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专题 >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 省直机关青年奋斗风采录

“追风逐光”的铿锵玫瑰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崔杨

发布日期:2022-05-13 点击次数:
  【个人简介】
  崔杨,女,汉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新能源气象服务中心副科长。曾获第一届全国气象服务创新大赛优秀奖、全省气象部门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气象局青年新秀、中共湖北省气象局局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奋斗事迹】
  她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深耕于新能源气象服务一线,先后深入全国十多个省市区,60余家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开展由湖北省气象部门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报系统的部署和运行工作。为保障新能源稳定并网发电提供精准、及时的功率预报服务,有效降低新能源场站的经济损失、保障调度部门合理安排发电计划;开展跨学科、跨领域技术创新,立足多年的新能源业务实战,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加强气象与新能领域的技术融合,利用气象+人工智能的方式解决风能和太阳能预报领域的多项技术难题;争创一流,刻苦钻研,近年来主持科研课题3项,参与科研课题20余项,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论文10篇(含SCI 1篇,EI 3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监测、预报、评估、影响评价等新能源全产业链服务,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为新能源发电走进千家万户做出贡献。
戈壁滩上的“听风人”
  入职第一年,恰逢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自主研发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报系统在西北地区推广,身为党员的她主动请缨奔赴茫茫戈壁,协助兄弟单位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在河西走廊沿线部署系统。从兰州出发,入张掖、经武威,再沿昆仑山脉过酒泉、瓜州、嘉峪关、敦煌,即使已经做了困难准备,但前线的艰苦条件依旧超出想象。风电场和光伏电站通常远离城市,位于荒芜的戈壁无人区,那里物资匮乏环境恶劣,时有狂风卷着黄沙遮天蔽日,昼夜温差可达几十度。每一天驱车数小时奔波于电站,呼啸的狂风就是旅途的伴奏。现场时有突发情况:有时因缺少配件,不得不往返数百公里购买;有时为解决技术难题,在电站加班到深夜;很多电站条件艰苦,因从未有女性踏足而不设女厕所,连个人卫生都成了问题。为了避免耽误时间,崔杨不敢多喝水,常常顶着干裂的嘴唇一工作就是一天。河西走廊沿线三十余家新能源电站,部署调试一趟下来就是四五十天,风沙就泡面是常态,但再苦、再累崔杨都咬牙坚持,每次出差她都黑了一圈,瘦了一圈。凭借过硬的技术水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她所做的工作为新能源电站提供准确的功率预报,有效降低了新能源并网发电的安全风险,减少电站经济损失。此外,还培养和激励了多地气象部门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技术骨干。为湖北省气象部门在全国新能源市场的业务拓展做出突出贡献。
科研创新的“逐光者”
  河北、广西、甘肃、宁夏……短短几年她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最艰苦的地区,先后完成60余套新能源功率预报系统在全国十余个省市的推广和部署,积累了丰富的现场经验和宝贵的数据资料,这为她在新能源气象领域的研发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拓展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报的基础上,她陆续开展气象灾害对光伏电站影响、风电场群运行对气候影响、开发区风能太阳能资源评价、低风速地区分散式风能资源开发利用等新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在技术攻坚中屡创佳绩,在创新服务中发光发热。近几年崔杨在科研领域结出硕果,主持科技课题3项,参与课题近20项,主笔完成技术指南1项,参与行业标准编制2项,第一作者发表核心及以上科技论文10篇,含SCI 1篇,EI 3篇。相关研究成果在政府决策、企业建站选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依托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浪潮,她的研究成果产生更多影响,多次受邀赴维也纳、上海、杭州等地参加国际会议交流,并做现场英文口头报告,在国际新能源服务领域发出来自中国湖北的声音。崔杨凭借出色的表现,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先后成为“湖北省气象能源业务服务创新团队”和“湖北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骨干成员,并在2020年被破格评为中心最年轻的副高级工程师。
疫情防控的“有心人”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武汉、湖北乃至全国带来一场严峻的大考。在武汉因疫情封城的初期,严重缺乏防护物资的困难情况下,她本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毅然报名成为参与抗疫服务的第一批志愿者,每天参与逐户排查、门岗值守、买药送菜、服务困难居民等工作。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她因为耐心细致从小区物业登记表上发现了一名因语言不通导致生活困难的外籍居民,第一时间上报并配合社区、派出所开展紧急救助,相关情况被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作为警情通报分享。对于“老外”这个封城期间语言不通、无法参与团购、背井离乡的特殊困难群体,崔杨发挥科研工作积累的外语特长,受社区委托以翻译身份开展有针对性的救助行动,配合社区网格员扫楼逐户登记困难群体信息,为社区十几名外籍居民建立微信群,统一提供语言翻译、物资采买、政府防疫政策宣传、外籍人士返汉和撤侨联络等帮助,展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的良好形象。至今她一直志愿担任社区涉外工作的“翻译员”,赢得了街道社区和被帮助群体的一致好评。
  “观天测云、服务社会”,作为一名党员,她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站在国家发展提质升级的历史关头,能够做出一点奉献,让她感到十分荣幸。她也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为祖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气象人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