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堡垒工程

不忘初心应“三问”

发布日期:2017-04-01 点击次数: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长征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同志对全党最严肃也最真切,最深刻也最平实,最重要也最明确的政治提醒、政治要求和政治嘱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原是《华严经》中的名句,大意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不忘初心”这四个字我们常常看到或者听到,也深刻提醒着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忘记出发点,始终要不忘初心、回望初心、牢记初心、践行初心。一名合格的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组织上入党一生一次,而思想上入党却要一生一世。作为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应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忧党立党情怀,常常“三问”,反思“三度”,看自己是否保持了信仰的“纯度”,进取的“锐度”和前进的“纬度”。

   一、回首过去,我们应当问一问,如何不忘初心,保持信仰的“纯度”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面对纷繁复杂的价值取向的干扰和现实利益的诱惑,在相当一些党员干部那里,党的旗帜、性质、宗旨、优良传统的意识,淡了、远了、虚了、弱了甚至偏了、变了。在这种情势下,习总书记强调“不忘初心”,就是号召全党不忘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深刻反思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的“纯度”,把共产主义永远写上信仰的旗帜。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唐僧每次介绍自己时,都讲这样的三句话: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看似简单,实则关键,回答了三个重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种清醒与信念,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忘初心。 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常常自省,扪心自问,是否认清自己的身份,牢记自己的过去,清楚自己的道路?

   (一)常忆入党誓。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这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凝神去践行。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入党誓词中。入党时,我们曾在庄严的党旗下立下誓言。这么多年过去,我们要扪心自问,自己的誓言达到了吗?要回忆入党宣誓,问自己的觉悟是否提高?“入党本身就标志着思想进入一个新境界”。如果说党员有什么超越常人的地方,那就是信念和忠诚要高出常人。要回忆入党宣誓,问自己的行动是否到位?“入党本身就意味着付出和奉献”。是党员,就要敢于奉献、勇于奉献、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特别是在每个重要时期、特殊时刻,党员必须冲锋在前。要回忆入党宣誓,问自己的作为是否合格?作为党员干部,在位的时间是有限的,在一个地方工作的时间更有限。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在位的时间,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常亮心中灯。雨果说过:“生活好比旅行,理想是旅行的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人心似船,心则为舵,灯为航标;舵正行其直,舵歪偏其航;灯明正航线,灯灭航必偏。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点亮一盏不灭的心灯。点亮心灯,需要在心中高燃理想之炬、信念之火。对共产党人而言,这盏灯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之灯。党的第一代领袖中,大多数人不是为了改变个人命运,而是为了改变绝大多数人命运的这个信仰,而选择了革命道路。换句话说,他们是放弃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选择了革命。有人曾做过统计,埋骨雨花台的烈士,74%受过高等教育;葬身渣滓洞的英灵,70%出身富裕家庭。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而所有这些信仰者集合起来,就必然形成一种排山倒海、无坚不摧的磅礴之势。但是,信仰的动摇和理想的迷失,通常不是在胜利前,而是在胜利后;通常不是在执政前,而是在执政后;通常不是在事业的低谷,而是在事业的高峰。一个靠信仰得天下的政党,能不能再靠保持信仰坐天下、治天下、平天下,不仅是需要全党认真对待的问题,而且也是需要每一个共产党员严肃回答的问题。实践证明,理想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思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理想信念是统领党员灵魂的精神支柱,是党员决心和力量的源动力。做合格党员,首先要抓住理想信念这个“牛鼻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在心中亮起理想信念这盏明灯。要将党员的资格条件和义务权利、行为规范等了然于胸、铭记在心。要积极应对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的严峻挑战,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努力校正甚至是重新塑造自己的初心,使理想信念之灯常擦常亮,不为浮云遮望眼,不为乱象迷真心。

