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 - 《湖北机关党建》2022年9期
P. 36
市县之窗
共建共治共享“幸福村落”
“幸福村落”
共建共治共享
——秭归县“幸福村落”建设助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 杨 勇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 联合党小组”的原则,在全县 2035 个村落全覆盖组
最前沿,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关键在基层。2001 年,在 建 1643 个党小组,覆盖所有村落。在组织全覆盖的
老党员袁学商带领下,杨林桥镇凤凰岭村铁炉冲村落 基础上,由村党组织主导,村落党小组负责,村落群
42 名村民筹资筹劳开凿了 2 公里悬崖公路,开启了农 众参与,广泛组建村落理事会,构建起“党建引领、
村公益事业共同谋划、共同投资、共同出力、共同使用 双线运行、三级架构”的基层组织体系,即以“村党
的尝试。受此启发,秭归县针对农村群众居住分散组织 组织—村落党小组—党员”为主线的党建引领体系和
难、公共服务到位难、乡贤作用发挥难等问题,开展 以“村委会—村落理事会—村民”为轴线的群众自治
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探索创新,经过 21 年的实践和完善, 体系,吸纳一大批老党员、离职村“两委”干部、致
形成了以“幸福村落”为载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富能人大户、乡贤达人等农村精英人才团结凝聚在村
有效化解了农村社会“神经末梢”管理缺位和失灵问题, 落党支部、党小组周围,真正实现了党的领导和党的
成功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三治融合的有效途径,为推 建设向基层延伸,确保了党对村落自治的绝对领导。
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模式。该模式先后荣获 (二)划小治理单元。有效克服合村并组后村党组
“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 织服务半径大、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等现实难题,
验项目”“全国农村社区治理试验项目”“全国乡村治理 充分考虑地缘、血缘、亲缘、利缘、文缘等关系,本着“地
20 个优秀案例之一”等荣誉,2019 年秭归县被确定为 域相近、产业趋同,利益共享、有利发展,规模适度、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 群众自愿”的原则,打破区划限制,按照30~50户左右、
地域面积 1 ~ 2 平方公里的规模,以“一湾”“一埫”“一
一、坚持党建引领,以村落为单元重构基层治理 坡”“一坝”等为基本治理单元,将全县 167 个行政村、
新体系 1152 个村民小组,科学划分为 2035 个村落,治理单元
比原村民小组个数增加 883 个。在村落共同利益的驱动
(一)搭建三级架构。积极延伸党的组织触角, 下,村级公益事业从过去“国家出钱来修路,扯皮拉筋
推动组织覆盖向村落一级拓展,按照“村落党员 3 人 不让步,都想从中谋好处,项目最终没留住”变成如今
以上的单独组建党小组,不足 3 人的与邻近村落组建 “不找麻烦不添堵,围着项目服好务,自觉移栽路边树,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