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突袭,城市封闭,禁足隔离,武汉按下了暂停键。身处疫区核心的三三七处有这样一位干部,奔波穿行于这个“英雄的城市”,长期坚守在抗疫一线,保证了各项政令畅通,推动着各项工作有效落实,舍小家、顾大家,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作贡献。他就是中共党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湖北局三三七处办公室主任史红田同志。
以处为家,战斗一线。从年前的腊月二十九到现在,史红田同志一直忙碌在抗疫一线。“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岗位就是年味”,他主动放弃了春节休假时间,在武汉“封城”前夜住进库区,以处为家,与其他同志一起坚守岗位。他细致工作,及时宣传党中央和湖北省关于疫情防控相关指示精神,利用宣传栏和微信工作群传达国家局、湖北局具体工作要求;他认真分析,细化了三三七处疫情防控和应急保供工作方案,协助成立了业务专班和党员突击队;他深入一线,收集各工作岗位上干部职工的先进事迹,汇编成激励人心的第一手报道;他带头落实,在处党委领导下统筹安排生产作业、值班值守、应急处置,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有条不紊推进。
扎实工作,迎难而上。1月27日(正月初四),为抗击疫情,建造“雷神山”、“火神山”两座三甲医院所需各类物资以最快速度向武汉聚集。下午3时,6个车皮“雷神山”医院建设专用防渗膜到达三三七处,指挥部、施工方要求当晚必须送到工地。“我是老党员,我先上!”特殊时期作业人手不足,史红田当机立断,动员在家休息的2名党员同志返回工作岗位,迅速组成临时作业班投入生产作业,当晚8时完成全部108卷防渗膜装卸作业。直到保管员关闭了库房灯光和大门,他们才放心地离开,回到宿舍暂时修整待命。
不惧风险,做好服务。武汉市处于疫区,针对防治新冠肺炎的医疗防护用品极度紧缺,三三七处参与一线防控和保供人员的安全防护、健康管理问题亟待解决。“有困难,找老史”这是三三七处同志们的口头禅。史红田同志开着私家车跑遍武汉大街小巷,见药店就停,见口罩就排队,二十三十,一百两百,硬是赶在口罩“绝迹”前搜罗回五花八门的口罩1300多个,确保一线职工平安渡过了最危险最紧急的一周,为三三七处疫情防控实现“零感染”做出贡献。在疫情吃劲时,武汉市升级了管控手段,除疫情防控工作需要,中心城区机动车全面禁行,严格执行通行证管理。他获悉后,第一时间向主要领导报告情况,连夜紧急收集几十名职工办证信息,制作表格和证明文件,天刚亮就驱车200多公里往返于武汉三镇办理各种审批手续,直至把通行证分发到每一名职工手中,已经是日暮时分。
这就是史红田,一名年过五十的老同志,一名头顶“天花板”的科级干部。在大灾大疫面前,他没有畏惧和退缩,把牺牲和危险留给自己,在疫情防控中扎实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亮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