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堡垒工程

湖北水产局长三访结对户

发布日期:2012-09-25 点击次数:
    

湖北水产局长三访结对户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2011-3-16 15:12:59


       8日至9日,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省水产局局长王兆民率部分驻点帮扶干部和水产专家,来到麻城市中馆驿镇的结对户家中,指导春季渔业生产,为渔民送技术、送物资,与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请渔民外出参观。这是王兆民同志今年第三次来走访指导。

       科技信息到池边

       8日下午3时,车刚停稳,村民们就围了过来,“听说你们要送鱼苗来,指导我们的春投春放,我们吃完中饭就来到村口等啦…”村民周让成拉着王兆民的手激动地说。

       周让成是王兆民的对口帮扶对象。老周家现有养殖水面40亩,过去养“四大家鱼”,效益低下。王兆民前两次来时,指导他对鱼池进行清淤改造,调整养殖方式。

       “你这个坡陡了,到时不好收网,让师傅重新推。”看到推土机正在施工,水产专家蔡焰值来到正在改造的塘边,连忙提醒老周。

       随后,大家一起到改造好的鱼池去投放鱼苗。王兆民说:“这次我们送来了一些鱼苗和鱼种,你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投放。”

       在村民周新平的鱼池边,高工黄永涛一边发放《湖北水产高效养殖模式手册》、《渔业致富指南》等技术资料,一边讲解四大家鱼与“中科三号”高倍鲫和黄颡鱼等名优品种的套养技术。

       “老周,你这池水温不够,要往池里加点二氧化氯。”黄永涛仔细观察了鱼渔池后,对周新平说道。

       乡村夜话见真情

       8日晚7时,在湖田畈村周新平家里,近30个村民紧紧围着王兆民和专家,好奇地问,开心地聊,尽情地笑。

       “王厅长,您看我们已经按照专家的意见对鱼池进行了清淤,现在也放了鱼苗。但以前我们没养过这些鱼,以后遇到困难怎么办?”村民张光勇忧心忡忡。

       “你们放心,我们一对一对口帮扶,随时提供技术服务,有问题打电话。”王兆民的话让大家都信心十足。

       “我们家的鱼头大尾细,完全卖不出价钱,有什么办法?”村民彭仕新十分着急。

       “你们家的鱼主要是太密,而且套养的结构不合理。要捞一部分出来,调整一下结构。”水产专家蔡焰值解释道,“在养殖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来,不然会影响收成。”

       “我们的鱼到时如果不好卖,那又怎么办?” 几个村民不约而同道出忧虑。

       “今天我们把武汉高龙公司的同志请来了,他们承诺,大家只要按照规程,科学养殖,到时全部收购。”王兆民说。

       “今天我们的处长和专家都来了,和大家结对帮扶。到年底时,如果没有实现增收,那我们的干部和专家要向大家检讨。”

       掌声一片。

       同吃同住在农家

       聊着聊着转眼到了晚上9时,驻点对接干部催促着村民回家休息,可大家都不愿离开。考虑到明天要出远门,村民们才不情愿地带着对口帮扶的干部各自回家。

       村民彭仕新一回到家中,就问妻子新被子准备好了没有。彭仕新是省水产局副局长林伟华的对口帮扶对象。听说林局长要过来和他同吃同住,一大早就叫妻子跑到镇上去买菜,还把平时舍不得用的新被子浆洗好准备着。

       “林局长,真的是谢谢您啊,年前您给我们送来了慰问物质和慰问金,现在又来帮我们放鱼苗,把您的衣服都弄脏了,这吃住还给200元钱,真的是过意不去。”彭老汉感激地说。

       “老彭啊,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和你们一起吃住,一起劳动,我们怎么能了解到你们的真实情况啊。”暖人的话语让彭仕新觉得好像是自家的弟弟回来了。      

       一场特殊的“恋爱”

       9日早上8时,中馆驿镇近20个渔民在王兆民的带领下,迎着和煦春风一路欢笑,来到仙桃市泉明专业合作社取经。对这次“取经”,仙桃方面格外重视,将各个科技示范户与麻城的渔民一对一结对。

       车一停稳,早已等候在此的示范户纷纷对着名单,寻找各自的结对户。池塘边、会议室、渔船上,都是两个两个正在沟通的结对户。

       看在眼里,喜上心头,王兆民说:“这是一场特殊的‘恋爱’,这样才会有实效。”

       “我以前也是养四大家鱼,效益不好,现在改养名特优,效益翻番。你不要怕以前没有养过,要敢于试。只要按照专家的意见去做,增收是肯定的。”仙桃渔民王然东鼓励麻城渔民周让成。

       “你的鱼池改造好了,有两米多深,今年一定会有好收成的。月底,我们到你那里去看看。”“仙桃渔王”——泉明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泉明和麻城渔民熊光辉这两个素未谋面的养殖户交谈甚欢。

