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市委召开全市“三严三实”专题交流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主持会议,宜都市、市发改委、市人防办3个单位,王玺玮、万红、王怀炳3名同志,围绕“践行三严三实、推进大城建设”主题进行交流发言。现将交流对象发言稿摘录刊登,供各地各单位学习交流。(记者 孙晓陵 通讯员 柳钊 整理)
践行严实要求 争创一流业绩
中共宜都市委
一、倡导严实精神,推动发展提质。紧扣“百强再进位”目标,以改革发展成果检验专题教育实效。一是项目优先促增长。全市招引在建项目283个,到位资金315亿元。今年新三板上市3家、四板挂牌7家。医药、化工、装备三大产业产值已过百亿元,全年工业总产值将过千亿元,13家企业入围全省民企百强。二是创新驱动提质量。筹措资金1亿元,成立全省首家县域科创基金。设立精品名牌奖励专项,新申报发明专利186项,成为全省品牌创建示范市。新增高新企业6家,总数达到33家,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9.7%。发展互联网+县域经济,宜都电商协会网罗企业306家,产值过10亿元。三是融合发展优结构。全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国示范区建设,着力打造清江全国康养产业实验区。今年前10个月外贸出口备案企业达到96家,完成出口3.58亿元,同比增长51%。
二、坚守严实作风,持续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城乡统筹,以共享发展成果检验专题教育成效。一是为民惠民,办好民生实事。贴紧“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抓民生实事,加快建设宜张岳宜高速,水权制度改革成为全国唯一试点县市,扎实开展绿满荆楚、河道畅流、美丽乡村、低产田林集中整治工程。中组部、农业部授予宜都全国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二是提升文明,推进“四城联创”。构建“四城联创”的全民创建体系,积极开展“志愿者云”服务,实施市场综合整治和庭院美化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跻身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成为全省第一个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评估验收的县级市。三是聚力攻坚,加快精准扶贫。出台“1+9”精准扶贫决定和系列配套方案。实施基础设施提升、住房改造安居、产业发展扶持等“五大工程”。设立5000万元应急救助基金,全面实施困难家庭子女“9+3”免费教育。
三、厉行严实标准,落实从严治党。深化从严管党治吏,以作风建设新进展检验专题教育成效。一是树立导向,促进干部“两为”。一方面严管干部。全面开展干部专项考核,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序排位,对排名靠后的进行诫勉谈话,连续两年靠后的就地免职。对75名党员干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另一方面激发活力。遴选156名年轻干部重点培养,对32名市乡中层干部实施跨部门、跨行业交流。推出扶贫书记杨开科、路桥铁军等身边的党员先锋和先进团队,激励忠诚担当、干事创业。二是夯实基层,推进“五项行动”。开展“堡垒先锋、两个倍增、连心惠民、三治融合、五美创建”五项行动,提升基层组织“五个功能”,建设善治宜都。推行“互联网+、党组织+、党代表(党员)+”,全力打造宜都党建“润”品牌。三是强化落实,推行“三个清单”。分市直、乡镇、村、社区等7个领域制定责任清单、项目清单、考评清单,对照清单抓落实、依据清单严考评,推进从严治党落地生根、全面过硬。
践行“三严三实” 推动改革发展
宜昌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
一、坚持从严要求,把专题教育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在专题研学上下功夫,做到“三全三不”。即:党员干部全员参与,不留空白;规定内容全面落实,不留空项;领导干部全程带头,不留例外。二是在征求意见上下功夫,做到“三个全覆盖”。即所有县市全覆盖、服务对象全覆盖、联系单位全覆盖。通过多种形式,走访企业、项目单位和基层部门87家,收集意见建议7大类、62条,形成调研成果13篇。三是在立行立改上下功夫,做到“三个不放过”。即不严不实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制度建设不落实不放过。在简化审批程序、方便投资主体方面,今年再次下放11项核准事项,积极推行“合并审批”、“容缺预审”、网上审批和“一日办结”,项目审批时限由原来承诺的5天缩短为1天。
