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专题 >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 省直机关青年奋斗风采录

科研报国深耕前沿 全球前2%的顶尖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张宝成

发布日期:2022-05-23 点击次数:
  【个人简介】
  张宝成,男,汉族,1985年1月出生,群众,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湖北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等项目,并获2020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入选2021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中国科学院海外引才计划和湖北省青年英才开发计划,任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用户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奋斗事迹】
  作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领域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张宝成长期致力于北斗精密定位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在多项国家重大任务中攻坚克难,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入选2021全球2%顶尖科学家。他厚植家国情怀,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科研工作服务了“科技抗疫”、“黑土粮仓”、“港珠澳大桥形变监测”等国家需求,并立足实际,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国民经济推动力。
爱国中书写奋斗青春,科研中贡献报国力量
  张宝成曾就职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在国际著名大地测量学家、荷兰科学院院士Peter Teunissen教授的指导下从事了近6年的卫星导航定位研究工作。留学期间,他取得了一系列突出的工作成绩,受到了国外导师的充分肯定与认可,并多次被许以优良科研条件与丰厚科研待遇加以挽留,但他时刻不忘老一辈科学家“出国是为了更好地回来”的谆谆教诲,并在2016年学成后,毅然归国投身于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北斗三号系统建设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完成了系列难题的攻关,并稳步成长为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当2020年武汉爆发新冠疫情时,针对疫情防控初期面临的追踪感染和密接人员效率低下的现实难题,他结合自身所学,紧急攻关了智能手机北斗室内外连续精密定位技术,显著提高了流调效率,为抗疫贡献了一份属于他自己的科技报国力量。回国工作期间,在党组织的关心支持下,张宝成同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科技报国、科技强国作为自己的坚定信念和理想目标,立志不断锤炼科研本领,并将其转化为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事业的实际行动,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领域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深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他核心参与了“载人航天器交会对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等多项国家重大任务,成功地解决系列关键科学问题。针对“天宫一号”与“神州八号”交会对接面临的高动态航天器相对定位技术难题,他从改进电离层延迟信息提取入手,建立了大气电离层延迟精细化改正特色方案,实现了两类航天器在渐进阶段的准确定位,顺利完成了对接任务,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北斗系统的混合星座和混合频点设计特色,现有国外导航系统数据处理方法无法直接照搬使用,他提出了特色鲜明的非差非组合数据处理策略,解决了北斗全星座全频点数据最优融合处理的理论难题,圆满完成了所在单位承担的我国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任务,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凭借系列研究成果,张宝成于2021年入选了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该榜单列出了全球近700万在职科学家中排名前2%的佼佼者)。
聚焦国家需求恪守使命担当,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
  他积极开展了“科技抗疫”、“黑土粮仓”和“港珠澳大桥形变监测”等系列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创新性研究工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一科技发展新方向,为应对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存在的流调溯源效率低下问题,他积极开展了智能手机的北斗实时精密定位技术研究,实现了感染与密接等特定人群活动轨迹的室内外连续精准确定,充分发掘了北斗在锁定传染源、切断传播链的科技助力作用。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黑土地用好养好”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牵头组织的“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开展了针对各类农机具的北斗实时精密定位技术研究,达到了大范围作业区覆盖、高精度多农机协同、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成本的预期目标,将北斗的熠熠星光闪耀在东北的丰疆沃土。为确保“新的世界七大奇迹” 之一的港珠澳大桥120年工程安全的现实需求,他创新性地提出了北斗高精度形变监测方法,解决了长期困扰大型跨海大桥实时高精度形变监测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桥面动态优于2厘米,桥柱静态优于2毫米的监测精度,圆满完成了大桥实时安全业务化常态化的监测任务。
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赋能北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他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以科技创新驱动社会发展的战略,并身体力行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实现了多项北斗高精度定位科技成果的技术转让与生产转化。某国有大型企业研发的北斗定位终端集成了他近年来提出的系列具有突出原创性的高精度定位算法,实现了定位精度高、启动时间短、体积小、功耗低等优越性能,大大提升了产品的科技竞争力,广泛开拓了行业和大众用户市场,显著增加了产品的实用和品牌价值。他主持编写了“北斗三号非差非组合PPP-RTK增强定位系统服务”等行业标准,于2019年10月被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采纳,成为当前北斗三号系统高精度定位的专用方案,现已在若干行业内部推广应用。他主持研发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服务软件平台系统,并成功申请了系列软件著作权与技术发明专利,目前已将相关技术转让于某智能驾驶行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合同金额千万元,将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穿戴等行业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