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理论研究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
——全面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日期:2021-10-18 点击次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高度评价了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科学总结了弥足珍贵的经验启示,深刻阐明了新征程上的若干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气势恢宏、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一篇厚积党的百年经验而勃发、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一、深刻领会百年回顾的重大论断
  (一)一个总体“庄严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之首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久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地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奋斗目标迈进。”
  恢宏史诗镌刻奋斗的足迹。1949 年,新中国刚成立时,交到中国共产党手中的是一个山河破碎、一穷二白的烂摊子,全国钢铁总量仅有 15.8 万吨,甚至连照明的煤油、点火的火柴也需进口。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我们党带领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基础上,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命题;党的十二大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党的十三大提出,到 20 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党的十五大在正式文献中首次使用“小康社会”概念;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拓展、深化小康社会的标准;党的十八大提出和确立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要求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确保到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建设”到“建成”,一字之差,体现中国共产党强烈的责任担当。
  现在,俯瞰中华大地这幅版图,正展现出从未有过的绚丽景象——
  这是一个富强的中国。一组数据振奋人心: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 100 万亿元大关,人均 GDP 连续两年超过 1 万美元,去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 元;高铁运营总里程达 3.8 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我国连续 11 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仅湖北境内建成通车的长江大桥即有 36 座。
  这是一个流动的中国。交通网络越织越密,交通方式(工具)越来越多,现代流通体系加快建设,上下游产业链条逐步打通,“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愿景正成为现实,上演“双城记”者愉悦而快乐。
  这是一个活力的中国。“一主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如群星拱月、交响辉映,超过 1 亿户的市场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新制造竞逐新赛道,创新创造潜能活力迸发、得以充分释放。
  这是一个美丽的中国。珍视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守护一江清水,各地阔步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是一个幸福的中国。14亿多人民群众吃、居、医、行、学、养老有保障,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发挥,公平公正充分显现,城乡鸿沟基本填平,幸福感、愉悦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华大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划时代意义:第一,这向世界昭示我们党率领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第二,这是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第三,这是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让每一个中国人倍感无尚的骄傲和自豪!第四,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二)恪守“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提炼这个主题具有客观必然性。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但从 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逐步丧失独立的地位,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近代中国之所以沦落到如此悲惨的境地,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制度腐败,二是经济技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毛泽东同志对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得出的结论。由此,必须完成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党史主题,则是“两大历史任务”的精辟提炼和高度概括。
  提炼这个主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这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根本愿望。近代中国,孙中山包括此前的梁启超等仁人志士都提出过拯救中国、民族复兴问题,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那仅仅是一种幻想和“泡影”。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郑重提出并率领人民群众竭力实现这个主题。其二,这找到了中国人民、中国社会、中华民族的最大公约数。因为这个主题把国家的梦、人民的梦紧紧地维系在一起,中华儿女可以凝聚在这面旗帜下相依与共、开拓前进。其三,有梦才有远方,追梦才能成功!实现这个主题,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戮力拼搏、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
  (三)阐述四个历史时期伟大成就、“四个庄严宣告”
  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主题,中国共产党在四个历史时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地奋斗,谱写了辉煌壮丽的篇章。重要讲话以四个自然段来阐述,每一个自然段的段首句中用 8 个字的状语,将这个时期的时代特点、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描述得栩栩如生、淋漓尽致;以“四个庄严宣告”高度评价这些伟大成就的重大历史意义。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其历史意义在于“三个彻底”: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其历史意义在于“两个实现”: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其历史意义在于“三个实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其历史意义在于“三个更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二、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个“画龙点睛”之笔,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重大发展。
  (一)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和密码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我们党思想先进、信仰坚定的特质。我们党之所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立党立国的根本行动指南,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这是建党精神的灵魂、内核。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我们党的初衷不改、本色依旧的特质。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由此,我们党保持了钢铁般的定力和韧性。
  不怕牺牲、英勇奋斗,体现的是我们党意志顽强、作风优良的特质。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我们党置个人生命安危于度外。据不完全统计,从 1921—1949 年,全国牺牲的有名可查的革命烈士即有 370 多万人。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 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也正是具备这种精神,我们党才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一系列胜利,抵御和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体现的是我们党品质高尚、以民为天的特质。忠诚是共产党人崇高的政治品质,忠诚是人格的最高学位,忠诚才可靠,忠诚才可信,忠于党与忠于人民是高度统一的。一百年来,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顽强奋斗的先进模范,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内涵,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
  以上四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缺一不可,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居于首要的、灵魂的、核心的地位。
  (二)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百年史诗,精神为源。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也是一部粹炼升华、感天动地的精神锻造史,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要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1)是“源”与“流”的关系,建党精神是精神谱系的源泉;(2)是“母”与“子”的关系,精神谱系是从建党精神中孕育出来并发挥相应作用的;(3)是“总”与“分”的关系,建党精神是综合性、管总的,而精神谱系的任何一项则是一个方面;(4)是“根”与“枝”的关系,没有建党精神之根深扎于中华大地、人民之中,精神谱系则是无本之木,难以茂密成林、衍生下来。伟大建党精神成为贯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一条红线,是党的各种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凝炼。她,犹如一粒火种,点燃了雄关漫道上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三)伟大建党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
  哲人有言:“物质不灭。宇宙不灭。唯一能与苍穹比阔的是精神”。这是极其深刻的。有句谚语,“那统辖思想的,比统辖城池的更有力量”。马克思当年穷困潦倒、生活全靠战友恩格斯接济,而拿破仑当年威风凛凛、横扫欧亚大陆。可是,拿破仑很快像冰山一样消融;马克思主义作为宇宙的普遍真理已经并将继续改变世界!解放战争期间,蒋介石反动集团气焰嚣张、400 多万大军武装到了牙齿。谁都没有意料到,在西柏坡的电报声中,我们党率领人民群众成功进行三大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推翻了蒋家王朝。这,就是思想精神的巨大威力!
