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情况
黄石市公路养护中心有职工70人,其中党员15人,占比超过五分之一。主要承担黄石市域106国道、黄阳线、黄枫线、棋金线、中大线、河金线等140余公里国省干线的日常养护和应急任务。近年来,该中心始终坚持党建引领,落实“一支部一品牌”要求,结合公路养护点多线广、量大、露天作业的行业特色,注重党建与公路养护工作的深度融合,挖掘并提炼公路特色“铺路石”品牌,让“铺路石”折射出新时代的光彩,尤其是大力开展党员示范路、劳模工作室、李国良工作室、十佳服务品牌等一系列党建活动,逐步探索出党建“三抓三促”工作法、“李国良工作法”,有力推动了公路养护达标工作和美丽示范公路创建活动。
二、思路举措
“铺路石”铺就平安路。黄石市公路养护中心在日常工作中将品牌创建与公路养护有机融合、同步推进,变公路养护“畅”“安”的硬指标为服务便民“舒”“美”的助燃剂。
一是“引领+激励”,营造清新正气。在“铺路石”品牌推进过程中,注重先进典型的弘扬,用“学劳模、比先进、讲奉献”活动,形成“学比赶超”的浓厚氛围,党员带头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寒来暑往党员的身影总是冲在前,“铺路石”精神得到了传承。几年来,黄石市公路养护中心先后涌现出国家级劳模叶宗节、省部级劳模叶开其、市级劳模黄治东、“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国良等一批先进典型。
公路职工李国良获湖北省先进工作者荣誉
二是“服务+创优”,培塑便民情怀。除担负着繁重的日常公路养护任务外,中心下属两个基层站还开设了“歇脚驿站”,为旅途中的群众和车辆提供便民服务,制定并出台《便民服务指南》及多项《争先创优承诺》。全体干部职工用规范的语言举止,服务过往的行人车辆,时刻彰显“美丽公路人”的良好形象。同时,党员干部带头加大公路巡检巡查频次,及时对路面、路肩、沟涵、边坡及护栏标识进行维护处置。今年,支部继续把主题党日活动开到养护一线,引导党员在公路养护作业和抢险保通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公路应急抢险队伍
三是“创建+民主”,凝聚工作活力。近年来,借公路系统机构改革春风,及时调整党支部班子、改善党员年龄结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民主集中制,夯实了基层党建基础。在一线职工中党员人数占比偏少的情况下,党员干部带头进一线站所,架起与群众沟通桥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发扬民主,现场的矛盾用现场职工的意见解决,现场困难用群众的办法进行落实,推动民主管理最大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了增强,促进了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在项目一线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三、工作成效
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中,黄石市公路养护中心服务公路的典型经验和人物事迹,得到了省、市交通系统和各级党组织的关注与好评,湖北日报、黄石日报、黄石广电、黄石党建等平台多次跟踪报道。2019年跻身黄石市“十佳服务品牌”、2020年被评为全国公路系统“先进基层党支部”,2022年被全国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国公路学习品牌文化工作委员会(筹)、《中国公路》杂志社评为“第一届公路交通行业优秀党建品牌”的称号,2017年、2022年两度获评黄石市“红旗型党支部”。
四、思考启示
按照“创新党建品牌、发挥特色优势、服务公路发展”的工作理念,为进一步发挥“铺路石”党建品牌的示范带动效应,推动党建与养护工作互为促进、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一是贴近中心工作。由于一线养护任务繁重,职工普遍存在年龄大、学历不高、对外沟通不畅等困难。建立养护机关、应急中心、下陆河口两个管理站共4个党小组,把15名党员融合一起,建立支部与党小组融合创建活动工作机制,使党员干部密切联系一线职工协调解困,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相互学习、双向提升、履行职责、平安保畅的目的。
二是贴近基层实际。发动15名在职在岗党员,相互配合基层管理站定期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公路路况养护情况和基层存在的实际问题。同时,经常性开展下基层调研活动,了解和收集一线职工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需求,汇总后进行商议解决。如河口站反映的黄阳大桥垃圾问题和黄阳公路沿线树枝遮挡行车视线及护栏损坏等问题,中心先后组织机关应急中心人员参加6次劳动,不仅解决公路安全隐患,同时减轻了一线工作负担。
三是贴近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基层党小组作用,通过党员大会,传递民情民意,尊重群众意见,实现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由支部班子和党小组收集反馈情况,及时帮助解决一线职工日常养护及个人生活中面临的困难,通过积极协调、上下联动机制,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认真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利益问题,积极探索让上级党组织放心、让职工群众拥护信赖的党建工作模式,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与养护工作融合,为推动黄石公路高质量发展作出公路养护贡献。
(黄石市交通运输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