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李四光精神” 做新时代地质青年
——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谭光超
发布日期:2022-06-21 点击次数:
【个人简介】
谭光超,男,汉族,湖北省兴山县人,1989年8月生,中共党员,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团委书记、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院副院长。曾获湖北五一劳动奖章、“湖北工匠杯”湖北省地质灾害治理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个人第一名、全国地质勘查行业优秀地质调查员(地质灾害方向)荣誉称号。
【奋斗事迹】
他2015年9月进入湖北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2019年1月至今担任团委书记,时刻把握青年思想动态,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组织全队140余名青年开展职工业务培训、专业知识竞赛等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次。兼任生态院副院长,统筹完成荆州市37处、恩施地区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程建设,分管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6个,涉及调查区面积7879.68km2、地质灾害点403处;负责鄂西地区4个矿泉水项目,进一步推动鄂西地区富硒矿泉水找矿产业可持续发展;深耕缺水地区找水工作,担任地质局“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研究首席专家团队”子课题负责人,开展省内丘陵、山区缺水地区找水研究,在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
坚持理论学习,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系统化,确保思想提升到位。通过深入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新党章、十九大报告等,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脑,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自己的言行,始终坚持拥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思想上与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从身边人、手头事领悟地质人践行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自觉把党员先进性要求落实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树立了较好的党员同志形象、团员干部形象。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组织的省水文队地质青年走访老地质党员活动获得荆州团市委、荆州日报的报道,拍摄的视频获得人民日报、学习强国客户端的转发,进一步激励新时代地质青年传承“李四光精神”、“三光荣、四特别”精神。
聚焦主责主业,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工作中兢兢业业,一直从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工作。分管荆州及恩施地区地灾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作,统筹完成荆州市37处、恩施地区86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工程建设,保护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水平;服务湖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工作,负责江汉平原和鄂西山区重点流域、线性工程沿线、重点集镇等区域大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项目6个,涉及调查区面积7879.68km2、地质灾害点403处;负责鄂西地区4个矿泉水勘查与评价项目,进一步推动鄂西地区富硒矿泉水找矿产业可持续发展;深耕缺水地区找水工作,担任湖北省地质局“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研究首席专家团队”子课题负责人,系统开展省内丘陵、山区缺水地区找水研究科研项目,为有效解决鄂北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地质支撑;在省级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篇。面对工作中的问题敢于担当、勤于思考,针对工作中的矛盾乐于奉献、善于解决,常年奋战在野外工作第一线,重视野外工作与室内工作的有机结合,努力提升项目成果质量,所负责的在检查验收过程中多次获得好评。
把握青年需求,有贴心的服务意识
自任职省水文队团委书记以来,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的十八大精神,并按照省水文队党委、省直机关团工委的总体部署,以省水文队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建设高质量青年人才队伍为目标,着力健全团组织建设、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服务青年成长成才,全面推进我队共青团工作,先后组建了新任队团委班子,落实了队属团支部换届改选,举行了庆祝五四运动100周年系列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组织了李四光地质青年读书活动、学雷锋志愿者活动、青年职工座谈、青年职工业务培训、专业知识竞赛等青年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2000余人,切实保持和增强了单位青年职工的政治性、先进性、积极性。
永葆党员本色,有坚定的自律本能
自工作以来,在省地质局、队党委的领导与监督下,严格遵守各级党组织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时刻从严要求自己,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作为新时代青年地质工作者,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踏实工作,始终保持高昂的状态、积极的态度和主动作为的内心,以传承、弘扬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己任,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平凡的岗位工作中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