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泥土 心中有阳光 用青春诠释新闻人的初心
——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事业部金若晗
发布日期:2022-05-13 点击次数:
【个人简介】
金若晗,男,汉族,1987年3月生,中共党员,现任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事业部新闻采编部经济新闻组主管。曾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三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大奖,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先进个人,湖北广播电视台抗疫先进个人。
【奋斗事迹】
2011年,他加入湖北广播电视台,成为了湖北之声一名战线记者。从业10余年来,他一直坚守在采编岗位一线,先后采制了近7000篇报道,多篇获得国家级荣誉。主创作品《听,长江说》获2016年度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参与作品《我们在一起——直击武汉紧急关闭离汉通道》获得2020年度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主创作品《碧水蓝天荆楚梦》获2017年度—2018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20年获评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先进个人,2020年获评湖北广播电视台抗疫先进个人。
大战大考勇敢无惧 直面挑战彰显担当
在极不容易极不平凡的2020年,在战疫战洪战贫三场“大考”中,他始终冲在最前线,彰显着一位主流媒体记者的使命与担当。
当年除夕夜,他在武汉中心医院允许下,进入隔离病房进行采访报道,成为湖北之声第一位在"红区"采访的记者,记录下这个无数武汉人终身难忘的除夕夜。其作品《不一样的除夕夜—这里的70、80、90后》登陆学习强国“首页推荐”。在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他徒步7公里前往武汉火车站进行直播报道,该作品最终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大部分同事有所不知的是,他的父亲在不久前才确诊重症。
在大汛之年,他驻守水利厅防汛值班室长达40天,参与现场直播10场,采制了上百篇稿件,并在汛情最危险的时刻前往黄冈等地进行实地探访,不少作品获得水利部专家点赞。有人问,跑了十年水利线,每年这个时候会不会有过想放弃的时候?他抿抿一笑说,就像战士一样,战斗没结束,就不能有丝毫松懈。
在深度贫困地区,他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被脱贫户亲切地称为“最贴心的记者”。为了采制农户真实的劳动状态,他清晨三点起床。有同行说,你们如果不需要画面,可以不用这么早。他却回答,只有感同身受,下笔才能直抵人心。比起数年如一日的他们,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呢?
扎根记者岗位十年 足迹遍布湖北基层
作为水利林业生态战线的记者,10余年来,他对标“四力”记者,足迹遍布湖北各个村镇社区。他主笔的多篇内参获得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签批,帮助村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烦心事”。因为表现突出,他获评湖北省“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先进个人。
在农民家中,他是“小水利专家”,解答他们对大政方针的疑惑,并将他们的所思所想记录在新闻报道中;在社区里,他是贴心的“热心小哥”,因为在他心目中“没有小新闻只有小格局”,不一样的视角总能让他的报道“与众不同”。
积极融入全新环境 自我加压不断创新
在媒体融合的大浪潮下,金若晗积极学习新理念新技术,不断武装自身的本领,朝着一位优秀的全媒体记者目标看齐,打造了“多面手“的本领。
网络直播里,他是那个既专业又接地气的出镜主播,创造了湖北之声首场“百万+”观看人次的记录,其出镜的作品《对话长江 看见中国》获得了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的专报点赞。短视频创作中,他是那个不知疲倦的“点子大王”,从台本设计、拍摄角度、出镜摄入等样样精通,其主创的作品《听长江说》获得了2016年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现如今,走过职业生涯第11个年头的他又给自己定下了新的flag,因为他知道奋斗从未停歇,追梦永不止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