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委动态

危难时刻显本色 社区战“疫”显担当 ——省纪委监委机关下沉放鹰台社区工作队风采

发布日期:2020-04-09 点击次数:

  2月5日,省直机关工委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党政机关党员进社区协助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确省纪委监委机关对口帮扶放鹰台社区。2月6日,省纪委监委机关发出征集放鹰台社区志愿者倡议书,当天34名同志积极报名。综合各种因素,最后组建了一个以省纪委常委、机关党委书记马朝晖同志为带队领导的25人工作队。工作队自组建以来,听从指挥,服从安排,冲锋在前,英勇奋战,与社区干部、居民群众团结一致,相互配合,筑牢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第一道防线,并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王军:伏枥仍存万里心


  2月12日,王军帮助社区转运蔬菜

  “小王,过年好!特殊时期,如果机关党委组织干部参加抗击疫情相关工作,算我一个”,1月25日大年初一晚上近11点,机关党委王俊同志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当时他还不知道发短信的是谁,在部门工作群里一问,才知道是离退休干部工作办公室的王军,敬佩之情油然而生。31日正月初七晚7点过6分,他再次收到王军的短信,内容是“小王,武汉疫情加重,如果机关组织抗击疫情活动,我报名参加”。2月5日,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印发通知后,王俊与社区进行了初步沟通后便联系了王军,通知他下午3:00到社区,他当即答应,表示将全力配合工作。征集志愿者倡议书发出后,王军也第一时间报了名,后经委领导指派,担任工作队队长,带领25名队员在放鹰台社区奋战至今。期间,他是队长也是队员:作为队员,他听从指挥,服从安排,认真完成社区分配的任务;作为队长,他积极与社区进行沟通衔接,经常在工作队群里发布注意事项,而且每一组值班队员第一次到社区报到时,他都会过去介绍情况并一起完成任务。虽年近花甲,但劲头十足,重活累活从不推脱,主动报名参加党员突击队,在社区转运物资的现场,总有他的身影。2月29日,社区安排突击队到东西湖搬运360件柑橘,有人说你痛风病犯了就不要报名了,但第二天他依然出现在了搬运现场。那斑白的头发是他最显著的标志,在一群中青年队员中显得格外耀眼。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个57岁、有着23年党龄的老党员,满怀赤诚的初心和使命,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刘章清:抗疫夫妻档


  3月8日,刘章清与突击队员冒雨搬面粉,结束后浑身是面

  “刘组长,一会要不要去机关吃饭”,“如果有多的,给我一份也可以,回家就不用做饭了”,“有的,为下沉干部预订了。回去还要做饭,您是一个人在家吗”,“是的,我老婆是金银潭医院院办的,最近一直都不在家”。这是3月2日党员突击队在帮助社区转运7000斤大米间隙时的一段对话。对话中的刘组长是现年51岁的驻省审计厅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刘章清,也是放鹰台社区党员突击队的队长。要不是这次对话,队员们都还不知道他是一线医务工作者家属,而且还是金银潭医院工作人员家属。后面大家还了解到,根据医院的要求,他爱人作为医务工作者从1月20日开始在定点酒店隔离,隔离期满后,便回到岗位工作至今,两人已经有一个多月没见面了。儿子因疫情原因,人在北京没能回武汉,就这样,一家三口在三个地方过了这个特殊的春节。“到社区工作的事,我还没告诉我老婆,免得她担心,她安心做她的事,我就在社区出一份力”,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夫妻俩的互相关爱、互相支持。他也是在2月6日第一时间报名志愿者,表示自己就住在放鹰台社区,可以随叫随到,还开玩笑地说“小吴,你不要嫌弃我年纪大不让我参加啊”。就这样,他成了工作队的一员。2月20日,委机关组织成立放鹰台社区党员突击队,承担社区交办的急难险重任,刘章清主动报名,并担任突击队队长。自突击队成立以来,行动15次,他带领队员完成了330件核桃奶、360件柑橘、2000箱梨子、2500斤面粉、7000斤大米、15吨萝卜、几百辆购物车团购物资等转运任务。后根据关于在下沉党员中成立临时党支部的要求,刘章清协助机关党委成立了放鹰台社区下沉党员临时党支部,并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刘章清作为下沉党员,在社区一线践行初心,其爱人作为医院职工,在医疗前线履行使命,这对抗疫夫妻档,不在同一个战场,却有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守护武汉,战“疫”胜利。

