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湖北机关党建》2023年7期
P. 26
课题研究
会领衔解决“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转运体系不完善”问 环保工作更多着眼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国家下达指标
题。十堰市局、十堰监测中心形成驻市生态环境监测 的完成,对群众身边环境问题起底攻坚不够,尽管近
中心、市生态环境技术中心、县级环境监测站以及社 年来环境质量显著提升,但部分群众切身体会不强。
会机构协同的“1+1+6+N”模式,推进环境监测力量 而要把群众关心的问题都掌握解决好,目前的队伍力
整合。二是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厅法规处开 量、治理能力还有差距。
展“送法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对基层执法人员和企 二是“百姓期盼”和“部门职责”的矛盾。群众、
业管理人员面对面授课。宜昌监测中心举办首届生态 企业和基层单位对活动期望很高,反映了很多点多线
环境检验检测技能竞赛,系统内及第三方监测机构的 长面广的问题,有些超出了部门职责,需要更高层面、
25 支队伍各展所长、互促共进。三是推进环境治理与 更多部门集中研究,不能实现很好解决。尽管转交了
共同缔造有机结合。出台《关于加强群众身边突出生 一部分问题,但由于难以把控整改进度和效果,导致
态环境问题治理 共同缔造美好生态环境的意见》,配 向群众反馈不及时。
套制定《共同缔造试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以奖代补” 三是“责任压实”和“基层减负”的矛盾。系统
项目工作指南》,重点围绕农村(社区)环境治理的 内与地方党委政府对活动要求不同,基层两头受检情
痛点和难点,全力提供资金、资源和人才技术支持, 况突出。多头调研、重复调研现象仍然存在,一定程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治理短板。 度增加了基层负担。纳入清单和销号的标准不够统一,
(四)化“监管”为“服务”,绿色发展再深化 个别单位将难度大、跨时长的问题列入清单,如制定
一是突出定向包保帮扶。9 名厅级领导一对一精 某行业产业链未来发展目标等。
准帮扶 9 家企业,积极推进惠企政策落实。厅领导带 四是“应下尽下”和“按需下沉”的矛盾。普通
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帮扶,299 人次深入 17 个重 党员参与活动要求不够明确,部分仍以完成年度“5
点城市下沉 31 天,调研 1480 个点位(企业)发现问 次 20 小时”任务为目标,发现、反馈、解决问题的
题 2355 个,逐一交办并提出整改建议。天门市局设 积极性不高。社区层面对充分发挥下沉党员作用考虑
置五个工作专班,分工包保全市 26 个乡镇办场、54 得不多,设置任务多为值班站岗、电话摸排、信息录入、
家重点企业,助推项目早投产。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 入户宣传、卫生清理等简单劳动。
境。印发《厅关于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服务 五是“共同缔造”和“包办代替”的矛盾。活动
的通知》,提出 10 条优化环评审批措施,将全省 1700 将过去的“配餐”变为“点菜”,有效提高了群众的
余个项目纳入管理。武汉市局推动环评和排污许可审 参与度,但在后续解决问题过程中, “干部干、群
批“两证合一”,新增不予处罚事项到 24 种。襄阳市 众看”的现象仍然存在,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的有效
局对 151 家纳入正面清单管理企业和项目减少、免除 措施不多。
现场检查。三是助推重大项目落地。自觉服务大局, 六是“就事论事”和“常态长效”的矛盾。为了
推动重点项目实施。省环科院全过程保障历时 13 年、 让群众快速感受到变化,部分单位选择多为见效快、
投资百亿元的紫云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顺利通过环评 周期短的任务,而环境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难免存在
审批。黄石市局吸引客商投资 6000 万元建设汽修行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
业集中喷涂“绿岛工厂”,实现为企解困、招商引资 是有“完成任务”思想,忽略了活动的重要意义,导
与空气质量改善“三赢”。 致对问题滚动更新、常态化叠加不够。
二、活动开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三、关于推动实践活动巩固提升、常态长效的思考
一是“房前屋后”和“大江大河”的矛盾。以往 (一)坚持效果导向,细化活动评价机制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