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清廉机关 > 市州快讯

荆门:持续纠"四风" 优环境 护担当 为高质量发展汇聚清廉正能量

发布日期:2021-12-01 点击次数:

  "自从开展清廉村居创建后,村子里忙着建农家廉政书屋和廉政文化广场,既把村庄打扮得漂漂亮亮,还丰富了咱们的文化生活……"近日,荆门市东宝区纪委监委干部来到马河镇双河村下沉走访,谈起村子里的新变化,76岁的李大爷深有感触地说道。

  今年9月,中共荆门市委印发了《关于推进清廉荆门建设的实施意见》,吹响了打造"好正实优"地市,推进清廉建设的号角。连日来,荆门市围绕清廉建设目标,点面结合、全域推进,持续纠"四风"、优环境、护担当,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廉动力"。

  精准纠"四风",营造清明清朗政治生态

  "严肃查纠贯彻落实过程中假表态、假落实、假整改'三假'问题,以及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等问题。"

  日前,京山市纪委监委向该市市委巡察办、各镇(街道、区)纪(工)委,以及机关各部室、纪检组,制发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工作清单,明确9项整治内容,压实监督责任。这是荆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着力纠治"四风",推进清廉机关建设的一个缩影。

  "四风"是滋生腐败的温床,与腐败同根同源、互为表里、风腐一体,危害极大。

  "我们扎实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集中整治'三年行动',从市级领导班子、市级领导机关和县处级领导干部抓起,着力健全问题发现机制,重点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的监督。"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介绍。

  该市先后出台《县处级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监督办法》《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 为基层减负的若干措施》,同时,市县联动对"三不""三假""三减"等问题开展明察暗访,持续释放对不担当、不作为等行为从严查处的强烈信号。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36件,问责1083人。

  为推进清廉湖北建设走深走实,该市把严防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作为推动"清廉创建进单位"的重要内容,重点聚焦违规吃喝、违规滥发津补贴、私车公养、公油私用等问题,组织市县乡三级纪委同步开展"四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隐形变异问题露头就打、决不姑息。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2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0人,公开通报典型案例32起,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打通"中梗阻",优化廉洁高效发展环境

  "沙洋经济开发区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吕某,违规向开发区内管理服务对象借款,全部用于个人投资理财,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对破坏营商环境行为"零容忍",加大典型案例通报力度,是荆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监督问效,全力打通优化营商环境"中梗阻"的有力举措。

  今年以来,荆门市纪委监委出台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建立了以签字背书、零报告、重要线索3日内移送为主要内容的线索移送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监督问效贯穿到宣传教育、信访受理、线索管理、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工作的各环节、全链条,积极回应市场主体的合理诉求。

  《措施》推出后,市纪委监委监督问效工作专班、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迅速行动,分级分批对接市优化办、5个专项工作组以及"12345"市长专线、工业"110"、党风政风热线等媒体平台,走访联系协会商会、民营企业100余家,电话抽访企业负责人、办事群众300余人,截至目前,共摸排问题线索30余条,督促职能部门整改问题23个,协助推动"清、减、降""高效办成一件事"等惠企政策落实。

  结合推进清廉企业建设,市纪委监委同步开展以"一封信(致企业的一封信)""一张卡(政商交往正负面清单卡)""一堂课(企业廉洁课)"为主要内容的"三个一"行动,面对面听取企业在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惠企政策等方面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营造了纪检监察机关护航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建立快查快处联动协调机制,对营商环境领域问题线索单独登记、跟踪督办、优先处置,严肃查处服务企业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现象以及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甚至是吃拿卡要、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已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22起,问责处理32人,下发专题通报5期。

  全力"护担当",锻造清廉有为干部队伍

  "关于群众举报官垱镇人大马某某同志的有关问题,经查不属实。"

  9月下旬,沙洋县官垱镇政府会议室内,县纪委监委组织20余名镇、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召开会议,为受到不实举报的马某某进行公开澄清正名。

  "这次澄清会让我感受到了党组织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让我彻底放下了思想包袱,今后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报党组织和群众的信任。"马某某在澄清正名会上表示。

  这是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充分保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一幕。

  今年以来,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工作要求和《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加强问题线索精准分析和查办力度,对反映不实的信访举报,采取书面澄清、当面澄清、会议澄清、通报澄清等形式,常态化开展澄清正名工作,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先后为22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让干部"挺直腰板"担当作为。

  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还结合清廉企业建设,通过明确政商交往行为的正负面清单,鼓励党员干部大胆与企业及企业家接触,促进政商关系在依法依规、公开透明的轨道上良性发展。

  "推进清廉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继续围绕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护航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干部发扬'争抢转'精神,在抓常抓长上下功夫,在创新监督方式上拓思路,切实推动清廉湖北建设在荆门落实、落细、落地。"荆门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荆门市纪委监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