二、坚持从严标准,把发展改革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在项目建设方面实现新作为。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重点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116.3%,高于同期25.2个百分点。推动签订银企合作协议50.3亿元,同比增加10.4亿元;争取省级用地计划260公顷,同比多60公顷。二是在对上争取方面实现新作为。今年新申报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产业转型升级、产城融合等4个国家级试点,均被省重点推荐上报。信息惠民试点正式转为示范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试点通过中期评估。截至目前共争取国家和省无偿资金33.6亿元、国家专项建设基金27.9亿元,均居全省同等城市首位。三是在服务大局方面实现新作为。市发改委设有十多项市级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的全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及轨道交通等9个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谋划推进的“三峡城市群”被写入省“十三五”规划初稿,“宜昌三峡新区”得到省委认可,“三峡综合运输体系”被纳入国家战略,宜昌至襄阳、宜昌至郑万铁路连接线、宜昌至常德高铁被纳入国家规划,伍家岗和白洋两座大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
三、坚持从严管理,把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落到实处。一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科学拟定各责任科室年度考核目标,年底严格考核兑现,推动干部敢于挑战省会城市和发达城市,敢于打破常规谋项目、促改革、抓争取,切实做到担当尽责。二是权力约束机制。先后制定完善22项管理制度,纪检组长和监察室主任对权力运行进行全程监督,对上报争取资金支持的项目全程会审,对本委办理的审批事项不定期进行检查监督。今年来,全委共办理行政审批事项487件,无一延误和投诉。三是协调配合机制。推行“大科室制”,先后成立“战略规划办”、“工业经济办”、“基础产业办”等内设机构,各科室密切协作,进一步提升了发改部门推动改革发展、服务大城建设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个结合”立行立改 确保专题教育收到实效
市人防办党组
一、结合集中整治抓整改。面对问题,办党组深刻反省,奋起整改。一是抓思想促自觉。办领导班子4名成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查摆找准了7个方面的问题,组织开展5轮谈心交心、反复进行讨论研学,大家认识到不严不实的根子就在“自己”身上,公开亮剑作出集中整治承诺。二是明举措强责任。对违规开支、滥发津补贴等5个突出问题,逐个建立整改台账。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对12个整改事项,做到周报月结,随时追进度、督质量、抓到底。三是严落实真到位。出台《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公务接待管理制度》防偏堵漏。全办人均境外清退违规津补贴近4万元,“三公”经费同比下降70%,对1名违纪人员给予警告处分,对15名科室负责人逐一谈话提醒。
二、结合主体责任抓整改。坚定不移将“两个责任”落到实处。一是强化责任抓根本。对办党组议事规则、机关党建工作等11项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将工作责任分解到班子成员、细化到科室,把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党建工作定期分析等举措落到实处。二是擂紧作风见实效。在机关开展作风建设“四查四看”,即查管理看纪律、查行政看效能、查整改看实效、查工作看落实,共查处值班溜号、迟到早退等问题5个,通报批评3人。三是完善制度管长远。坚持靶向施策,建立5大类14项制度,以制度管理促正风肃纪、提神鼓劲。面对基层人防工作滞后问题,落实《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帮助建立人防工程专业队伍和机动指挥平台,推动长阳、五峰、远安等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发展。
