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宣传之窗

防汛抗洪一线: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暴雨中的坚守与真情

发布日期:2016-07-14 点击次数:

  

  近一段时间,暴雨肆虐武汉,面对极为恶劣的洪涝灾害,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地做好防汛排渍抗灾救助工作,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前瞻部署防范雨情

  院党委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抗洪救灾医疗应急救援工作,并迅速组建救援专班,由院领导担任指挥长,加强医疗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亲自指导救援工作。医院还成立医疗救援应急队、防洪抗涝应急队,24小时待命,由院领导担任队长,加强医疗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全力做好汛期医疗应急救援工作。

  7月3日上午,在王汉明院长亲自部署下,由纪委书记邱海芳、院长助理王桂平带领我院抗洪救灾慰问小分队奔赴武汉市新洲区凤凰镇小学灾民安置点,看望慰问灾民,向受灾群众捐赠药品,送去慰问品,表达我院对受灾群众生活的关心,当地群众纷纷表示感谢!

  众志成城应对险情

  7月6日凌晨电闪雷鸣,特大暴雨再次突袭武汉,受强降雨天气影响,全城多处区域再次严重内涝。全院干部职工、特别是后勤保卫及物业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确保医疗救护工作的正常运行。

  副院长席仁刚、院长助理王桂平和凌瑞杰凌晨5点不到就赶到医院,指导调度工作人员,参与抢险排涝;陈家宁副院长克服交通困难在8点以前就涉水到医院下到各科室查房。医院宿舍区老图书室渍水出现险情,强宏副院长率领有关科室人员进行抢险排涝。还有绝大多数的机关干部和临床科主任、护士长和医生护士都在当天上午赶到医院,保障了临床工作正常运行。

  后勤保卫部在关键时刻,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主人翁精神,他们凌晨4时许,就来到医院,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保障了医院正常运行。

  医护同心彰显真情

  不少专家早上5点就出门,按时到岗为患者实施手术,每台手术都按时进行,全院当天进行了20余台手术, 神经外科王少兵主任更是连夜为患者实施了三台手术。ICU护士长邓闪即将临盆还趟水来单位,不耽误工作。本次暴雨,武汉主城区内受灾最严重的就是南湖片区,部分小区渍水高达一米多,家住渍水区的康复医学科张阳普主任仍旧每天按时上班,带头克服困难,不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急救120的医务人员、担架员们,随时待命出发,顾不得个人安危,一次次趟水涉险确保患者安全送往医院救治。

  电工班长“硬汉柔情”

  5日下了一整天雨没停,6日凌晨雨势更强了,凌晨4时,医院配电房值班的张宁英发现医院有积水现象后立马打电话给电工班班长李立,李立说:“我马上到”!挂电话后,在地下室休息的李立5分钟便赶到现场。此时值班室外已出现明显积水,地下室车道口水深已达到膝盖,德康楼住院部800千伏安箱变随时有高压跳闸的危险,李立当机立断将电闸关掉,因为太心急,还撞伤了头,出来的时候摸了一手血,才知道自己受了伤,捂着头去外科简单包扎处理完又忙着抢险排水。为了不影响血透室、高压氧患者治疗,情况缓解后早上8点恢复供电。

  他回家洗簌时,妻子才发现他的脑后外伤血迹斑斑。妻子责怪他为何不告诉自己的伤情,他不好意思的说,这点小伤不算什么,能保住大家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40余万医疗物资保住了

  往年梅雨季节,医院家属区都会有渍水情况,这次强降雨令医学装备部主任何斌彻夜未眠,医用物资材料库处在家属区,地势较低,常备医疗设备、耗材等40余万物资,很多都是纸箱包装,属于无菌一次性用品,如果被水侵湿将损失惨重。

  凌晨3点,在家休息的何斌就睡不着了,实时关注着暴雨情况,凌晨5时许闻讯家属区有渍水现象,他立马赶去材料库并且通知科室三位工作人员提前上班抢险。为了预防大暴雨的肆虐,何主任在三年前便购置了一批塑料材质“垫仓板”,这几年梅雨季节都能派上用场,但今年的暴雨不同往日,来势汹汹。在副院长席仁刚、院长助理王桂平的指导下,后勤部门急调应急抢险队配合何主任将库房的水一盆盆舀出去,并用“垫仓板”开始第一轮的抢险。由于雨势过大,这种排水效果不明显,依旧会倒灌到库房,清晨6点,库房的三位同事也赶到医院和何主任一起抢险,加垫“垫仓板”,经过2次加盖,耗时2个多小时,三层“垫仓板”足足有30多公分高,并把一些容易侵湿的纸箱都移到铁架上,保住了40余万物资,避免了医院的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