       吴泉明表示,将到中馆驿镇去建立泉明专业合作社分社,带领大家一起养鱼致富。  

湖北水产局长三访结对户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2011-3-16 15:12:59


      8日至9日, 湖北省农业厅副厅长、省水产局局长王兆民率部分驻点帮扶干部和水产专家,来到麻城市中馆驿镇的结对户家中,指导春季渔业生产,为渔民送技术、送物资,与渔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并请渔民外出参观。这是王兆民同志今年第三次来走访指导。


      科技信息到池边

      8日下午3时,车刚停稳,村民们就围了过来,“听说你们要送鱼苗来,指导我们的春投春放,我们吃完中饭就来到村口等啦…”村民周让成拉着王兆民的手激动地说。


      周让成是王兆民的对口帮扶对象。老周家现有养殖水面40亩,过去养“四大家鱼”,效益低下。王兆民前两次来时,指导他对鱼池进行清淤改造,调整养殖方式。


      “你这个坡陡了,到时不好收网,让师傅重新推。”看到推土机正在施工,水产专家蔡焰值来到正在改造的塘边,连忙提醒老周。


      随后,大家一起到改造好的鱼池去投放鱼苗。王兆民说:“这次我们送来了一些鱼苗和鱼种,你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投放。”


      在村民周新平的鱼池边,高工黄永涛一边发放《湖北水产高效养殖模式手册》、《渔业致富指南》等技术资料,一边讲解四大家鱼与“中科三号”高倍鲫和黄颡鱼等名优品种的套养技术。


      “老周,你这池水温不够,要往池里加点二氧化氯。”黄永涛仔细观察了鱼渔池后,对周新平说道。

      乡村夜话见真情

      8日晚7时,在湖田畈村周新平家里,近30个村民紧紧围着王兆民和专家,好奇地问,开心地聊,尽情地笑。

      “王厅长,您看我们已经按照专家的意见对鱼池进行了清淤,现在也放了鱼苗。但以前我们没养过这些鱼,以后遇到困难怎么办?”村民张光勇忧心忡忡。

      “你们放心,我们一对一对口帮扶,随时提供技术服务,有问题打电话。”王兆民的话让大家都信心十足。

      “我们家的鱼头大尾细,完全卖不出价钱,有什么办法?”村民彭仕新十分着急。

      “你们家的鱼主要是太密,而且套养的结构不合理。要捞一部分出来,调整一下结构。”水产专家蔡焰值解释道,“在养殖中,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来,不然会影响收成。”

      “我们的鱼到时如果不好卖,那又怎么办?” 几个村民不约而同道出忧虑。

      “今天我们把武汉高龙公司的同志请来了,他们承诺,大家只要按照规程,科学养殖,到时全部收购。”王兆民说。

      “今天我们的处长和专家都来了,和大家结对帮扶。到年底时,如果没有实现增收,那我们的干部和专家要向大家检讨。”

      掌声一片。

      同吃同住在农家

      聊着聊着转眼到了晚上9时,驻点对接干部催促着村民回家休息,可大家都不愿离开。考虑到明天要出远门,村民们才不情愿地带着对口帮扶的干部各自回家。

      村民彭仕新一回到家中,就问妻子新被子准备好了没有。彭仕新是省水产局副局长林伟华的对口帮扶对象。听说林局长要过来和他同吃同住,一大早就叫妻子跑到镇上去买菜,还把平时舍不得用的新被子浆洗好准备着。

      “林局长,真的是谢谢您啊,年前您给我们送来了慰问物质和慰问金,现在又来帮我们放鱼苗,把您的衣服都弄脏了,这吃住还给200元钱,真的是过意不去。”彭老汉感激地说。

      “老彭啊,我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不和你们一起吃住,一起劳动,我们怎么能了解到你们的真实情况啊。”暖人的话语让彭仕新觉得好像是自家的弟弟回来了。      

      一场特殊的“恋爱”

      9日早上8时,中馆驿镇近20个渔民在王兆民的带领下,迎着和煦春风一路欢笑,来到仙桃市泉明专业合作社取经。对这次“取经”,仙桃方面格外重视,将各个科技示范户与麻城的渔民一对一结对。

      车一停稳,早已等候在此的示范户纷纷对着名单,寻找各自的结对户。池塘边、会议室、渔船上,都是两个两个正在沟通的结对户。

      看在眼里,喜上心头,王兆民说:“这是一场特殊的‘恋爱’,这样才会有实效。”

      “我以前也是养四大家鱼,效益不好,现在改养名特优,效益翻番。你不要怕以前没有养过,要敢于试。只要按照专家的意见去做,增收是肯定的。”仙桃渔民王然东鼓励麻城渔民周让成。

      “你的鱼池改造好了,有两米多深,今年一定会有好收成的。月底,我们到你那里去看看。”“仙桃渔王”——泉明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泉明和麻城渔民熊光辉这两个素未谋面的养殖户交谈甚欢。

      吴泉明表示,将到中馆驿镇去建立泉明专业合作社分社,带领大家一起养鱼致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