   (三)常备“三盆水”。一盆水要常“洗头”。洗刷头脑中的私心杂念,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福建漳州任知州时,曾写过这样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寥寥数语,把为官者心系苍生、忧国忧民的责任、境界与品质说的清楚明白。只有多学习、多读书,自己的灵魂才能得到净化,心中才能有大气象,最后才会站在大局的高度、全局的角度去思虑问题,专注远大目标,情系崇高使命,在“大我”境界中不计“小我”,“忘我”奋斗。 一盆水 “常洗手”。保持自己的手干干净净,不该拿的坚决不拿,让自己干净干事古人云,“苟非吾之所人,虽一毫而莫取”。这是做人的常识,更应是共产党人的自觉。无论官位大不大、权力重不重,要想不犯错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警惕心,管住自己的手。一盆水常“洗脚”。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应该去的地方要经常去。要把握爱好的度,管好自己的脚,不仅要对声色犬马场所严词拒绝,更不能让雅好成为事业的坟墓。还要洗掉脚上的“懒”字,迈开双脚,常去群众那里坐坐,常到基层看看,深入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二、沉思当下,我们应当问一问,如何不忘初心,保持进取的“锐度”

   承平日久,怠惰乃生,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再好的初心,都需要时常回望、精心呵护。中国共产党在苦难中铸就辉煌,靠的就是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的精神。但如今,一些党员干部走得远了,走得急了,最后就走得偏了,走得乱了,进取的锐度弱了,“四风”有了,为官不为多了。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不忘初心”,就是号召全党必须继续保持越挫越勇的锐气、艰苦奋斗的作风、迎难而上的品格,擦亮共产党人的初心,不断校准方向、砥砺前行。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常常自省,扪心自问,是否锤炼了“忠心”、“戒心”、“清心”、“进取心”,是否做到了“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德,讲奉献、有作为” (一)锤炼“忠心”。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管走多远,最宝贵的是历经沧桑仍怀有赤子之心;不管官居何职,最难忘的应是鲜红党旗下的铮铮誓言。这种坚定的信仰来源于对党的忠诚。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党员干部讲党性,就是要让党性观念内化于心,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思想基础,使党性观念入脑入心入灵魂;更要让党性观念外化于行,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中锤炼党性、砥砺品格。

  

  (二)锤炼“戒心”。头上三尺有神明。党员干部心中有戒,就会时时处处严于律己,懂得为人做官的底线在哪里?底线,就是尺度和分寸。心中无戒,胆大妄为,守不住甚至突破了底线,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心中有戒”,才能心存敬畏不逾矩,管住自己不越界,筑牢防线不蜕变。如何做到“心中有戒”?要有眼力。像孙悟空一样有双辨别是非、美丑和荣辱的“火眼金睛”,而不能像猪八戒一样没有眼力,总是受骗上当,吃尽苦头险送性命。要有定力。手里握紧规矩的戒尺,严格遵守党章党规,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要有耐力。一世坚定信仰而不是一时,事事坚持原则而不是一事,处处坚守底线而不是一域。 (三)锤炼“清心”。北宋名臣包拯在《书端州郡斋壁》一诗中说:“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清心是廉洁的根本,清正廉洁、一身正气,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行和人格力量,更是党的性质、宗旨对党员领导干部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种人生信仰和追求。直道是身谋,直,即正。就是要公道正派,从追求高雅情趣,培养高尚情操入手,着力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面对物欲诱惑,党员干部要淡泊名利、保持本色,做到清心寡欲、不贪不争。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自律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坚持“每日三省吾身”:为人民工作忠心吗?与同事相处诚信吗?党的教导践行了吗?做对了的,坚持之:不足的改正之。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忧患之心对待自己的一思一念。始终坚持慎微、慎独,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思想上不僵化、政治上不蜕化、工作上不弱化、作风上不腐化。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对经历过的事情,做过的工作,以及自身的经验、教训、失败、成功,失误、感悟,过段时间来个“回头看”或“过电影”,从而及时改正不足,使自己更加聪明起来,成熟起来,老成起来。   

  

   (四)锤炼进取心。拿破仑说过:“进取心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驱使一个人在不被吩咐应该去做什么事之前,就能主动的去做应该做的事。”在工作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时时如意、处处顺心,总会遇到一些烦恼、挫折和问题。有了进取心,人才会奋发向上,百折不挠;有了进取心,人才会披荆斩棘,求新求好。成就需要敬业精神,胜利来自旺盛斗志。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不把精力用在工作上,而是敷衍了事,这样的态度是应该彻底摒弃的。党员干部要克服自满和畏难两种不良情绪,把进取作为一种品格来锤炼,以想为之境界、敢为之担当、勤为之作风、善为之能力,顽强拼搏、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在工作中一往无前,披荆斩棘,有所作为。

