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省纪委监委第十六审查调查室(追逃追赃室)
发布日期:2022-09-29 点击次数:
做守护人民利益的反腐“利剑”
湖北省纪委监委第十六审查调查室(追逃追赃室,简称十六室)主要承担审查调查、国际追逃追赃、跨境腐败治理、国际执法合作、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五项职责”。自2018年成立以来,十六室秉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国际视野的理念,聚焦国企改革、扫黑除恶打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领域,查办了30件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积极推进“天网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123人、赃款6.18亿余元,出版2本专业教材,3次在全国追逃追赃培训班作典型发言,出台“六制度一机制”,保障了多起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专案。在一系列艰苦历练中,十六室如同一柄利剑,经历了熔炼、铸形、锻打、淬火等多重考验,形成了“敢于斗争、善于学习、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熔炼,凝聚“一家人”理念。十六室伴随着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而新设,面对全新的人员组合、岗位职责、工作环境,十六室不断探索工作任务和个人思想的“最大公约数”,让大家如同熔炉中的的钢铁,在朝夕相处中形成意志的凝聚。家谈家访“123”、谈心谈话“五步走”、日常监督“八段锦”,如今已成为全室同志甘之如饴的工作生活方式,大家在工作的间隙谈出真想法、交流真感情,时时掸去思想灰尘,在大战大考中团结一致、聚指成拳。
——铸形,拿出“跟我上”行动。党支部是十六室战斗力的“基本盘”,支部书记当好“主心骨”、支部副书记当好“定盘星”、业务骨干当好“排头兵”,形成人人奋勇争先、个个主动靠前的战斗氛围。面对负隅顽抗的被调查人,史兆青、陈静波、朱瑞程、徐阳光、张绍伟深入一线指挥研判,王秀瑞发挥“老黄牛”风范带头询问讯问,徐洪斌、许庆浩、孙学毅、范锐梯次跟进,不断激励鼓舞士气;面对浩如烟海的案件材料,王乙、杨帆发扬“烛火”精神,细致梳理、抽丝剥茧,“照亮”整个案件;面对武汉“封城”,艾再明、刘俊、张彰主动坚守办案防疫一线2个月;面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紧急交办的多项案件协助任务,杜华芳、唐华、张志方带领文书组、行动组、联勤组、应急组“24小时备勤”,将千头万绪理成协调保障的缕缕“清风”;面对综合协助、国际追逃追赃、跨境腐败治理、理论实践研究等“大后方”工作,刘振威、饶华主动担当、勇于创新,保障各项工作齐头并进。
——锻打,锤炼“稳得住”能力。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前进路上的每一个台阶,都是多年如一日的点滴奉献凝结而成。专案协助中2800余件事项的高效办理,高峰时刻每天不分昼夜地接打100多个电话协调安排的耐心;30件重大专案的深挖彻查,背后是每一个平凡的日夜中“螺丝钉”般的默默奉献;7项规范的制定,是对办案疑点难点的细致体察和逐字逐句的细细斟酌;2本专业教材、30多万个字,是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精耕细作”的精细注脚。
——淬火,塑造“成长型”团队。十六室把支部课堂建在室务会、建在专案组、建在每一次重大研讨活动中,达到实践锤炼后的“淬火”效应。在支部课堂上,支委带头学理论、业务骨干解难题,理论实践相观照,磨炼“从政治上看”的思维习惯,把反腐败斗争、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的重要理论融入到“五项职责”中,扎实推进案件主办人“1个案件+N种技能”的成长模式,形成了梯队分明的“老中青”核心力量,随时准备着迎接新的重大考验。
在省纪委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室同志的不懈努力,十六室被评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和湖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