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民政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以下简称省核对中心)主要承担全省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查询与核对等工作,为社会救助对象的精准认定提供支撑,天然与困难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近年来,省核对中心党支部提炼完善“心联新”(全心全意、互联互通、创新驱动)工作法,“心”字当头、凝心铸爱,接力十年联系爱心人士与恩施州来凤、建始等地60多名困境学子形成“一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助力困境学子求学圆梦,也在善行善成中不断激发自身“全心全意”为困难群众谋福祉的岗位责任意识。
山高路远 为爱而来
2023年7月,暑期伊始。省核对中心党支部联合4名爱心人士再次踏上恩施大地,回访、看望结对帮扶的学子,为他们送上慰问与祝福。
今年走访的第一站,是来凤县大河镇茶园村的姚瑶家。2017年,姚瑶的父亲因病过世,次年母亲改嫁,她和年幼的弟弟跟随年迈的祖父母艰难生活。近年来姐弟俩分别上了初中、小学,每月开支越来越大。村委会辗转求助,省核对中心党支部牵线搭桥,爱心人士贾先生于去年开始对她进行结对帮扶。在姚瑶家中,助学团队为她和弟弟带来了运动鞋、新衣服,并递上了2000元的慰问金。今年14岁的姚瑶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初中紧张的学习中,她还经常兼职做一件4分钱的手工,每天挣20元钱,帮助爷爷奶奶减轻负担。省核对中心党支部书记陈文兵鼓励她要心无旁骛地好好学习,他说:“你身后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整个助学团队,将来你考上大学、研究生,我们都会支持!”
家住建始县茅田乡封竹淌村的小游,今年刚刚7岁,也是去年纳入结对帮扶的学生之一。这次回访,助学团队为她送来了营养品和生活用品。懂事的孩子为了迎接远客,特意换上了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的花裙子,脚上却只有一双破旧的凉鞋。几位爱心人士忍不住泪意,当即开车到集镇上为小游购买了运动鞋和学习用品。两度驱车往返,不觉已经过去半天时间。随后大家又来到封竹淌村村委会,为该村孩子们送来了200件崭新的T恤衫,家长们纷纷带着孩子前来挑选喜欢的图案款式,小山村里洋溢着平时不多见的喜庆热闹。
在3天时间里,省核对中心党支部与爱心人士先后走访了来凤、建始的多个乡村,看望了9户困境学生家庭。在尽力给予物质帮扶的同时,也用真诚和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鼓励他们克服逆境,坚强奋进。
十年助学 乐善有恒
今年是省民政厅联合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困境学子的第十年。2014年至2023年,十年爱心不辍,十年桃李成材。
10年前,时任湖北省民政厅驻村工作队队长的陈文兵在来凤县驻村帮扶时,发现鄂西大山里不少孩子因家庭贫困面临随时辍学。为了让山区儿童不再痛失学业,为了让贫穷不再代际传递,他与工作队同事牵线搭桥,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宣传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2014年秋季开学前夕,第一批6名爱心人士来到来凤县三胡乡,首次确定了20名单亲困难家庭孩子和孤儿作为资助对象,从当年开始每人每月资助300-1000元,直到完成学业。为了保证每一分钱都能切实用在孩子身上,爱心人士为每个孩子都办了一张银行卡,每月定期打款。
卸任驻村工作队队长回到省民政厅之后,陈文兵仍旧将恩施困境学子牢牢记挂心上,多年来以党支部建设为依托,打造帮扶助学的支部特色品牌,持续发动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其中,助学范围也由来凤扩大至建始、英山和蕲春等地,受助学生陆续增至60余名。十年光阴荏苒,许多早年资助的孩子已如愿考上重点高中、理想大学,还有的已经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对未来充满着憧憬——
何文与何苗两姐妹是2014年第一批资助的学生之一。10年前,何文还是个青涩的小姑娘,刚上初中,和爷爷奶奶、妹妹相依为命。自从与助学团队结对后,何文性格变得开朗自信,学习劲头十足,四年前如愿考上大学,攻读五年制医学专业。妹妹何苗去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来凤一中。每年暑期,助学团队都会来回访看望这对姐妹,已然与她们成了亲密的好朋友。此次回访,姐妹两个均忙于学业没有在家,大家还是冒着蒙蒙细雨,沿着山路前来看望了她们年迈的爷爷奶奶,并祝福姐妹俩学习进步、学业有成。
行胜于言,大爱希声。爱心助学贵在不事张扬,贵在做出实实在在的奉献。在开花之前,我们年复一年、细心浇灌;在结果之后,大家欣然祝贺、再育幼苗。
赠人玫瑰 芳香绕梁
山区助学不易。翻山越岭,进村入户,看到那些困境中的山里娃过早承受生活艰辛却仍然积极乐观,很多时候大家都是眼含热泪,灵魂震撼时时如电流穿透全身。我们的热情牵线、结对助学为困境学子插上腾飞的翅膀。而山区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热切追求和与命运抗争的坚定顽强,同样也激励感染着每一位来访者。
走访中,孩子们常常与爱心人士分享自己通过努力得来的奖状。家住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集中安置房的资助对象金平,今年秋季即将升入初二。进入她的家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贴满墙壁的各种奖状,既有优秀学生、进步之星等学科类奖状,还有乒乓球、篮球、长跑等各种体育类奖状。其他走访的许多孩子,还拿出了纪律之星、礼仪之星、拾金不昧等各种琳琅满目的奖状与我们分享。大家深深地感到,尽管小小年纪就饱经生活磨砺,但孩子们个个乐观积极、自强不息,都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拥有着金子般珍贵的品质。
陈文兵说:“帮扶助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每年见到孩子们的成长,我很欣慰。结对助学只是一道微光,凡人善举只是绵薄之力,但对一个困难家庭来说却是照亮孩子未来的明灯。尽力而行、量力而为,争取让更多山区孩子得到帮助,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学习立身本领、塑造健康体魄,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是我们这个团队每个人朴素的愿望。”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真心实意做事,素不相识的人也会伸出援手。一个基层党支部通过不断线的爱心坚守、凿壁引光,演绎出了十年不辍的爱心助学故事。今年6月,省核对中心党支部被授予第五届省直机关“红旗党支部”称号。下一步,省核对中心党支部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巩固“红旗党支部”创建为动力,继续擦亮支部帮扶助学品牌,把乡村故事、山乡孩子的渴盼讲透,激发更多能人反哺的社会责任感,呼唤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的社会新风尚,助力更多的山里娃追梦圆梦,绽放韶华!(文中受助学子均使用化名)
(省民政厅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