  罗光军:心系群众疾苦


  3月16日,罗光军陪同无行动能力的受伤老人在陆军总医院包扎

  “现在防疫任务这么重,不可能没事做,不能在家里等通知,明天我们按时到社区,找他们要任务”,2月8日晚,省纪委监委机关工作队正式到放鹰台轮班的前一天,了解到社区在给下沉党员安排任务方面有顾虑、不大胆的情况后,罗光军向电话那头的万昊同志讲了这样一句话。罗光军作为选调生在乡镇工作了10年,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时,他是麻城市福田河镇政府负责人,参与组织了全镇非典疫情防控,对基层工作有一定经验,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早就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报名之后,他安顿好爱人和两个孩子,就主动请缨,要求及早上岗,成为省纪委监委机关下沉放鹰台社区的第一批上岗人员。9日上午9点,他与王哲、万昊三名同志准时来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该安排就安排,不要有顾虑。在了解到社区还有多名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未入院治疗,病人转运难等困难后,他心急如焚,多方联系车辆,甚至提出用自己的私家车运送疑似病人去做核酸检测,被社区工作人员拦住了。针对白天了解到的社区在落实“四类人员”应收尽收方面存在的困难,当晚他撰写了一份报告及时向上反映。鉴于社区干部面临的风险大、防护物资紧缺,罗光军便多处筹集防护物资,帮助社区协调捐赠了10件医用面罩和50件防护服。除此之外,遇有需要到药店、医院为居民购买药品等风险大的任务时,他总是第一时间说“我来”。2月28日下午,社区接到多户行动不便居民求助,急需志愿者去中南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等地代为购买处方药。这两家医院都是新冠肺炎病人定点收治医院,就在其他单位的志愿者还在迟疑、犹豫的时候,他与王哲、万昊三人便主动站了出来。在做好基本防护后,王哲驾驶着私家车,与罗光军直奔两家医院,万昊步行到附近的省直门诊。三人还互相打趣说,这下可以近距离感受一下定点医院的氛围了。就算到了医院,有时也很难难顺利买到药,有次跑了2个药店、2家医院才买到一样“救命药”。该居民在接到药时,动情地说“真没想到这个时候你们连医院也敢去,真不愧是党和人民的好干部”。3月16日,一位63岁脑部曾受过重伤、无行动能力的老人不小心摔倒,后脑勺破了个口子,急需送医院包扎。在协调联系省直门诊、中南医院均告知无外科医生上班后,他又打了几个电话,才联系好可以送去陆军总医院。他和万昊两人跟车把病人送到医院,全程悉心陪同,包扎完后又将病人背上楼,安全送回家中,回到机关的时候已经1点40分。考虑到老两口也没有吃饭,他们就把自己的盒饭拿到社区送给了老两口,自己吃的则是泡面和零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罗光军从基层乡镇干起,积累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一路走来这感情不减反而愈加浓烈,在这场人民战“疫”中,他用“我来”“我去”“尽管安排”……等践行他的为民情怀。

  万昊:上阵父子兵。


  3月16日,万昊与罗光军将无行动能力的受伤老人背回家中

  “我以前是警察,我爸也是警察,他已经联系奋战十几天了,我不想在家里什么事都不做”,这是2月6日驻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纪检监察组万昊与机关党委吴瑞兰用微信沟通放鹰台社区工作时的对话。万昊的父亲万维林,是青山区轧钢派出所的一名警察,1月24日投身疫情防控一线,3月2日万昊生日那天转战青山方舱隔离点执勤,3月7日才轮岗转为每天到所里上班。深受其父亲影响,他和王军一样,在机关统一安排前就着急为抗击疫情贡献点力量,并向其组长孙晓蓉同志报告了自己的想法,同时报名参加武汉市的志愿者。在2月5日至2月8日委机关工作队还未正式参与社区值班的这几天,他和王军便主动承担了社区的相关任务。“社区现在急需5个红外额温计,用于入户为孤寡老人测量体温,能否帮我们协调一下”,8日上午9时许,万昊便接到社区副书记余静同志的求助电话。帮助孤寡老人测量体温是落实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全民测体温工作的重要一环,万昊不敢耽误,便及时向机关党委报告情况。在得知机关也没有多余的红外额温计后,便与吴瑞兰分头联系办公厅提供的10个医药公司的负责人,10个电话打了7个,终于联系到一家位于汉口航空路的药店告知有货可供,要求带着单位的介绍信来取,而且要尽快。万昊同志便主动请缨,拿着紧急办好的介绍信,驱车前往汉口。到达药店后,经过约半个小时的排队,终于拿到了珍贵的额温计。当时的汉口,是大家眼中的重灾区,而且航空路的那家药店与同济医院距离不是很远,风险更大。或许有过害怕,但绝不退缩,万昊同志用这样的“逆行”诠释了与父亲一样的勇敢和担当。