三、结合人防工作抓整改。坚持促进业务、服务中心,力求有所作为。一是创新思路抓重点。在当前全国房地产低迷的大环境下,推动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工作的通知》,防空地下室建设逆势上扬,审批防空地下室14万平方米。二是便民利民抓改革。针对审批低效问题,出台《审批例会工作规程》促进提速增效。今年共受理办结各类审批事项823项,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到100%,实际平均办理时间比承诺时限再提前30%以上。三是敢于担当破难题。加快完善人防机动指挥系统建设,装备北斗导航、空情预警系统,机动遂行能力得到提升。历经十数次争取,立项启动筹建总投资近1.5亿元的市级人防疏散基地12月将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全市应对战时防空、平时防灾避险、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笃行严实 担当作为 为宜昌大城建设添砖加瓦
宜昌城市建设投资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王玺玮
一、用心谋事,以严实标准推动企业改革。刚组建宜昌城建集团时举步维艰,我带着问题深入系统调研,梳理征求意见67条,企业改组路径逐步明朗:厘清管理架构,构建起“4+X”业务板块,并形成清晰的法人边界。指导制订“百亿房投”、“百亿交投”等多个战略规划,描绘千亿企业集团的发展愿景。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外部股权投资20亿元。学习深圳前海新区改革成果,探索实践1.5级土地开发,实现了出让土地进入二级市场之前的“先期预热”。在内部管理上,推行“行政和专业技术双通道制”、“地产项目合伙人制”,有效激发活力。近一年来集团净增资产70亿元,总资产达466亿元,实现国有资本收益14亿元。
二、激情作为,以严实作风投身大城建设。大城建设关键看筹资,特别是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每天1个多亿的资金投入“压力山大”。我带领一班人10个月时间为大城建设融资150亿元,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年度目标。一是创新运用金融工具和融资模式。以东山大道BRT快速公交为载体,实现我省首单标准化PPP融资,发行首支“保障房私募债”,探索“互联网+”新模式发行“2015·宜昌建投债”。二是紧跟国家政策争取金融支持。坚持早着手、勤跑动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为争取一笔专项贷款,我在北京住了18天,回家时5岁的女儿似不相识。三是拓宽视野寻求国际金融合作。先后获得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等低息贷款支持,有力推动了三峡现代物流中心等19个项目建设。四是维护集团信用拓展银企合作。今年7月,集团整体获得AA+信用评级,地市级平台全国仅12家。由此主要商业银行均对我们作出了大额授信和法人账户透支承诺。11月16日,全省推进城市绿色发展现场会在宜召开,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是对宜昌大城建设的最高肯定,也是对我们工作的全面检阅。
三、理性履责,以严实要求管党治企做人。善治企必须严管党,先律己方能后律人。一是延伸组织触角。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新建项目党支部6个,工地党小组19个,让每名党员都切实发挥作用。二是从严管束权力。在集团严格推行“四个不直接分管”等制度,严禁各公司主要负责同志插手人事、财务、基建和物资采购等工作。引入反向测评,邀请98家外部单位和120名职工对各公司领导班子进行廉政测评,并与考核奖惩挂钩。三是强化风险防控。组建风控内审部,突出资金集团化管控、重大合同招投标管控,厘清权责分工,采取财务经理集团委派制,对各公司做到资金计划线上审批、实时在线监管,确保资金安全。
恪守“严实”之道 努力为大城建设做贡献
点军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王怀炳
