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群团工作

青春战“疫” “火”线出击
——武汉海关所属武汉天河机场海关胡火的抗疫故事

发布日期:2020-05-13 点击次数:
  胡火,现任武汉天河机场海关旅检三科二级主办。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她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令,连续奋战一线,平均每天工作近17个小时,检疫天河机场口岸首例入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防止疫情通过口岸扩散蔓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不畏风险,甘于奉献
  1月24日除夕夜,她所在的科室接受了一项特殊任务——凌晨四点的入境航班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回国,需要执行卫生检疫监管,保障同胞顺利接受生命的救援。这是武汉天河机场首例入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身为支委的她,用一句“让我上”扛下了重任。
  因为要与确诊病例零距离接触,任务结束必须隔离观察14天,她提前给父母拜年、把女儿托付给他们照料。凌晨4点35分,飞机落地,提前到达停机坪的她早已被寒冷的冰雨淋湿,和航司确认信息后她示意机组开舱门,随后细致检查入境确诊病例的身体状况,完成详细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办理转诊手续,顺利将其送上负压救护车转运指定医院接受诊治,圆满完成检疫监管工作。在本该团圆的日子里,她选择远离家人独自隔离,而身为公安干警的丈夫也在前线抗疫,发烧住院的女儿只能由父母照顾,无法顾及家人的她担心自责,只能通过视频安慰陪伴女儿,可是隔离期一满,她却选择了立即返岗。有同事问她后不后悔,她说:“如果再来一次,我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坚守阵地,忠诚履职
  1月4日起,为防止不明原因肺炎输出,武汉天河机场海关进入“战时”状态,旅检的同志全员取消早晚班,昼夜守在岗位。防控初期,正值春运,天河机场每天进出境旅客近万人,卫生检疫岗的她经常一天紧盯红外测温显示屏十几个小时,双眼常常布满血丝,遇到体温异常的旅客,她立即复测体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那时的她跟看不见的病毒就只隔着一层口罩。前期病毒性质全未知、疫情信息不充分,很多健康状况异常的旅客不接受暂缓出境,不理解也不配合,面对吵嚷、争执、还有投诉,她坚持将心比心,一遍又一遍向旅客给予健康建议、强调风险、解释政策,竭尽所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截至武汉封城,她累计排查出境发热旅客62人,劝阻暂缓出境25人,移交地方卫生健康部门12人。
  3月中旬,境外输入风险日益增大,严防输入成为疫情防控新的“主战场”。3月15日,在接到3架入境航班的预报消息后,她昼夜不停地开始了准备工作,从制定入境包机检疫查验工作方案到细化包机入境工作流程,尽可能从严从实,落实各项防控措施。3月19日下午2时,她和同事们提早来到临时检疫点做岗前再培训、实地再演练,尽最大努力在严格做好防疫工作的同时,提升通关效率;21时承载489名旅客的3架入境航班相继落地,她细心留意入境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耐心询问,凭借专业敏感度和责任心共排查37名入境人员,移交地方卫生健康部门3人。
  立足本职,争创一流
  疫情期间,面对防控一线支援队很多都是旅检新手的状况,她牵头制定岗位规范操作手册,细化卫生检疫各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并根据总署文件和职能处室建议不停完善,从第1版更新到第12版,从最初的8页,增加到现在的124页,新旧更迭、由薄至厚的背后是她和团队的一次次讨论修订,和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隔离期间,心系一线的她还自主翻译了流行病学调查表英文版,参与口岸新冠肺炎防控部分科研和标准项目,追踪涉疫高风险旅客的后续身体状况和诊治情况,总结工作经验,确保发现风险、严格处置、后续监管形成工作闭环。
  从保障“军运”查获登革热阳性病例,到专项行动成功截获近十年来武汉海关最大的象牙走私案,迎难而上、争创一流是她一贯的作风。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面前,她舍小家、为大家,坚定成为“逆行者”中的一员,用实际行动演绎了海关青年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无畏与无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