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专题 > 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 > 省直机关青年奋斗风采录

肩头有责任 心中有耕耘 让水利工程惠及千家万户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杨小伟

发布日期:2022-04-14 点击次数:
  【个人简介】
  杨小伟,男,汉族,1987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曾获得农业节水科技奖二等奖、省水利工程优质奖,被评为湖北省水利厅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专利授权9项。
  【奋斗事迹】
  他扎根基层在水利工程科研规划设计领域播撒青春汗水,过去5年间他主持或主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河湖长制等方面的项目40多项,其中20余项担任项目负责人。他敏于思考,勇于创新,获得“一种用于虾稻种养的排水装置”“虾稻共作灌溉定额计算方法”等专利授权。2018年,他克服种种困难毅然报名以专业技术人才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开展援藏工作。援藏期间,尽管高原反应给他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麻烦,但是他以坚毅的品质、优良的工作作风、过硬的专业,主持编写了山南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操作指南,开展了一系列水资源管理与水行政执法工作,圆满完成了援藏任务,促进了民族团结和专业技术领域共同提升。
扎根基层 用进取精神锻造过硬本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水利工程的专业技能不仅源于理论,更源于实践,使理论知识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才能推动知识成果转化为应用。他在工作中一直主动深入基层,摸清实际问题和根本需求,结合专业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过去5年中,他主持和主要参与农田水利工程、防洪工程、河湖长制等方面的科研规划设计项目达40多项,其中20余项担任项目负责人。他参与的基于田间管理措施的水稻节水潜力研究获得农业节水科技奖二等奖(部级),主持设计的襄州区小农水重点县项目获得湖北省水利工程优质奖(江汉杯)。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每一项都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他始终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不敢丝毫马虎。
  2014年,在做襄州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前期设计工作时,时间紧、任务重,他不辞辛苦多次到现场踏勘,结合测量地形图和现场调查,核实项目区所存在的问题,对现场情况深层摸底。此项目区土地虽然较为平整,但是田块划分不合理,灌排渠系配套不完善,既不能满足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也不能满足农业机械化操作要求。这样一来,每一次的踏勘都显得尤为重要,踏勘不仅是对自己工作的严格要求,更是心底怀着的那一份浓浓的责任与守护。编制设计方案时,他与项目团队精心规划,反复论证,对水源工程的选址、沟渠的布置、建筑物的改造等关键技术点进行科学合理设计。每当一卷卷的图纸从心中翻过,他憧憬到的是良田万顷,那被油菜花铺满的人间春色,那秋风里颔首起伏的金色稻浪,那干涸的土地又再一次被一条条渠道浸润。项目最终顺利立项并开工实施,历经几年的运行考验,灌溉排水效果显著,为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同时,该项目获得湖北省水利工程优质奖(江汉杯)。
不负韶华 以实际行动履行援藏誓言
  2018年,他以专业技术人才的身份加入到湖北援藏队伍之中,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开展了援藏工作。初到西藏,当他满怀激动和欣喜准备开展工作时,不料第二天由于高原反应导致身体不适,高烧并伴随着头昏目眩。山南市水利局同事和湖北援藏队密切关心他的病情,在问他身体状况如何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没问题可以坚持!要知道,高原反应若出现肺水肿症状可能会危及生命,其后果可想而知。经历了三天休养,他战胜了病情并逐渐适应高原缺氧低压的环境。后来据他回忆说,当时几天几夜没休息好,鼻孔干燥出血,脑子嗡嗡作响,所幸后来症状慢慢消退,身体慢慢适应。短暂的休养后,他立马投入到工作中,他急需对山南市的水利现状做到心里有底。
  山南市河网密布、湖泊众多,但是地广人稀、基层技术力量薄弱,水资源管理和保护任务繁重。他充分挥发专业特长,主持编写了山南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操作指南。该操作指南将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各项指标计算方法、考核内容、评分标准等进行详细描述,增强了各县区进行考核的操作性,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守护好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从管理制度考核操作层面作出了具体实践。他还参与了山南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指标分解、组织了河湖长制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培训班、规范了水行政执法现场监督检查程序、开展了水行政现场检查、审查了多个技术报告等一系列工作。他践行了“有志而来、有为而归”的承诺,在雪域高原上,在山南这片神圣又美丽的土地挥洒了青春与智慧。
勇于创新 以开拓精神实现技术突破
  他常说,思考可以使知识融会贯通,创新可以突破固有思维。学习工作中,他习惯细心观察和深入思考,从点滴中发现闪光点,迸发创造的灵感。
  他参与了虾稻共作的研究课题,在2020年2021年间,他多次与项目团队赴虾稻田试验基地现场,开展现场调查、试验监测与设备管理。有时暴风雨导致现场设备损坏,他会风雨无阻奔赴现场进行抢修,确保试验数据的完整和可靠。雨鞋和雨衣已成了出差的必备装备。为了解决虾稻种养环节有些问题,他经常找虾农请教经验,或独自漫步田间,或静静冥思苦想,寻求解决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反复失败后他终于找到了全新的方法,积极申报了2项有关虾稻种养的专利,并在2021年底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目前,他已获得9项专利授权。创新没有止境,他将在技术创新的路上继续前行。
  水利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安全对保障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等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普通的水利工作者,他深感使命责任重大和使命光荣,一直秉承着“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水利精神,默默为水利事业奉献着青春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邮箱登录
中共湖北省委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5000408号-1
技术支持:荆楚网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