  由此而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历久弥新、具有永恒性。因为她代表“人间正道”,她契合人民的意愿、为人民谋利益,她顺应时代潮流,她引导人类走向光明!
  (四)忠实践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是卓越的建党精神践行者! 2019 年 3 月 22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意大利众议院议长菲科。菲科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总书记沉静而充满力量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负担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无我”,是践行建党精神的最高境界、最简明的表达、最充分的体现。
  践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天职。这是党的根本大法——新党章和入党誓词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遵循。我们应当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忠实践行、认真弘扬建党精神,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三、深刻把握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题词、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约用 50% 的篇幅全面阐述了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而且用 9 个“排比段”的修辞方法,排叠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气势磅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九个必须”的根本要求,分别从领导力量、奋斗目标、理论指导、必由之路、安全保障、世界责任、敢于斗争、重要法宝、政治保证等方面,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道理,是对我们党百年奋斗历程和经验的高度凝炼、深刻总结,是我们党开拓前进的指路明灯和重要法宝。
  (一)“九个必须”均具方向性、根本性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九个必须”阐述和回答的是我们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达到什么目的、路怎么走、为什么这样走?”的重大问题。坚持党的坚强领导、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不断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都是带有根本性的,每一个“必须”都关系党的事业成败甚至党的生死存亡。如同“九根支柱”支撑一座耸入云宵的摩天大楼,若缺一柱,大厦则受损甚至崩塌。
  (二)“九个必须”具有客观真理性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譬如,“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这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 180 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100 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70 多年的历史都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这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又譬如,“必须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威力所决定的。人民群众通俗而形象地表达得好,毛泽东思想使我们“站起来”了,邓小平理论使我们“富起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我们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这又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还譬如,“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就是党的生命”。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代表了当代中国乃至世界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唯一道路。这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共产党人对待真理的态度是严谨的、敬仰的、追崇的,要为坚持真理、捍卫真理而斗争。
  (三)“九个必须”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这篇约 8000 字的重要讲话中,86 次饱含深情地提到“人民”!“九个必须”的第二条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他义正辞严地指出:“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割开来、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不会得逞的! 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不答应! 14 亿多中国人民也不答应!”“九个必须”的第 6 条指出:“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里装着世界人民,为人类谋幸福。在总结党的辉煌成就之后,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他讲话的结束语高呼“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四)“九个必须”具有守正创新性
  譬如,在揭示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三者关系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在“道路”这一部分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这一部分,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共产党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在“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部分强调“三个推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这一部分,提出“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要“广泛凝聚共识,广聚天下英才,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汇聚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五)“九个必须”具有完整系统性
  “九个必须”贯通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涵盖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各个方面,是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得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开创未来的全面、周延的一个系统工程。虽然每一个“必须”的角度、内容、侧重点不同,但都极为重要、缺一不可。正像列宁评价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科学态度一样,必须要作为一块“整钢”,从整体上全面领会、全面把握、全面落实。
  (六)“九个必须”具有严密逻辑性
  其逻辑顺序非常严密。首尾都是党:第一个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第九个是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如果不从严治党、实现“打铁必须自身硬”,党就会失去领导资格。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经验和世界一些政党被人民遗弃的沉重教训证明,从严治党对党的领导起根本保障作用。先内后外:先党内、国内事宜,后外部。先根本后保障:如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理论指导、道路选择等都是带根本性的,而国防军队现代化建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等则是带保障性质的。
  (七)“九个必须”具有强烈的震撼性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涉及对外有关事宜时有针对性的、一针见血地指出:任何想把中国共产党同中国人民分开、对立起来的企图,都是绝对不会得逞的!我们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欢迎一切有益的建议和善意的批评,但我们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 14 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 这三个“绝不”,讲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雄狮般的底气、威严,一语中的、义正言辞,让人热血沸腾!
  (摘选自《人民网》,作者吕东升 中共湖北省委原副秘书长、省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法学博士、研究员)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征求本网站同意,注明来源、原标题、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