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扶贫工作队来了,我们路通了,灯亮了,环境好了,大家脸上笑容也多了。”走在长乐村的田间地头,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驻农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队长黄贵全和乡亲们热情地打着招呼,内心有一种亲切又踏实的感觉。
近年来,在工作队的帮助下,利川市南屏乡长乐村发展长期花椒产业千余亩,直接带动223户农户,丰产期村民每亩可获利7000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可增加30万元。注资长乐村生态果园项目,直接带动25户贫困户增收,有效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年。
今年年初,长乐村顺利通过省、州、市三级验收考核,脱贫摘帽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坚强领导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国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吕文艳先后多次带队到长乐村进行扶贫工作调研,并主持召开定点帮扶利川市联席会议,详细了解脱贫工作重点难点,想方设法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吕文艳强调,省生态环境厅要坚决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一如既往地做好对利川市的帮扶工作。
厅党组成员多次到长乐村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为脱贫攻坚之路指引方向,为扶贫工作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图为吕文艳厅长(左二)调研长乐村扶贫工厂
在厅党组的带领和组织下,厅系统30个党支部和长乐村30户贫困家庭形成一对一帮扶,各党支部了解对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共谋出路,共谋脱贫之策,鼓励贫困家庭树立脱贫致富信心。
“省厅对我们是真心帮扶,感谢这些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南坪乡党委书记周德燕说。
强基层党建凝聚党心民心
长乐村村域大、贫困人口多。身为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的黄贵全,充分发挥工作队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建引领扶贫。
“我们制定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突出抓好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还积极发挥在家老党员、老干部的‘三员’作用(政策的宣传员、人居环境的监督员、脱贫攻坚的战斗员)。”黄贵全介绍。
“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不把自己的生活搞好怎么行?” 村民王奇新已经80高龄,作为老党员,他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每日认真清扫自己房屋内外卫生,还帮助残疾人家里做好室内外卫生。工作队通过抓好党建工作,使村内涌现大批党员模范榜样。
在黄贵全的带领下,工作队实行包组包户、结对帮扶,结合“大走访”,扎实开展进组入户走访工作,实实在在解决群众困难,进一步增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提高精准率和群众认可度。
工作队深入全村24小组,采取“一讲政策、二听民意、三破难题、四顺情绪、五解民怨”的“五步工作法”,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深化感党恩教育,引导党员带动群众克服“等、靠、要”等消极思想、积极奋发脱贫致富、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工作队坚持从实际出发,保证了走访贫困户任务的完成,与农户面对面沟通交流,宣传党和政府强农惠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树立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奋发图强的干劲,也加深了干群感情。
图为黄贵全(右一)带队学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抓产业发展精准扶贫
“扶贫不是简单地增加百姓手中的钱,而是改变落后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贫困户的精神面貌。”黄贵全说,这一切必须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
花椒产业是工作队在长乐村发展的主导农业产业。去年因为缺水、虫患等原因,造成小部分花椒树枯死。工作队和尖刀班专程赴四川汉元购买花椒苗,并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帮助村民进行补栽补种。
2020年3月23日,武汉市以外地区离鄂通道管控刚解除,黄贵全就立即驱车从老家黄梅赶往长乐村,每天不停地奔波在田间地头和村里农户间,一方面组织村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忙着组织群众开展春耕备耕、复工复产活动。
为了提高农户种植技能、增加收益,工作队邀请了花椒种植合作社的专家进行现场培训、种植技术理论培训等。工作队还为花椒种植户赠送了花椒栽培管理技术手册、树枝剪刀等工具。
“这些培训很有意义,希望能多举行类似的培训,帮我们如期致富脱贫”,农户热情高涨。
为确保田无闲田、人无闲人,工作队发放补栽苗近万株后,又免费向长乐村村民提供4万余株优质汉元贡椒椒苗。
“此次种苗发放,可为长乐村新增花椒种植面积280亩,长乐村花椒种植总面积将达到千亩规模。”黄贵全说,这为巩固脱贫成果,指引老百姓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黄贵全的带领下,根据长乐村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工作队积极打造“果树村”,还利用各方社会资源,帮助长乐村民宿发展壮大……通过多元创收,助力村民稳定增收。
助复产复工实现“家门口”就业
除了抓好产业发展,工作队还创建就业扶贫工厂与环保超市,为贫困户、易迁户、残疾人就业提供就业岗位40多个。新冠肺炎疫情稳定后,工作队有序组织扶贫车间复产复工。
长乐村扶贫工厂紧临精准扶贫集中安置小区。车间里,在冲压、组装等各个岗位上,工人们正按照工作流程,有条不紊地生产出各式成品运动鞋。
据了解,在复工复产之前,扶贫工厂组织全体工人做健康体检,并对厂房进行了全面消毒。工人进车间劳作,必须要进行全面消毒、测量体温、佩戴口罩进行作业。在上班时间,工人之间都保持着安全距离,车间随时保持着空气流通。
目前长乐村扶贫车间虽然规模不大,但有效地吸纳了周边的村民在这里就业,帮助村民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下一步我们将着手车间升级,吸引更多劳动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黄贵全信心满满地说。
(省生态环境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