   三、期许未来,我们应当问一问,如何不忘初心,保持前进的“纬度”

   是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还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牢牢把握目标方向,创造新的业绩?这是每个党员干部面临的新挑战。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党为中华民族确立的新的前进“纬度”。“不忘初心”,必须把握和坚守好这一“纬度”,铸就新的更加辉煌的未来发展历程。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常常自省,扪心自问,是否涵养了正气,修炼了静气,保持了锐气,提升了才气,是否在沿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在新的伟大征程中破浪远航。

   (一)涵养正气孟子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毛泽东讲:“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也正所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良好的精气神,对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党员干部,必须要善于涵养“正气”----浩然之气“正气存,邪不犯”。作为党员干部涵养“正气”,就要时刻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守党纪国法不放松,把坚持和弘扬正气当作一项基本功来修炼;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像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那样,堂堂正正做人、脚踏实地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这样才会迸发出遏制歪风邪气的浩然之气,才会激发出奋发有为的战斗力。

   (二)修炼静气。“自静其心终致远,心田虚静事必成”。《大学》有言:“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歌德也说,“要把精力集中在有价值的东西上面,把一切对你没有好处和对你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作为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一种思想上的“静气”,才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严格按照党规党法要求规范自己、约束自己,完善自己,也才能排除一切干扰,除去一切浮躁,免除一切急躁、弃除种种唠躁,使心田宁静、安静、守静,去专心致志地想事业、干事业、获胜利。

   (三)保持锐气。共产党员的锐气体现在锐意进取、永不自满、决不懈怠上。要有韧劲。对工作葆有激情,把工作当事业,把事业当生命,乐此不疲、开拓奋进,竭尽全力、勇往直前。要有勇气。对工作恪尽责任,有“标兵渐远”的差距感,“追兵渐进”的危机感,强化“干不好工作就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的责任意识,喊响“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工作在我这里延误”,把每一项工作做成一流,做成精品。要有胆气。对创新处处留意,研究新情况、探寻新方法,破解新难题,敢闯敢试,大胆探索,想别人所未想,想别人所不敢想,不满足于现状,敢为天下先。

   (四)提升才气。才气指的是文才、口才、谋才、干才,显露出一个人的学识品行。当今社会,新知识、新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明相互交融,各种文化相互启迪。作为党员干部,必须提笔能写、张口能讲、遇事能谋、干事能成。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才气”,具备了科学的预见力、果断的决策力、正确的领导力、高效的执行力,才能以自身的才气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一是要学出境界。学习的高境界应有两个方面,第一,时代的境界;第二,个人的境界。所谓时代的境界,就是要能站在时代的高度。进入一个“站在前人肩膀上看世界”的境界。所谓个人的境界,即是要有自己的个性,要能学出自己的新意,有自己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照抄照搬。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进入一个“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至高境界。学用结合的最高境界是学习和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自己国家的建设和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贡献,同时也提升我们自己的精神境界和人格,彰显自己人生的意义。二是要学出责任。重视学习,勤于学习,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这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一个优良传统。学习历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新理论、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更需要花大气力、下苦工夫,不能遇难而退,更不能投机取巧。对于共产党人,学习不是个简单的志趣习惯问题,而是一种责任。不学习,不开拓新视野、不了解新领域、不掌握新知识,怎能跟得上一日千里的新时代?又如何驾驭得了层出不穷的新局面?共产党人只有想学、善学、有恒心、有毅力,以一种对人民负责任的态度学习,努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才能切实担任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作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人,要始终把学习作为第一需要、第一要求、第一责任、第一追求。三是要学出素质。俗话说:要想给人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至少是不能少于一杯水。一位哲人说过,学习是生命中的盐,盐是人们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的物质。学习是生活中的水,人在生活中永远都离不开水。要把学习始终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原动力,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政治素质,转化为工作素质,转化为创造素质。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变“有压力才有动力”的学习为“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我适应式主动学习,以人之慧增已之慧,以人之“堑”长已之智,不断学习,充实知识,提高本领,胜任工作。

   (作者:黄勇峰 系湖北省监狱局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此稿系20161214日在支部学习时为支部党员所讲的党课)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