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群团工作

[征文选刊]父亲的渔道

发布日期:2022-04-20 点击次数:
“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征文选刊
  有关故乡的记忆,总在清明时节变得格外清晰。彼时,磁湖水清波浩渺,湖心横缒着一条行人漫道,道边垂柳依依。晴日里,清风拂绿,岸边的柳荫下总有垂钓者闲适的身影。
  作为一名机关干部,父亲的人生简单安逸。他爱好不多,垂钓是其中之一。每逢假日,他总会背着渔具牵着我,在垂钓的安逸和我的喧闹中享受着时光。后来,我离家求学立业,湖畔垂钓的身影只剩他一人。再有2个月,父亲也要退休了。前两年还在说着“退休了好,退休了就没这么忙”的他,眼看40年的奋斗即将到站,最近也常不自觉地流露出失落和怅然。
  今年的清明假期,一家难得空闲。回家时,我不经意瞥见父亲的渔具包,想起上一次陪他钓鱼已是十几年前了,趁着天色晴好,便心血来潮扯着父亲再去湖边钓一回鱼。时光催人老,城市发展却越来越新,湖心的小路早已变成了餐饮一条街,我们寻了一块与从前相似的柳荫岸,也寻着旧时光。
  帮父亲支鱼竿的时候,发现手握的部分已经磨得光滑掉漆了,我才突然意识到,自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就只有这一套渔具,从来没有换过。其实不止鱼竿,父亲的所有物品几乎都是能用不修,能修不换。小时候我常嘲笑父亲“抠门”,现在想来,并不是这样。20年前,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黄金期,父亲正处重点部门的关键位置,面临着不少来自地产商人的“围猎”。父亲爱好钓鱼早就传开了去,只要他想,各种高级钓具甚至不需要他开口就能得到。可他从不接受商人们真真假假的示好,以“用习惯了”为托辞,拒绝了无数的“小心意”和“意思意思”。父亲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收下了鱼竿,他就会成为别人钩上的鱼。请他出去钓鱼,他也从不应邀。钓鱼这件事,在父亲心中,永远是只属于家人的欢聚时光。
  但这样的守身自持也让父亲在当年显得有些怪异,甚至结下了不少“梁子”。很多年后我才知道,父亲为了守住一身清白付出了多少。利益的诱惑能让商人展现“笑面”,更能露出“獠牙”。父亲为此曾被诬告,接过匿名威胁电话,甚至让他“再跟女儿见最后一面,放学路上小心点”。骚扰和威胁令家人苦不堪言,父亲却从没有让出过半步。他的内心是痛苦的,但更是坚定的。
  思绪拉回眼前的水波浩渺,我帮父亲上好鱼线鱼漂,父亲则在准备鱼饵。钓鱼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各色鱼饵、窝料比比皆是,可父亲用的还是最原始传统的蚯蚓作饵。他仿佛是现代的姜太公,无论辅助工具多么丰富多样,他只守着最简单的钓法,钓多少就算多少,空网而归,他并不沮丧;兜满丰收,他也不见有太多兴奋。我曾建议过在网上买点好用的专业鱼饵和打窝工具,父亲并不感兴趣。他说:“要钓那么多干嘛,多了还不是得放回去。”他并不在乎渔获的多少,他享受的只是垂钓本身的闲趣。
  父亲对物质欲望的理解十分通透。在我从小的家教中,父母绝不允许我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收了别人的礼物就一定要添些富余还回去。我刚考上公务员时,岗位需要常跟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打交道。那时父亲仿佛很紧张,无论我在干什么,总是追着我唠叨提醒,要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千万不要走歪路。他说:“人这一辈子就跟钓鱼一样,你用鱼饵钓鱼,别人也在用鱼饵钓你,谁上钩,谁就输了。”
  我一度觉得很烦,道理我都明白,没必要天天说教。但在父亲看来,刚参加工作的我仿佛倒转回了学步时期,他想再次牵起我的手,走好为政的第一步。时代的发展给了无数人乘风直上的良机,在父亲的身边,曾经风光一时,最后身败名裂者并不显见,走上歧路的年轻干部亦不少有。2月28日,省纪委通报了9起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几位同龄甚至比我还年轻的干部,因为理想信念的不坚定,成为了别人鱼钩上的猎物。我想象着曾经年轻有为的他们如今悔恨的模样,更加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对我的担心和告诫源自一个父亲的爱,更是一名老党员的嘱托。倘若在我起步时没有父亲的牵引,或许我也会被某一件不起眼的小事稍稍击偏航向,被看似无关紧要的小偏差麻痹了思想,而后人生之路越行越远,航道也越行越偏,最终在未来的某一天陷入深渊。身处青云之巅,脚下踩的是空阁散沙还是坚实厚土,早在攀登的第一步就已经决定了。
  父亲的言传身教无形中给我安上了思想的“探测仪”,我对各种腐蚀和风险敏感至极:经手公款时,钱款仿佛是滚烫的,我知道这是国家的钱,老百姓的钱,决不能出一点岔子;喝了服务对象一瓶饮料,我都觉得坐立不安,非得下次再请回去才能睡个好觉。虽然给自己平添了不少工作压力,但也正是得益于这种敏感,我才能在履行公务时身正气直,夜夜问心时坦然安睡,在人生正道上稳稳行远,把人生的扣子一颗颗扣准、扣实。
  如果说党和国家的发展如一艘远航的巨轮,年轻干部就是船上的储备燃料,关系着这艘巨轮未来的航速和命运。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总书记提出了殷切嘱托:年轻干部要以先辈先烈为镜、以反面典型为戒,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砥砺对党的赤诚忠心。字字句句,情真意切,他也像一名父亲,在向中华青年儿女托以重任,寄以厚望。父亲老矣,而我正年轻。国之青年,唯思想上多一些“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清醒自觉,行动上多一些“不畏人知畏己知”的坚定果决,党的伟大事业才能赓续,国之千秋梦想方能实现。
  临近晌午,日头渐盛,我们的网兜里只有小小几尾鲫鱼。渔获微少,但我心中倍感充实。你看,大自然也在提醒我们:万物有灵,取之有道。回家的路上,春光暖照一如从前,轻飞的柳叶连缀着山湖,矿运铁轨长满了青草。父亲的背影有些疲惫,但依然挺直。他像一尾青鱼,无论静水清清或是湍流淙淙,他始终以至简大道自在巡游。
  水波漾照着青天白云,也写映着父亲清简守正的人生渔道。
  (省财政厅综合处  郑曦供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