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学理论指导伟大实践。新思想指引新实践,新思想照亮新征程。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创新的文化理念、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机关党建力量。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
(一)文化影响国运
文化,如同一个国家的灵魂支柱,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指引着民族的未来航向。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这句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在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道路。
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其凝聚力的核心源泉。当一种积极向上、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在国家中蓬勃发展时,它能够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们紧密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这种凝聚力能够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使人们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共同努力。同时,文化也是创新的重要驱动力。在文化的滋养下,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创造力得以充分释放,为国家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思想、新方法。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些文化繁荣的时期,往往也是国家兴盛的时代。无论是古代中国的汉唐盛世,还是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苏与繁盛都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
(二)文化支撑国运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博大精深,宛如一座璀璨的宝库。从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道家学说崇尚自然、无为,到法家的法治观念,墨家的兼爱非攻,这些丰富的思想体系为中国的社会治理、道德规范、人生哲学等方面提供了深邃的智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还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外儒内法、兼收佛老”的文化体系,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传承与延伸产生了深远影响;兼容并蓄、开放交流的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助推了开元盛世的形成。在近代,新文化运动以民主与科学为旗帜,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当今时代,中华文化更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中华文化所倡导的和谐、包容、合作等理念,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三)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前行之路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还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国人民千万年来的文脉所系、根脉所在,其中蕴含着伟大智慧、合理因素,与马克思主义精髓相贯通、相融合,就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她一经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和磅礴的实践伟力,为强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精神力量和文化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复兴需要精神引领,国家发展需要价值导航,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才能更加全面、更加稳健。我们以文化人、立德树人,以文养廉、固本培元,以文兴邦、立根铸魂。一方面,用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传统文化中的工匠精神、诚信精神、创新精神等,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用文化建设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增强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力。优秀的文化能够吸引世界的目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理解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内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七个聚焦”的总目标,其中对“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进行了任务要求和部署安排。
(一)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之举。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如仁爱、诚信、和谐等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不断创新文化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此外,还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打破传统的文化管理体制束缚,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文化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和载体,意识形态是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文化领导权的本质是意识形态领导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历史性错误”。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要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引导和管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在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反映人民的生活、表达人民的情感、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我们要加强对网络文化、网络行为的引导和管理,打击网络谣言、不良信息等,让网络空间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只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才能确保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三)坚持人民至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大文化供给力度,推出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文化服务。要鼓励文艺创作,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同时,要结合四下基层、共同缔造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坚持中国文化立场,提升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在全球化的时代和新全球化的今天,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愈发重要。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要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贸易等方式,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魅力。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仅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具体要求
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湖北省委关于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的决定》,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细化、实化、深化,展示了湖北谋划、湖北担当和湖北行动。
(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保障各项工作的落实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有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全会要求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而努力奋斗。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湖北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高质量的机关党建为湖北的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二)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
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旗帜引领方向,思想指导实践。湖北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全面推进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推动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湖北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
改革的关键在于落实。全会谋划的各项改革措施,都需要我们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改革取得实效。要加强对改革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对改革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要加强改革的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改革顺利推进。在改革落实过程中,要注重细节,一步一个脚印,把每一项改革任务都落到实处。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共同推动改革取得成功。
(作者李凯 系省纪委监委派出省委直属机关纪检监察工委书记)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须征求本网站同意,注明来源、原标题、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