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通运输厅崔家营管理处刘灿
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族与家庭共同遵循的规范,是家风内涵的重要体现,家训是对家庭每个成员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切切教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训”。
说来也巧,再一次翻开族谱,看到家训是时隔10年后,因为儿子出生取名字查找辈分,泛黄的族谱第一页就是刘氏家训:“立身其正其言,待人以厚以宽,教子唯忠唯孝,治家克勤克俭,存心能忍能耐,做事不偏不倚,接物勿欺勿怠,处事曰谨曰廉,尊长必恭必敬,交友与德与贤”。说到刘氏为官勤政俭清廉的楷模当是清代康熙帝御赐科甲名族刘氏家族“清爱堂”,褒扬刘氏家族为官“清廉爱民“。刘家牢记“清廉爱民”的家训,他们出仕为官,清正廉明,足迹遍及华夏各地。刘统勋微服私访黄河水利工程的事迹广为民间流传,他取字“延清”,其中就有延续清廉官声、家风之意。其长子刘墉以清正廉明闻于时,刘墉任江宁知府时,人比之“包孝肃”,后人将刘墉的事迹编为《刘公案》,津津乐道。刘统勋的兄弟们皆秉承清廉家训,于公于私皆两袖清风,传为美谈。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说起我家的家训家风,则深受我的爷爷影响。在继承刘氏家训的前提下,作为一名乡村教师的他经常告诫我: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要抵得住诱惑,撑得起信念,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名教师他时常说:我们是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不正是这些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们用他们平凡但不平庸的一生,追逐着教书育人廉洁奉公的伟大理想吗?他从20元每一个月的乡村教师做起,一直到退休的那一天,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一名家庭困难学生上学,不知有多少次,为学生留校补习,又不知有多少次披星戴月进行家访。可她从没想过去收什么补课费,更没想过要去收家长们的钱物。退休的那一天,当他胸前佩戴着光荣花的时候,我们看见了他眼中晶莹的泪花,他舍不得奉献了一生的三尺讲台,舍不得他爱了一辈子的教育事业。他清廉了一生,奉献了一生,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会了我们为人处世,清廉爱国的准则。
如今我们面临高速运转的时代,我们随时可能在无尽的信息和诱惑间迷失,我们究竟应该葆有怎样的精神内核和生存之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家训,恰是先辈留与后人的为人处事宝典。我们要不断检点自己,时时遵从。尤其是我们各级党员干部要努力践行“硬核”行为,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利,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不断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廉洁家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人民谋福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