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之中见真情
——省委办公厅下沉党员申少兵同志典型事迹
发布日期:2020-04-21 点击次数:
今年2月下旬,根据组织安排,省委办公厅法规室二级调研员申少兵同志被抽调支援何家垅社区工作队,任联络员和临时党支部副书记。到社区工作以来,他牢记组织嘱托,扎根社区,从一点一滴做起,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受到社区干部群众的高度肯定。
带领工作组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左一)
何家垅社区位于洪山广场和小东门之间,有7个居民小区、2500多户、65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为做好社区防控工作,申少兵积极建言献策,组织全体队员在小区值守卡点重温入党誓词,佩戴党徽亮明身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制定“十不准”等工作制度,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在防控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申少兵等同志共同努力下,何家垅社区疫情防控取得良好效果,没有出现1个死亡病例,所有患者都得到及时救治。4月2日,社区最后一名确诊患者已治愈出院。
开展爱国卫生活动中清理共享单车(左一)
为社区卡点提供防护物资、了解值守情况(右一)
——当好小区“守门员”。工作队刚到社区时,何家垅社区有2个开放式小区没有设值守点,居民自由出入,存在风险隐患。申少兵主动做好协调,迅速落实值班帐蓬、测温枪、桌子、躺椅等物品,完善值守措施,堵塞了小区防控漏洞。为守护社区群众安全,申少兵每天都要到各小区值守卡点巡查,已累计巡查80多次,现场解决问题20多个。由于社区人手紧张,工作队主动承担了保险小区卡点的值守任务,每天分4班24小时值守,严格出入管理。申少兵作为工作队联络员,主动要求参与卡点值守。其他同志临时有事,他还帮助代班。有几次连值上半夜和下半夜,加上白天在社区忙碌,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
为工作队制定“十不准”等规范
——当好防控“宣传员”。针对老旧小区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差、参与防控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申少兵多次给社区负责同志提出加强防控宣传的工作建议。3月11日至12日,他利用两个晚上的时间,和志愿者一起,对保险小区居民进行上门排查和政策宣传,起草给保险小区住户的一封信,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宣传武汉的防控形势,告知工作队的联系方式,引导居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安心居家。他还多次到工人村小区开展上门宣传,为居民发放口罩900多个、消毒液60瓶,耐心劝导少出门、勤洗手,出门戴口罩、不扎堆聊天;指导社区印制多种宣传标语张贴在各小区的醒目位置,安排社区志愿者每天手持扩音器开展巡回宣传,设立多个固定宣传点循环播放防疫知识和政策等,在社区营造了浓厚的防疫氛围。
——当好群众“服务员”。对小区居民因封控遇到的生活难题,申少兵总是千方百计帮助解决。为做好社区群众生活保障,他到处收集商超的团购信息,帮助社区拓宽团购渠道,更好满足群众需要。利用巡查、走访、值守等机会,经常和居民拉家常,了解困难需求,做好心理疏导等工作。工行小区有一个独居精神病人,因臆想别人迫害,多天不吃不喝,申少兵多次上门察看其动静,和社区同志一起想办法,确保其饮食所需,严防发生意外。有一户姓鄂的居民提出想买点鲜鱼吃,当天申少兵就帮助买来了一条活的草鱼;有一位老爹爹每天要喝点酒才吃得下饭,他多次托在超市上班的熟人代为购买;有一位婆婆急需兑换现金,他就先用自己的钱给换上;碰到不会用健康码的老人,他就热情地教会其使用。为做好新冠肺炎治愈患者的跟踪服务工作,申少兵不惧被感染的风险,和社区的同志一起,先后给26名隔离期满回社区的患者送去口罩、消毒液、米面油等慰问物资,鼓励他们增强信心,保持乐观心态,做好居家隔离,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社区发来的荣誉证书和感谢信
——当好社情“调研员”。在下沉社区工作中,申少兵十分注重调查研究,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主动研究解决问题。根据调研所得,申少兵先后对商超服务不精细和送货周期长、老年居民存折取款难、常规疾病就医难、高龄密接者生活照料难、临时困难求助难、健康码由红黄转绿难等问题,提出了36条改进建议,促进了相关问题解决。在给保险小区值守排班时,申少兵根据大家的生活习惯,将每天的交接班时间定在8:00、12:30、18:30、23:00,最大限度减小了值班对正常作息、就餐的影响,受到大家好评。他还根据卡点值守情况,对出入登记办法进行改进,把各卡点每天固定进出人员的信息提前打印在登记表上,节约出入时的登记时间,提高了登记效率,减少了人员滞留聚集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