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堡垒工程

正确认识基层之苦和机关之苦 努力做合格党员 ——省外侨办赴长阳县抗灾救灾工作组临时党支部第二次党课纪实

发布日期:2016-09-26 点击次数:
  

     根据“两学一做”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和要求,结合长阳抗灾救灾工作,817日上午,省外侨办赴长阳抗灾救灾工作组临时党支部书记胡应海同志为抗灾救灾工作组全体党员上了一堂题为《正确认识基层之苦与机关之苦,努力做合格党员》的专题党课。

  胡应海同志开宗明义说明了党课选题的出发点和意义。他说,来到长阳县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工作组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耳闻目睹基层工作之难、基层干部之苦、灾民生活之困,心灵深受触动,有必要纳入临时支部的党课教育,进行认真教思考。只有正确认识基层之苦与机关之苦,才能自觉履职尽责,做一名合格党员。

  一、基层之苦苦在哪?胡应海同志认为主要体现在:一是条件艰苦,尤其是交通十分不便;二是突发事件、急事险情多;三是工作保障差、生活条件苦;四是责如山重、压力山大。乡镇干部往往肩负几万群众的生命安全、生产帮扶、生活安排的重任,责任、压力非比寻常。机关之苦的主要体现:一是工作任务急而重;二是收入不高,生活压力大;三是城市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焦虑。四是事业发展的压力。

  二、两者有什么不同?应该看到,从原因到表现,从内容到形式,基层之苦和机关之苦既有相似,又有不同。作为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我们要跟多地看到基层工作之苦、基层同志之不易。基层之苦更多的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机关之苦则很大程度上跟主观世界密切相关,最终受自身内在心境所控制。

  三、如何解困纾苦?办法只能是准确把脉、对症下药、综合治疗。基层的苦,主要靠外部条件的不断改善、进步来逐步解决;机关之苦,主要还得靠内心自我修炼、调节来解决。在机关工作,应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平衡,不能被眼前的、一时一事的得失所影响。没有主观世界的自我调节、纾解,就很难获得内在心灵的平和、平衡。

  四、“不以苦为苦”的生活态度十分可贵。机关党员干部要正确认识机关之苦和基层之苦,以良好的心态对待眼前之苦,理解、确立不以苦为苦、苦中寻找发现生活乐趣的人生态度。要知道:与偏远山区基层之苦相比,城市机关之苦算不了什么;与抗战时期到建国初期我们前辈所承担的苦难相比,我们今天的苦,实在算不了什么。只有从内心深处树立正确的苦乐观,才能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工作中的急难险重。                          

  最后,胡应海同志再次重申了工作组的四条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坚决维护工作组的战斗力;全身心投入抗灾救灾工作,不得三心二意,推诿回避;不怕苦、不怕累、不怕牺牲,急难险重,勇于担当,危险来袭,不得畏缩;加强党性锻炼,严守纪律规定,不得违反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群众纪律,要求支部各位同志不怕辛苦,不惧困难,扎实工作,完成任务。支部全体党员一致表示,将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抗灾救灾一线、在机关岗位上切实履职尽责,做一名合格党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