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巾帼奋斗者简介】
周霞,汉族,1973年6月生,中共党员,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总工程师(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曾获湖北省地矿局“最美地质人”、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 等荣誉。
【主要事迹】
一、倾心奉献,全力坚守地质工作一线
周霞出生于地质家庭,父亲是老地质钻探工。受他的影响,周霞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地质工程师。1991年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省水文队工作,作为一名女地质队员,长期坚守野外一线工作。
到单位一报到,周霞就主动申请参与野外地质项目。因为她知道,只有到一线工作,才能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当时,单位承担了长阳县地质灾害调查项目,长阳县地形高差起伏大、构造复杂,工作条件艰苦,工作难度大,对新手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周霞毫不犹豫的参与其中。在野外,住的是农村的土坯房,四壁透风不说,还要与老鼠、毒虫为伴,饮水也不卫生。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没吃什么苦,刚毕业就和一群大老爷们在野外工地栉风沐雨,风餐露宿,所经受的艰苦可想而知。出外作业,交通不便,有时连农用车、拖拉机都坐不上,只能靠自己的双腿。崎岖山路,荆棘丛生,别说干工作了,光是每天走那么远的路都足以让许多男同志大呼受不了,更何况一个女同志。艰苦的条件并没有消磨掉她的激情,反而磨砺了她迎难而上的意志。
不断地学习实践,她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逐步提高了业务水平,便决心挑战自她,申请主持地质项目。2002年初,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启动。通过积极争取,领导安排她负责秭归县黄阳畔、碾子坪两个滑坡的勘查与防治工程设计。这是她第一次独立主持地质项目,许多老工程师对她投来怀疑的目光:“三峡工程事关国计民生,责任重大,一个小姑娘担当得起吗?”初次独当一面,如履薄冰,在主持项目的那段日子,她食不甘味,夜难成眠,每晚睡觉前都要想:今天的事情做完没有,明天要做什么。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她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有时压力太大,急的只想流泪。有挑战就有机遇,有压力就有动力,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按时保质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这次独立主持地质项目,增长了她的人生阅历,提升了她的专业技能,提高了她的工作能力,增强了她的自信心,让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勘查、设计、施工,这是项目建设的几个基本程序,一个不懂施工的设计人员在技术上是不全面的,于是她又转战施工战场。其中三峡库区巴东县滩坪滑坡B标段治理工程,是她最不能忘怀的,她在那里待了一年零四个月。她们承担的工程中有32根抗滑桩的施工。为了了解抗滑桩的地层情况,确定滑带深度和桩长,必须对抗滑桩进行全孔地质编录,一模一次,一根30米深的抗滑桩就要下去30多次。编录时要在垂直30米深的桩孔里,沿着孔壁的钢筋小梯上下。当下到底部往上看时,只能看到碗口大的天空。一般人上下一次都会手脚发软,许多男同志都望而生畏。为掌握第一手资料,每一根桩她都亲自下去记录、拍照、取样。有人问她:下那么深的桩,你一个女同志怎么不害怕呢?她哪能不怕啊?但只有亲自下去看才放心,才能真实直观的了解桩内情况,这是对一个技术负责的基本要求。见过抗滑桩的人都知道,下桩的确让人害怕,幽深的井壁,昏暗的灯光,四周充满未知,使人莫名恐惧。可项目质量关系到国家利益,关系到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她的责任感战胜了恐惧心理,完成了全部桩孔编录。她体会到:艰苦的工作,离自己的梦想最近。只有在艰难中拼搏,自己的梦想才能变为现实。
为了不断提高自已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在工作之余,她特别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工作之初就深感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在向老地质队员“拜师求艺”学习经验的同时,通过刻苦自学,先后完成了大学专科和本科学业,并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班,顺利取得了中国地质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这对于一个原始学历是中专,长期战斗在地质工作第一线的女同志来说,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的。
在前进的路上,困难很多,诱惑也很多,最需要她练好自己的定力。她把老一辈地质工作者的优良品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那些年,野外工作收入不高,又极其艰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干。要说变换工种、跳槽的机会确实不少。她想,都走了,地质项目谁来干呢?她是地质人的后代,她的根在这里,她一定要坚守。
长年的奔波与劳顿,她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病症。2006年,她主持三峡库区秭归县莲花沱Ⅰ号滑坡防治工程项目,病痛发作时,她就忍痛躺在项目部坚持工作,一躺就达半月,疼痛稍有缓解就跑到工地。这些事她从来没告诉过家人。2008年,她到广西进行高速公路野外勘查,买不到卧铺票,连续几天几夜硬座,使腰病加重了,到家竟然无法下车。她爱人接到电话,匆匆赶来接她,见她不能背,不能抱,也不能抬,只能扶着慢慢的挪,每一步都是钻心的剧痛,汗水打湿了她的衣裳,泪水沁湿了爱人的眼眶。爱人既心疼又气恼,长叹一口气说:周霞,你简直不要命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30年来,她一直坚守水工环地质一线工作岗位,内容涉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岩土工程勘察、水利水电勘察、公路勘察以及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估、勘查、防治工程设计、施工等诸多领域,参与和主持的项目近百项,练就了项目设计、野外勘察施工、室内资料整理、报告及附图编制、资料归档等水工环地质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各项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地质工程师。她所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都圆满完成,主持的项目均一次性通过评审验收,且目前运行状况良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尽心履职,协力推进地质事业发展
近年来,她作为兴业公司的主任工程师,与其它班子成员一道,始终坚守初心 勇担使命,大力强化内部管理,精心组织项目实施,严把项目技术质量关,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确保所有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无重大质量事故发生,获得了建设单位的好评,也让公司在地灾施工领域市场占有份额逐年获得提高,承担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处置项目103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项目15个,总合同额约9.65亿元。特别京山武荆高速公路连接七宝山部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PPP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6亿,是湖北省首例采用PPP模式进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项目;广州林语山庄会所后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合同额约0.76亿,是广州市近年来影响最大难度最高的一个地灾治理项目,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获得了保利公司以及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三、用心传承,大力弘扬地质光荣传统
从一名普通的地质技术员,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到担任副总工程师,一路走来,离不开领导的信任和鼓励,离不开同事的帮助和支持,更离不开地质“三光荣”、“四特别”精神,为她点亮信仰,指明方向。
作为地质后代,她忠实传承地质精神。作为地质人员,积极宣传地质精神,先后作为省地质局“最美地质人”和省委宣讲团成员,到多地积极宣讲“三光荣”、“四特别”精神30余场。作为单位技术质量工作负责人,她始终坚持“传道授业解惑”,充分利用“传帮带”模式,用心用情宣传弘扬地质精神,将自己对地质工作的认知理解以及多年的经验积累分享给年轻人,帮助年轻人破除思想坚冰,实现发展突围,快速成长成才,为单位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这些年来,她先后获得“十佳职工”、“岗位标兵”、省地矿局“优秀女职工”、“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地勘行业“最美地质队员”等荣誉称号。这是力量,这是鞭策,也是她前进的动力。
青山不改凌云志,扎根山野逐梦行。新的一年,就是一个新的起点,是传承的延续,更是开拓创新的开始。让她们珍藏起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作为更上一层楼的基石;摒弃掉那些苦涩和泪痕,当作拼搏路上的考验。让她们一起发扬李四光精神、地质人“三光荣”精神,为祖国的强盛、人民的富裕、自身的未来,自觉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做一个有崇高理想和高尚品格,能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人;做一个有决心、有恒心、有信心的人;做一个学识广博、视野开阔、勇于创新、敢于拼搏的地质人,矢志不渝为湖北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