  王哲、谢伟华:舍小家为大家


  上图:2月27日,王哲为社区居民送圈存好的燃气卡

  下图:2月21日,谢伟华整理从药店买回来的药品准备送往居民家中

  “小吴,随时待命,有任务尽管安排”“小吴,放鹰台那边有任务尽管通知”,2月7日、8日,吴瑞兰两次收到了省委巡视办综合处副处长王哲同志的微信,表示随时可以参与放鹰台疫情防控工作。另一边,同样是巡视机构的干部,第十二巡视组的谢伟华两次在微信中说到,我目前一个人在武汉,无后顾之忧,而且身体很好,有什么事尽管吩咐,人手要是不够,可以多安排我值班。那两天,吴瑞兰一直被类似的细节感动着,要求及早上岗的、有困难自己克服也要下社区的、有渠道联系防疫物资的,等等等等,感动于党员同志们的奉献精神,感动于纪检监察干部的勇敢担当。王哲原本打算去和已经在海南家人团聚过春节,谢伟华则是计划和在宜昌的家人一起去厦门鼓浪屿来一个旅游过年,但是面对蔓延的疫情,他们选择一个人留下来。虽然可能要面对家人的责怪,还要一个人孤孤单单在武汉,但在他们看来,坚守武汉就不会给别人带去危险,不会给外省带去麻烦,这既是组织的要求,也是一名武汉市民的责任,更是一位共产党员的自觉。王哲是第一批上岗的三人之一,他话不多,一直默默做事,入户测量体温、送菜上门、送燃气卡、搬运物资、开车去医院和队友一起为居民买药,在社区防疫的各个环节,都有他踏实的身影。谢伟华,一个爱运动、爱长跑的年轻人,此时此刻,把对运动的热情全部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去。3月5日,他与胡双斌、李明正在社区忙碌时,社区一网格员哭丧着脸找到他们,说因某栋居民楼有2个疑似病例,志愿者都不愿意去分发物资,你们三个能不能帮个忙。三人二话不说,当即答应,随后便跟着网格员前往本不属于他们负责的楼栋,逐户派发生活物资。分发完毕到社区归还购物车时,网格员对他们竖起了大拇指,给他们一个大大的赞。为了大家,他们舍弃小家,一个人留守疫区。因为一个人,也就更安心,所以更要“冲在前,探险地”,为了这场保卫战的早日胜利,也为了能与家人早日团聚。

  胡双斌、李明、蒋丽浦:雨雪中的消杀人


  2月15日,胡双斌、李明、蒋丽浦三人冒着雨雪前往楼栋消毒

  2月16日,放鹰台工作队群里有人分享了大美水果湖公众号一篇题为“致敬!风雪战'疫'人”的宣传文章,反映15日水果湖街道各社区志愿者在风雨雪交加恶劣环境下依然坚守岗位、守护战役防线的动人场景。放鹰台社区选用的是一张三个人背着装满消毒水的喷雾器的照片,照片中雨雪夹杂飘落清晰可见,三人穿着雨衣,昂首阔步,迎着风雪,前往消杀地点,他们就是委机关当日值班的胡双斌、李明、蒋丽浦。那是武汉2020年第一场雪,雨雪无疑给武汉的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不便,但在社区,下沉党员的热情不减。上午三人冒雨修护、加固因夜间大风遭到毁坏的封控栅栏,下午转移战场,冒着雨雪前往没有电梯的老旧楼栋消毒。社区网格员王琳看到这一幕,内心一阵感动,赶紧拿起手机记录下这动人场景。这场景,不仅感动了网格员王琳,也感动了每一个看到这场景的人。它像是在告诉每一个读者,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即便是再艰难,也不会有人退缩,胜利终归会属于我们。

  肖静、刘珍、王蕾、龚运帷:巾帼不让须眉


  左上:肖静帮助社区整理下沉党员信息

  右上:王蕾帮助社区分发爱心菜

  左下:龚运帷拿着单子去帮居民买药

  右下:刘珍帮助居民转运中百团购物资

  3月8日,国际妇女节,现在人们也会称之为女神节。这一天,在委机关到放鹰台社区值班三人小分队中,就有一名女神,她与队友根据社区安排,入户了解困难群众反映的问题、协助社区搬运面粉、对社区办公区域进行整理、消毒等,在防疫工作中度过了属于自己的节日,她就是驻省文化和旅游厅纪检监察组的刘珍。在委机关工作队中,可不止这一位女神,还有是第一个女同志报名志愿者的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王蕾、及时指出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意见建议的驻省人社厅纪检监察组肖静、结束三天值守时发表动人感悟的第六监督检查室龚运帷。作为工作队中的女同志,他们不拈轻怕重,不挑三拣四,背起喷雾器消毒、转运满满购物车的团购物资,丝毫不输男队员。同时,她们还以女同志特有的细腻,在防疫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3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同志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4.26万名医护人员中,女性医务人员2.8万名,占整个医疗队的三分之二,巾帼不让须眉,她们在患者救治当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区,女性社区干部也是占了大多,在我们的工作队,女同志虽然不是大多数,但依然也在演绎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故事。

  令人感动的细节每天都在出现,让人钦佩的队员还有他们:协调捐赠消毒物资的组织部姜辛辛,照顾女队员、重活累活抢着干的驻省委办公厅纪检监察组李少岩、驻省法院纪检监察组刘凯、张金阳,既参加日常值班,又积极参加突击队行动的花山办古凯、驻省民政厅纪检监察组甘沛沛、驻省自然资源厅纪检监察组周维、熊贤、驻省应急管理厅纪检监察组董舒。当然,这简单的词句远不能概括他们的事迹,也远不能形容出他们的可敬。在他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此时不冲锋在前更待何时,我不站出来谁站出来”的信念,他们就像一面面活的旗帜,活跃在社区防疫的各个环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疫情不退,绝不收兵。战“疫”胜利在望,这只充满战斗力的工作队将继续发扬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作风,与社区同心同力,携手并肩,进一步做实做细各项防控工作,牢牢稳住社区底盘,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做出应有的贡献。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征求本网站同意,注明来源、原标题、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