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委动态

东湖村社区战疫中的环保人

发布日期:2020-04-11 点击次数:

 

  是花,就应具有花的芳香;

  是草,就应具有草的气息;

  是生态环境厅系统的党员干部,

  就应具有环保人的品格、

  气质和奉献精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当东湖村社区战“疫”打响,

  389号的环保系统党员就冲锋一线,

  为社区联防联控筑起一道坚实防线。

  他们以生态环保铁军的过硬作风

  诠释着自己的职责和担当,

  用平凡的行动汇聚起不平凡的力量。

  图为东湖村社区389号环保小区门卫

  01 最感动的是居民的理解支持


  图为周岿同志

  周岿同志从2月10号到社区报到参加党员志愿者工作以来已经一个多月。当时武汉市的疫情正在最紧张的时候,社区安排的最紧要的工作就是对小区住户逐户进行入户调查,对居住人员及其健康情况逐一核实,确保不漏一人。

  “这是第一次穿起防护服,我对一线医护人员的辛苦也算有了点切身的体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完善的基础数据,尽到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周岿说,他和其他两名志愿者配合社区网格员和民警,对小区居民进行了入户排查,对居住在小区的52户一百多人人逐一登记了信息、测量体温。

  周岿介绍,志愿者的工作其实非常简单,最主要就是门口的值守和生活保障。值班期间对进出小区、路口的人员检查证件、核实身份、测量体温。虽然琐碎而枯燥,但这是疫情防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防止疫情蔓延的意义十分重大,小区居民也从封闭初期的抱怨到现在的配合。武汉市确诊人数和新增疑似病例的不断下降,想到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力,他表示要继续认真站好每一班岗,做好一颗尽职的螺丝钉。

  小区封闭管理后,部分居民反映家中蔬菜、米面储备不足,生活必需品告急。居民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物资供给充不充分、及不及时关系到小区封闭管理的成败。周岿集思广益,组织协调网购、配送等不同途径解决居民一日三餐的所需物资,帮助不会使用手机的独居老人进行代购。这项工作得到了居民的认可,对小区封闭管理也更容易接受。

  在周岿的眼里,工作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居民的理解和支持!在每次给包保的独居老人送菜,他们总是问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不用给他们搞特殊;每次帮忙代购,他们的一句:“谢谢你!”就是对志愿者服务的最大肯定和鼓励。

  02 给自己按下了“快进”键


  图为周薇同志

  “刚报送完水污染防治重点工作实施进展调度表,将医疗废水处置简报整理好,她戴上红袖章,急匆匆地赶往小区值班室”。这是周薇同志在疫情防控期间最日常的一幕。

  当1月23日武汉按下了“暂停”键,她给自己按下的是“快进”键。

  周薇是污染防治攻坚的践行者。污染防治攻坚不能因为疫情影响有丝毫的放松。考虑到居住地离单位近,她主动承担起水污染防治的日常基础工作,调度重点工作进展、分析断面水质变化、编写年度工作方案……,面对繁杂的工作量,她毫不退缩,认真细致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为保障水污染防治攻坚的顺利推进打好基础。

  周薇是社区下沉服务的志愿者。作为东湖村社区为数不多的下沉女党员,她毫不畏惧地敲开一间间房门登记住户信息,面对住户的不理解耐心解释;她不怕辛苦的搬运一袋袋爱心蔬菜,将温暖送到困难户家中;她一丝不苟地做好小区门房值守工作,耐心地协助登记小区出入人员信息和测量体温……

  周薇是医疗废水处置的信息员。医疗废水处置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一环,她将搜集的大量医疗废水处理信息进行归类分析,将简报信息及时报送。她及时沟通地方在医疗废水处置能力方面的短板,配合生态环境部将应急设备及时送达。她积极跟踪医疗废水处置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冲击情况,深入细致地做好分析。

  这么多角色,让周薇对于妈妈这个角色却力不从心,每天回去看着孩子期盼的眼神,她总觉得有所亏欠。她说:现在就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抽出时间带孩子出去转一转,带她好好看看这个英雄的城市。

  03 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


  图左为丁兆威同志

  丁兆威是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一名党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月5日,丁兆威在获悉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党委向党员号召成立疫情防控先锋队后,第一时间向院党委报名参加。在疫情防控阻击战最为焦灼的时刻,他按照厅机关党委统一指挥,下沉社区按要求协助厅系统住宅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389号小区住户不多,但是独居高龄老人比例较大。为了不遗漏一个重点户,做好小区封闭管理,社区和厅机关商议采取重点包保工作机制。

