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十堰市直各单位着力推进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认真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推动资源、服务、平台下沉,着力推动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见到长效,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为群众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市审计局:倾心帮扶暖民心
市审计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协同抓、驻村工作队具体抓,局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琵琶滩村走访调研,指导发展规划,现场解决问题。
守牢底线,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坚决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常态化走访入户,测算274户脱贫户、5户重点监测户的收入,查看各项政策补贴到位情况,对家庭情况做到熟记于心,及时化解各种致贫风险。
聚焦难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修路是群众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期盼。通过走访调研,及时向上汇报,争取立项,筹措资金950万元,对2条通村公路进行改扩建,全面实现道路黑化,方便周边近5000人的生产生活。
把握重点,聚力产业兴农富民。把产业发展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立足琵琶滩村乡土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其发展渔业养殖、香菇生产加工、果园采摘、白酒生产等村集体产业,预计每年产值可达800万元,村集体收入近60万元,可为村民就近提供务工岗位近260个。
为民服务,把“共同缔造”理念贯穿始终。扎实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办成了30多件好事实事,驻村工作队连续两年被评为郧阳区青山镇“优秀驻村工作队”,琵琶滩村荣获了“市级文明村”,郧阳区将该村列入A级景区型村庄示范创建点,未来琵琶滩村将成为十堰城区市民休闲娱乐后花园、滨江新区观光旅游打卡地。
市科技局:真抓实干转作风推动创新主体高质量发展
市科技局通过开展系列对接活动服务创新主体,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汇集企业需求,聚焦需求,分层分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助企纾困解难,为创新主体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聚焦需求,加速成果转化。坚持需求导向、结果导向,为企业提供更精准、更细微、更个性化的服务,不断提升企业科技成果吸纳能力,加速推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高校、研究院所科技成果在企业实现商业化、产业化;持续发扬科创服务“店小二”精神,广泛开展调研科技创新市场主体,加大科技政策宣传力度,细化企业个性需求,加强政策兑现,不断提高服务质效,确保政策落实落细落地。
围绕平台,提升产业赋能。市科技局按照“围绕平台抓科创、建好平台促产业”的思路,引领科创平台调整研究方向不断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促进平台做优做强、提档升级。鼓励企业从“科技项目申报、创新平台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科技双创战略团队评选、科技领军人才培育、科技创新贷”等方面,搭载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整合创新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校合作,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借助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局系统干部职工组织全市近30家行业重点领域企业赴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双进”(企业进高校、高校专家进企业)活动,广泛征集、深度挖掘企业技术需求和难题,与相关领域专家精准开展科研对接,助力产学研深度融合,激发科创平台活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动担当,推动作风转变。科技系统党员干部坚决扛起高质量发展主力军责任担当,主动转换思维、变革范式、转变作风、提高能力,坚持在工作中找问题、到基层一线中找办法,在勇于争先中强本领,在实干争效中践使命。培养大格局视野,坚持系统化思维,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文章,引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高校科研动力和金融支撑活力,以“有呼必应,无事不扰”金牌“店小二”精神,做企业发展路上的“得力搭档”。
市医疗保障局:“五亮五共”践承诺 义诊服务暖民心
“阿姨,关于医保政策您看下还有没有不清楚,还需要了解的……”市医疗保障局志愿者耐心地向咨询群众问道。近日,市医疗保障局联合国药东风花果医院组建了义诊服务团队,深入动力新村社区23厂开展了“医保政策进社区 健康关爱你我他”活动。
活动中,咨询问诊群众络绎不绝,国药东风花果医院肛肠科、骨科、老年科、普外科组成的专家团队,为前来问诊的社区群众进行了大肠癌筛查、血压血糖检测、普外疾病、泌尿外科疾病及骨关节疾病诊断,并针对诊断的疾病耐心提出了用药指导意见。市医疗保障局的志愿者也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一边宣讲医保政策、现场答疑解惑、收集医保相关问题,一边为群众现场发放宣传单,动员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医保基金监督使用、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此次活动,累计为80余名社区群众提供了义诊和医保政策宣传服务,发放《医保基金监管政策宣传手册》70余份、免洗手消毒凝胶70余瓶,真正将质高便捷的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用实际行动践行“五亮五共”活动的时代内涵,提高群众对医保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受到社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十堰市委直属机关工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