  2.创建阶段(2023年2月-2025年9月)。围绕工作目标,细化推进举措,认真抓好各项创建活动开展。

  3.总结提升阶段(2025年9月-2025年12月)。总结经验做法,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不断巩固提升。

  五、工作载体及成效

  (一)坚持立志为先,推动政治机关建设走深走实。紧紧抓住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对标明志,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思想立志,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通过党组会等多种形式反复讲、专题议,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善于从政治上观大势、看问题、明是非,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识和把握。三是坚心守志,建立“全委统一学+支部集中学+个人自主学”三级联学机制,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不断从中悟规律、明方向、增智慧,在深学细悟中找准路径、坚定信念。

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举办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培训班

  (二)坚持立规为重,推动管党治党责任落实落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纪律意识。一是制度促廉强约束。委党组坚决落实“一岗双责”,每年初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印发《省发改委党组贯彻落实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举办支部书记和纪检员能力提升培训班,以从严要求“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清廉正气。二是强化防控补漏洞。修订完善财务管理“1+N”制度、《省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竞争性分配管理办法》等制度,从建立健全履职用权制度、实施岗位AB角制度、发挥基层纪检干部作用等方面强化廉政风险防控措施。三是从严监督树新风。按照省纪委统一部署,持续深化各类专项、集中整治,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和机关作风纪律专项检查。聚焦“三重一大”重要事项执行,紧扣“关键少数”、重要岗位等,组织开展个人违纪风险点排查,切实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落到实处。

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带队参观学习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委内法规制度建设

  (三)坚持立人为要,推动干部队伍建设提能提质。持续聚焦经济发展主战场,大力选拔政治过硬、德才兼备、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是对内树好导向。坚持在实干中识别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努力营造“人尽其才、各尽其用”的生动局面。2023年以来先后选拔6名二级巡视员、17名正处级领导干部、35名副处级领导干部,目前80后正处长21名,占比达到36.8%,基本形成“70后为主力、80后为主体、90后为梯队”的干部队伍梯次配备,以处室为单元的团队作战能力不断提升。二是对外择优输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积极对外输送优秀干部,将发改机关“当标杆、作表率、挑大梁”的好作风带到全省各行各业。2024年以来先后有3名委领导班子成员到省政府组成部门、市州和省属参股金融企业担任正厅级领导,1名副厅级年轻干部交流担任市州党委常委、县(市)委书记。三是用好实践锻炼。适时有序安排部分年轻干部到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任务等相关岗位挂职锻炼,促进干部多岗位锻炼成长。2023年以来,选派6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县(市、区)区挂职领导班子成员,选派4名干部到房县中村挂职锻炼助力乡村振兴,推荐3名干部对口支援新疆和西藏工作,让干部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中练就真本领。

2023年省发改委举行七一表彰大会表彰优秀共产党员

新提拔公务员向宪法宣誓

  (四)坚持立业为本,推动发展改革事业向上向好。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以一流作风、一流业绩,努力交出发改事业高质量发展答卷。一是谋划大规划。锚定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配合编制《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湖北省域战略规划》等规划,起草《关于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加强省域战略规划与“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衔接,编制完成武汉都市圈等专项规划,助推加快建立多规合一的省域规划体系。二是实施大项目。抢抓国家“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跑部进京,积极争取支持,先后三批次争取“两重”资金554.28亿元,居全国第1;争取“两新”资金148.88亿元,居全国第5。推进建设沿江高铁、三峡水运新通道,谋划建设荆汉运河、花湖国际自由贸易航空港等重大项目,建设“铁水公空”多式联运的集疏运体系,打造“轨道上的湖北”和新时代“祖国立交桥”。三是推动大改革。围绕推动支点建设“五个功能定位”、“五个以”实践体系框架、“五个一”省级发展调控机制,在全国率先探索深化供应链体系改革、城镇和产业“双集中”改革、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改革,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谱写新篇章。

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带队调研供应链体系建设重点项目

下沉社区服务群众生产生活

  通过“四立发改”党建品牌的创建,进一步释放了组织活力,形成机关党建晋位升级、活力迸发、争先创优的生动局面。我委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直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和目标责任制考评先进单位,10个党支部被评为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政务服务大厅青年集体获评“一星级全国青年文明号”。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研究等多篇研究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湖北投资工作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推广。2024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5.7%,增速在经济大省排第1位、居全国第5位。

  (省发改委直属机关党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