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部门工作 > 宣传之窗

防汛抗洪一线:湖北农信社——抗洪救灾在行动

发布日期:2016-07-22 点击次数:

  

 

  自6月18日以来,湖北先后遭遇4轮强降雨。截至7月8日,全省共有1762万人受灾,死亡68人,失踪17人,直接经济损失247.8亿元。全省农商行共有146个营业网点房屋受损,16个营业网点受灾先后暂停营业,22台ATM受损暂停使用,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多万元;受灾客户9125户,涉及贷款金额24亿元。

  灾情发生后,湖北省农信联社积极作出响应,立即启动防御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刘志高主持召开紧急会议,发出紧急通知,及时部署抗洪救灾工作,在组织全省农商行抗灾自救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的同时,及时发放贷款,全力支持灾区救灾。湖北农信人迅速投入抗洪抢险一线,抢救银行财物,尽最大努力确保各网点正常营业,及时为受灾客户发放抗灾救灾贷款,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深入调查 全力救灾

  湖北省农信联社班子成员深入受灾较严重的鄂州、黄冈、孝感市等灾区一线,靠前指挥,现场查看灾情。

  全省农商行组织调查专班,深入农户、企业,逐户上门调查,了解受灾情况,摸清灾后重建资金需求,一户一策,制定救灾贷款投放计划。同时,开辟“抗灾救灾贷款绿色通道”,研发专项抗灾救灾贷款产品,成立专门的班子、落实专门的部门、设立专门的柜台、指定专人负责救灾贷款发放工作。对存量客户因受灾到期还款有困难的,采取展期、借新还旧、重定期限等措施,帮助客户渡过难关;对有灾后重建贷款需求、符合贷款条件的,实行特事特办,确保受灾农户和企业及时获得贷款。

  各地农商行纷纷组建抗灾救灾金融服务小分队,为受灾群众提供灾后恢复生产金融服务。通山农商行与县扶贫办、金融办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在“精准脱贫贷”授信额度中安排1000万元贴息贷款资金用于灾后重建,并派出贷款调查小组,核定受灾商户贷款额度,确保第一时间将贷款资金送到受灾商户手中。监利等地农商行为对口扶贫村送去慰问金,帮助受灾村组制订救灾工作计划,抓好灾后基础设施重建工作,促其早日恢复生产。麻城农商行以上交特殊党费方式,共为灾区送上爱心21500元。

  截至7月8日,全省农商行共发放抗灾救灾贷款3922万元,有力支持了全省抗洪救灾工作。

  坚守岗位 迎难而上

  灾情发生后,全省农商行受灾营业网点全体员工坚守岗位,发扬不怕牺牲、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抢救受灾物品,修复受损房屋和设备,想方设法通电通讯,确保人员安全、网点安全、资金安全、凭证安全、设备安全、电力安全、消毒防疫安全、员工家庭安全,尽快恢复营业,为客户提供抗灾救灾金融服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7月1日凌晨,随州市南部普降暴雨,山洪肆虐,低洼地带一片泽国。洪水浸入随州农商行三里岗支行刘店自助网点营业室。三里岗支行抢险小分队迎着翻滚的洪流涉水冒险赶到刘店自助网点,投入到紧张的抢险中。开箱清钞、检线断电、转移设备、疏浚排水……抢险排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30分钟后,洪水渐渐退去,抢险工作基本完成,刘店自助网点安然无恙。

  7月3日,沙洋县普降大到暴雨,强降雨致县城多处积水,地处低洼地带的沙洋农商行开发区支行被洪水围困,情况紧急。该行在相关政府部门尚未采取排水救援措施的情况下,立即制定了应急处置方案。没有雨靴,大家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投入了战斗。有的整理设备,有的收拾物品,有的查看登记ATM、UPS电源和机器设备损毁情况,有的装沙袋将室内外进行隔离,有的拿起盆或桶向外排水。经过共同努力,将剩余可移动的重要资料和其他设备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通过一夜抽排,7月5日上午,开发区支行营业区、办公区积水排完,经过消毒处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后,已于7月7日正常开门营业。

  截至7月8日,全省农商行无一人伤亡,受灾网点全部恢复营业。

  风雨同舟 勇于担当

  在抗灾自救的同时,湖北各地农商行主动参与地方抗洪抢险,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各地农商行干部员工积极参与巡查灾情、帮助转移群众、安抚受灾村民、护堤培土加固、及时疏导交通……搭手出力,扶危救困,充分展现出农商人的大爱精神。

  7月6日,黄梅县小池镇“八一”大堤汛情告急,得知讯息后,黄梅农商行董事长陈志和行长熊精干匆匆带领30名机关党员突击队冒雨火速赶往“八一”大堤,驰援当地抗洪抢险。经过当地军民8小时的奋战,一条长50米高3米的护江堤形成了。陈志深情地说:“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农商行人,这是我们农商行人应尽的社会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