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工委动态

省委直属机关工委深入开展“三进三讲·劳模近身边”活动

发布日期:2024-08-13 点击次数:

  8月5日至9日,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组织省直机关部分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代表走进襄阳市谷城县、保康县等地,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分享工作经验智慧,深入开展“三进三讲·劳模近身边”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乡村、进基地、进社区。

  一场田间地头的面对面传技

  8月6日上午,省农科院粮作所的2位省先进工作者、研究员杨新笋、周雷一同来到老君山村,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向群众解答种植过程中碰到的疑难困惑。

  “垄起多高多宽才算标准呢?”村民徐清丽询问道。

  “起垄一般宽60公分、深30公分就可以,这样有利于排水。”在红薯地头,杨新笋一边不时翻起红薯叶察看,一边为乡亲们答疑解惑。20多名农户把他团团围住,争相提问,聚精会神地聆听着他现场讲解。

  “我想请教一下,针对我们这块红薯地目前的种植情况,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老君山村村委委员冯善敏向专家请教。

  “这个阶段主要是防虫、少施氮肥控旺、多施叶面肥,打磷酸二氢钾促进地上养分向地下输送。作为鲜食型品种建议用早熟品种,因上市早,效益会更好。”杨新笋说。

  “这个田里稻谷长势不错,但是品种比较杂,一块田里有几个品种,以后种植的时候可以在选品上尽量选种一个品种,保证品质。如果有需要我们粮作所也可以提供种子。”在7组水稻田边,周雷正向农户讲授挑选优质稻种的好处以及轮作双收的种田模式。

  “种了这么多年的水稻,我今天听了专家讲解才知道,种植优质稻氮肥要前移,抽穗后不施或少施氮肥;稻谷收割后,如果种植油菜等,一定要把地块晒干,不管种啥还是要讲究科学方法。”村民罗元强深有感触地说道。

  在农作物一线,劳模们毫无保留地传授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农民朋友科学种植、合理施肥,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到来,不仅为当地农作物种植注入了新的科技活力,更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科学种植技能。

  一场讲解技巧的互动式授课

  “章老师,我每次带领党员干部参观学习时,在行进的路程中不知该如何做好讲解。”来自堰河村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的讲解员候海艳问道。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博物馆社教部副主任章旖微笑着指向路边一户农家乐说道:“我们在作讲解时,如何化解行走过程中无话可讲的尴尬局面,方法就是站在观众视角换位思考,路程中看到什么就讲什么。”无论是在堰河村党员干部教育基地,还是在尧治河村党员干部教育基地的实地教学点,类似的提问有很多,每到一处,章旖都会不厌其烦地作示范作讲解。除了实地教学,她还作了提升讲解能力的集中授课。讲解员们纷纷表示,听完章老师的授课,进一步增加了专业知识储备,提升了讲解水平。

  室内课堂教学环节,劳模代表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现场为讲解员们指导礼仪规范,作讲解示范,并一一解答讲解员们提出的问题,他们的精湛技艺和敬业精神,深深感染和激励着每一位讲解员。

  一场贴心惠民的政策性宣讲

  “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们要认识长江、诊断长江、保护长江、建设长江……”省五一劳动奖获得者、生态环境部长江局监测科研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邱光胜,正在城关镇泰山庙社区为大家作了一场环保知识宣讲。在三里桥社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系统先进工作者、省人社厅事业管理处副处长张伟,与基层工作者和社区群众面对面交谈,详细介绍当前市场趋势和需求,并重点围绕我省就业创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进行宣讲。

  社区工作者们纷纷表示,这份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普通民众创业就业关切的深度和广度,有效促进居民就业,一定会向更多群众传递这份温暖和力量。

  2023年以来,省委直属机关工委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三进三讲·劳模近身边”活动,不仅让劳模精神在基层得到广泛传播,也让基层工作者和群众感受到劳模的风采和力量,极大提升了基层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为赋能基层火热的生产生活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省直工会供稿)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征求本网站同意,注明来源、原标题、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