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湖北机关党建》2022年2期
P. 15
党建引领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引导 配强机关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机关党建任务较重、
党员干部保持“拼、抢、实”的状态和作风,当好“有 工作力量不足的单位,适当增加人员。落实定期轮训、
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 任职培训制度,分层分类举办机关党委书记、专职副
书记、支部书记、普通党务干部和纪检干部、省级社
六、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机关党建工作成势见效 会组织党组织书记、中心组学习秘书、新党员等示范
培训班,加强对省直单位自主办班的指导。机关党委、
18. 压实党建主体责任。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直 机关纪委负责人出缺,应在 6 个月内补齐。推进机关
属机关工委指导督促省直单位党组(党委)落实机关 专职党务工作人员与行政、业务工作人员之间的双向
党建主体责任的意见(试行)》,用好清单管理、典 交流。发挥工委党校“两基地一智库”作用,坚持强
型示范、述职考核等方式,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 党建、提素质、聚人心、促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教研
落实。省直各单位全年至少召开 1 次机关党员干部大 质量。
会,听取党组(党委)书记通报抓机关党建工作情况 20. 推动工作创新发展。区分不同类型单位的党
并进行评议。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 建职责和特点规律,把握共性、突出个性,加强分类
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巩固成果、提高质量。坚持 指导,实施分级管理。探索工委与单位党组(党委)
定期检查、随机抽查、专项督查、党建巡察相结合, 的沟通联系机制,推动机关党建双重领导体制规范运
对落实机关党建工作责任制、机关党建重点工作和重 行。建立工委与 7 家责任单位的联动机制,推进清廉
要制度情况进行督查。落实指导市州工委工作的办法, 机关建设形成合力、取得实效。发挥省党建研究会机
构建上下贯通、互学互鉴、整体联动的机关党建格局。 关专委会作用,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
19. 建强党务干部队伍。 按照“政治上的明白人、 问题,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推出更多有分量、有
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要求,配齐 价值的研究成果。
党务百宝箱
邓小平七次到湖北
(1)1927 年在汉改名邓小平。1927 年 6 月,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共中央在汉筹备
一次紧急会议(著名的八七会议)。23 岁的邓希贤来到武汉,担任中共中央秘书工作。这是他
第一次到湖北。为了工作需要,他在汉改名邓小平。(2)1947 年率军挺进大别山。1947 年 8
月,刘伯承、邓小平坚决贯彻中央决策,率领 10 万大军挺进大别山,邓小平第二次到湖北。
(3)1958 年召开两个会议。1958 年 11 月,建国后邓小平第一次来到武汉,协助毛泽东在汉召
开中央武昌会议和八届六中全会。(4)1973 年从江西返京后视察武钢。邓小平于1973年2月
20 日从江西回到北京,其外出考察的第一个钢铁企业便是武钢。(5)1974 年陪同毛泽东接见外
宾。1974 年 9 月 5 日,邓小平陪同毛泽东在武汉东湖宾馆接见外宾。正是在武汉,毛泽东提议
邓小平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6)1980 年重点关注经济建设。1980 年 7 月,邓小平在
湖北停留了 12 天。视察了武钢、二汽、葛洲坝建设工地等,重访了八七会议会址。(7)1992
年考察南方驻足武昌。1992 年 1 月 18 日,88 岁高龄的邓小平最后一次来到湖北。在武昌火车站,
他谆谆告诫在场的省委、省政府领导:“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提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论
断。(摘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