  作为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生活保障组的一员,丁兆威在积极参与组织小区团购,分装配送社区爱心物资的同时,包保了三家独居高龄老人住户。

  彼此不了解,如何服务好重点户?他主动电话沟通,定期询问健康状态,了解生活需求和诉求。

  针对部分老人不会用网络线上采购生活物资,他就帮忙代购,送货上门。对于会用网络的老人,他就通过微信等积极推送采购信息,及时帮助解决网络使用问题。

  四十多天的值守服务,来自包保户的真诚感谢和关心,他觉得很满足。

  武汉的2月,是疫情防控最吃力的时候。一天,一位居民下楼来到小区大门值守点,向他投诉,“我已经居家隔离一二十天了,一点事没有,健康的很,怎么就不能下楼,不能出小区?”。随着隔离时间的延长,这位居民产生了焦虑和不满情绪。听完她的投诉,丁兆威耐心讲解了小区封闭管理的政策,并记录好这一情况,重点关注。

  通过主动关心,积极帮助代买生活物资等实际行动,进一步化解了心中的情绪,让这位居民从焦虑不满转变为积极支持小区疫情防控工作一员。小区要封闭,但人心不隔离,这是丁兆威作为一名党员先锋队员的责任和义务。

  宣传防疫政策,团购物资,分发送货上门,测量出入人员体温,安抚居民情绪……,社区抗疫工作事无巨细。丁兆威说,全国各地都在支援武汉,作为一名武汉的党员环保人,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守住家门口的第一道防线,为武汉尽绵薄之力,共同守护好美好家园。

  04 社区有号召 我们在行动


  图为皮志鹏同志

  伴随着战斗号角的吹响,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战斗在防疫的第一线,展现担当作为,抗击疫情。全员24小时奋战,守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道防线。

  90后积极分子皮志鹏同志就是其中一员,他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虽然他还并不是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但社区有号召,我们在行动。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全国、省、市、区各党员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主动请缨,有党性、有觉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当中,关键时期的使命与担当!

  为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切实增强社区疫情防控力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按照省环科院院党组统一部署,积极分子皮志鹏同志,对八一路389号路北宿舍进行一定规模的大摸牌,克服防护物资不足、防护设备简陋的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疫情防控的工作中来。

  入户摸排为主,宣传教育并行。在入户摸排中,对路北宿舍2号楼25家小区住户实行“地毯式”摸排,做到层层到、户户清,认真采集每一户的疫情防控信息,询问是否到处疫区?有无走亲访友、家人是否接触过疫区籍人员等关键内容,及时掌握社区疫情防控一手资料。为其测量体温,同时发放多种疫情防控宣传资料,做好防控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醒住户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发现问题及时就医、及时报告,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心,支持和理解基层工作,共同维护社会稳定。

  虽然离成为正式的共产党员还有段时期,但他怀揣着对党的向往,用行动说话的真性情,参加到八一路389号路北宿舍抗疫志愿者中,从认真核对现住家庭的基本信息,确保大家都安安全全是他最大的工作力量,到卖着菜、送着鱼、拎着肉,这些每日的动作似乎已成习惯开始,那些平日里面素不相识的邻里们闪过的满意的笑容是他缓解一天工作辛劳的兴奋剂,55通电话、137人的感激,每天最开心的时候应该是汇报着那句相同的话“X月X日289号路北宿舍55户137人身体情况正常健康”这简单而又不平凡的温控工作给他带来的是“责任远比想象中的重大”。

  坐在门岗值班的他喜欢与同值保安聊着一些389的趣事,可每当有人员进出的时候仿佛又成了另外一个人,严肃而又认真,因为他知道在安全为主的前提下每日与门岗工作人员一起守住了小区的口,就是守住了大家的安全。

  没有一场战役,会缺席年轻的力量。我们相信,在此次疫情防控狙击战中,奋力抗疫、勇挑重担,冲锋在前,用无私品格、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再次彰显了党员本色,传递了抗疫力量,保障了群众健康。疫情会消散,樱花会盛开,我们会更好。

  05 “哪里有困难,就找李飞帮忙”


  图为李飞同志

  不论是新农村建设驻恩施利川工作,还是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不论是在西藏山南援藏工作,还是抗洪救灾被派往巴东和随州......李飞同志时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走在最前面!这一次抗击疫情,他也不例外。

