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宣传之窗

防汛抗洪一线:省交通运输厅驻黄丝村工作队谱写一曲防汛救灾壮歌

发布日期:2016-07-14 点击次数:

  百年难遇的持续强降雨,让荆楚大地满目疮痍。洪湖市位于四湖流域最下游,境内江河水位暴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黄丝村地处洪湖市万全镇南部,紧邻洪湖分蓄洪区主隔堤,已出现洪涝、房屋受损等险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关键时刻,省交通运输厅驻黄丝村工作队和黄丝村两委立即组织村民全力投入防洪抢险救灾工作当中,谱写了一曲防汛救灾壮歌。

  快速反应,领导高度重视

  7月2日,黄丝村九、十组降雨量到达290毫米,变成一片汪洋,道路水深80厘米,农田全部淹没,水已倒灌到老百姓家中。工作队员知道防汛大于天,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火速赶往现场,与镇、村干部一起到各家各户将查看情况,村民房屋已全部进水,水已淹没小腿。工作队一边将情况向省厅领导汇报,一边向洪湖市应急办(防汛办)反映,同时将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分成两组,一组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劝说他们迅速转移,一组做好安置点工作,并购买食物、矿泉水等必备生活品。当天就转移部分群众投亲靠友,部分暂住在万全镇中心小学临时安置点。

  7月3日上午,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程武带领厅机关党办、厅工会处室负责人,前来黄丝村,查看灾情,看望慰问受灾群众。

  由于进村道路已完全淹没,程武一行涉水深入灾民家中查看受灾情况,安慰并勉励他们要相信政府,相信党组织,人员先转移出去,保证自身安全才能积极生产自救。要求工作队仔细排查存在的安全隐患,全力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群众的转移安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工作队员要耐心劝导受灾村民,转移后一定不要私自回到浸泡的房屋居住,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程武副厅长还转达了何光中厅长的指示,要求驻村工作队全力抢险救灾,确保群众安全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先安排好群众的生活,重建工作雨停后再安排。

  齐心协力,冒雨转移灾民

  7月3日下午,天气预报显示夜晚仍有中到暴雨。可是转移的群众又回来了,他们无论如何不肯离开家园,大雨无情人有情,为了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工作队与洪湖市应急办(防汛办)协调,协助市民政局在地势较高的洪排河堤上搭建救灾帐篷26顶,与镇、村两委一起挨家挨户上门将剩余26户60余名受威胁的群众转移安置到救灾帐篷中。

  同时工作队积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开展各项安置工作。协调卫生防疫部门对安置点周围进行消毒,防止灾后疾病的传播;联系电力部门,冒雨建立临时用电线路,保障安置点的生活用电;和民政部门一起连夜为每户受灾群众送去“四个一”即一袋米、一壶油、一箱矿泉水、一箱方便面,确保灾民基本生活。

  多方关注,全力救灾恢复

  面对灾情,各方全力做好受灾群众的安抚、慰问和稳定工作,切实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吃、住、就医等问题。

  7月3日,洪湖市市长沈先武、副市长苏云国先后来黄丝村查看灾情,部署救灾工作;7月4日,工作队成立防汛服务队,配合镇政府防汛指挥部开展防汛救灾工作,在安置点周边布置干警24小时巡逻,同时安排党员干部对洪排河堤进行巡查;7月5日,洪湖市副市长熊瑛陪同省农业厅副厅长张桂华来安置点看望受灾群众,了解黄丝村农田受灾情况;7月6日,省发改委、省民政厅领导先后来黄丝村调研灾情,省民政厅副厅长赵显富要求民政部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将受灾群众安置好,做好安置点的各项基本保障工作,帮助灾民渡过难关;7月7日,省运管局局长陶维号到安置点查看灾民安置工作,叮嘱工作队一定要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工作,及时了解群众的思想状况,同时要注意自身安全。

  7月7日,持续了近一周的降雨终于停了,天也终于晴了,但灾后的消毒、防疫、排涝等工作依旧刻不容缓。

  工作队积极联系红十字会组建防疫应急小分队,携带消杀器械、药物及其他应急物资,支援灾后卫生防疫工作;配合民政部门逐家逐户上门登记核实受灾群众和转移人口,并及时发放救灾救济物资,帮助转移安置人员解决临时生活问题;会同村两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