  怎么能在战“疫”时期给大家送去些精神食粮?李飞决定采用快板书方式,把积极向上、向善、向美的元素串联起来,给武汉加油!1月26日大年初二,李飞和儿子李宇轩共同完成《打赢疫情阻击战》快板书被“学习强国”等媒体采用。

  2月10日,李飞主动请缨加入社区党员志愿者和省厅党员突击队。认真开展宣传发动、入户排查、疫情监测、环境消杀、信息报送、隔离人员服务、封控管理。重点组织线上团购和蔬菜进小区活动,开展送菜到家、送药上门、门卫值守,组建包保责任组、生活保障组、买菜工作组、问医问药......

  春节期间,389号小区门卫只剩一个保安。一旦保安兼顾消毒任务需要离开时,李飞就临时充当保安,守门登记和出入把关。对于极少数住户的不理解不配合,李保持冷静,亲切相待,耐心开导。在他眼里,面对战“疫”,都是一家人,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渡难关。

  针对社区老人多、封闭严格、团购困难,2月11日,李飞首次发起线上团购和送菜上门活动,这种“群众下单,党员跑腿”的做法得到居民称赞。

  然而,有人喜欢,也有人反感。一位大妈在拿到菜后当场发脾气说:“你这什么鬼菜呀?又小又烂,这么贵......”正当他感到委屈时,三楼传来老人声音,“菜很好!菜很好!党员辛苦啦!”老人竖起大拇指,挥手致敬......这让李飞顿时感到温暖。因为在他心中,党员不是一个简单代名词,代表的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关怀以及社区对群众的感情。

  为了能让东湖村社区的孤寡老人吃上新鲜菜,李飞跟随社区马艳骑着电动车,车把上挂着一袋袋蔬菜,每个袋子上标着住户姓名、蔬菜数量,车筐和车后座也都让“鱼肉蛋奶”挤得满满当当,逐家逐户地送菜上门。每到一家,马艳都向老人介绍李飞“这是党员”。不错!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很喜欢这个称呼。

  在社区封控隔离的60多天里面,李飞将一批批菜苔、紫薯、土豆、鱼、冬瓜、包菜等“爱心菜”及“10元蔬菜包”“政府保障肉”等物资逐一配送到住户家中,温暖了这些家庭的心。

  2月12日起,“小喇叭”语音播放此起彼伏。李飞在社区来回走、循环播,让最新的防疫声音(文件通知和上级要求)传到了各家各户。

  2月18日,经过三天的“敲门拉锯战”,小区的一位租户终于打开了大门,但语气并不算友好。负责排查的李飞一边笑着道歉,一边用体温枪测量了对方及其家人的体温,属于正常。还有一个独居的小伙子住在顶楼,李飞足足敲了两天的门。然而小区没有电梯,全靠来回跑。

  为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他提炼出“四招排查法”:一是通过电话和线上微信群排查收集信息;二是白天挨家挨户敲门询问健康状况和测量体温;三是晚上逐家逐户数楼栋住户亮灯情况,发现新增的住户白天再上门敲开“补缺”;四是查看电表工作情况,对照入住登记表认真核实,精准排查。

  为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油盐酱醋的需求难题,李飞积极联系社区的几家副食、菜品店、药店送货上门,保障了居民的生活需求,组织解决了理发、报警及天燃气、用电告急等难题。黄衣党员红袖章,满头大汗跑腿忙......近日,李飞战“疫”的一件件“小事”,被邻居们记录下来并发在微信朋友圈,受到媒体关注。

  从2月10日下沉社区以来,李飞一直难以照顾留守在家上网课的儿子,放弃了对家住洪山区的七十多岁的父母亲的照顾,克服恶劣环境的考验,病了(耳鼓膜穿孔流浓)仍坚持“双下沉”(即下沉所居住的武昌东湖村社区和省厅对口的洪山广八路社区)值班,同时环保部门的本职工作也没有放松过。

  “你是李飞吧?你下楼来帮个忙”“李飞去帮我买个药”“李飞帮我去充个电费”“我家要返汉,请问怎么办”......今天,社区很多人都记住了李飞的名字,“哪里有困难,就找李飞来帮忙!”他好像一张名片,对群众有着号召力。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理解和支持社区防控工作。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机关党委

  2020年4月2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征求本网站同意,注明来源、原标题、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