一、立足本职践行严实要求。千严万实终须从本职岗位做起。一是强化精准监督。连续两年持续跟踪监督安置房建设问题,促进了建设提速,目前已开工安置房小区12个、255万平方米,年底将有18万平方米交房、150万平方米封顶。二是坚持牵头领办。点军供水难题群众反映强烈,我直接拿在手上督办,多渠道争取支持,今年11月终于促成市城投水务收购点军水厂,问题有望根本解决。三是务实开展活动。组织开展“七进七访”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区乡两级人大代表为群众办实事每年都在150件以上。
二、服务大局尽力担当作为。2012年起,区委安排我负责新区建设项目的搬迁工作。至喜长江大桥、奥体中心等21个项目的征地搬迁和协调服务工作,事关宜昌大城建设全局。我全力交清“三本账”。一是交好发展账。我带领一班人反复学习研究比较,制定了《征地搬迁安置补偿办法》、《征收集体土地实物调查登记规则》等政策,成为全区征地搬迁工作范本。谋划推行集中会签模式,动员征迁对象会上公开签约,有一次半天时间签约达69户。目前已征地7100亩,搬迁房屋1071栋、企业15家、专业设施300多处,没有出现一例项目等地、工作等人的现象。二是记好民情账。我记载群众困难疾苦的“民情账”210件,办结180件。偏岩村陈某是重度糖尿病患者,母亲生病,儿子待业。我帮助其落实治病、社保政策,解决就业难题,一家三口感激不尽,成为主动搬迁典型。三是算好政治账。让拆迁群众有足够的获得感,确保政治上不出现“亏空”。从“早”着手,想尽一切办法努力把安置房建设往前推,把过渡安置期往短处压。以“好”为要,舍得用好地段、好配套、好质量建设安置房,在永久安置上绝不搞“应付”,获得群众衷心赞许。
三、从严管理树立公仆形象。始终本色做人、本分干事。一是严字当头管出效率。我建议区政府成立了征迁资金结算中心,实行经费财政直达农民账户,确保资金安全、兑现高效。在安置房进度和质量上严查严督,纠正和督促承建方整改问题20多个,挽回损失200多万元。二是从我做起带好作风。我做到“5+2”、“白加黑”连轴转,曾经为了签订一份征迁协议连续工作16小时没离座,也曾连续工作42天不休息。在专班管理上敢于唱“黑脸”严批评,带出了过硬作风,获得了群众认可。三是慎独慎微守住清廉。不论是人大工作,还是项目建设,我都坚持按规矩办、按政策办、按制度办,让每一笔账目开支都公开公示,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阳光”晾晒。
真诚做人 踏实做事 为圆梦新县城贡献力量
中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副书记 万红
一、秉持“真”的态度抓拆迁。牵头最苦最难的新城建设征地拆迁工作,我坚持做到真严真实真面对。用上真情,再苦的活也是干得出来的。我带头进村入户,1000多户拆迁户中,我直接入户面谈的有300多家,逐家访逐户谈,以挑土移山的劲头开展工作。用上真诚,再冷的石头也是揣得暖的。一名拆迁户情绪激动,晚上11点多钟给我打电话,声称不答应条件就要找我泼汽油拼命。我承诺第二天就去调查,次日我上门工作时,他又是泡茶又是递烟,还主动道歉,顺利签订了协议,我们还成了朋友。平时我也乐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上学、求医之类的具体事情。用上真劲,再宽的河也是趟得过的。拆迁户长远生计令人担忧,我牵头举办了拆迁户就业培训,确保每户至少有1人拿到技能证书,90%以上的拆迁户找到就业岗位。截至目前,共签搬迁协议1350余份,涉及房屋950余栋、企业12家,征收土地12000多亩,没有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
二、发扬“实”的作风管项目。在精力投入上扛得往。我每年在新城工作330天以上,最长的一次30多天没回老县城的家。今年搬迁进入倒计时,我将新城管委会的100多名工作人员分成11个指挥部,实施“日清、旬督、月结”机制,倒排工期,倒逼项目进度。在工程建设上拧得紧,在项目上咬住盯牢往前推,几年来,新县城累计开工项目90多个,目前基本完工竣工60多个,完成投资35亿元。在争取支持上“捺得住”。组建长乐投资集团,抢抓政策机遇,采取多种模式筹集各类资金超过15亿元。今年9月,为准备棚户区改造融资贷款资料,我和工作专班连续奋战四天三夜,完成别人通常需要一个月时间的工作量,最终获得贷款1.48亿元。
三、恪守“严”的要求律自身。面对可见的“攻关”和不可见的陷阱,坚持做到“三严”。自我约束从严。作为直接负责人,我坚持筑牢防线守底线,干净做事不贪权。尤其是在工程承包上,不允许自己的亲属、同学打着我的旗号插手任何工程。制度建设从严。对照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点完善制度机制20多项。对重点项目招投标坚持上管一级,其他项目全部进入政府采购系统,实行集中采购,杜绝打招呼、走关系。截至10月,新城建设公开招标项目预算金额28.79亿元,通过招投标节约3.94亿元,节减率达到13.7%。资金管理从严。实行分管新城建设的副县长、分管财政的副县长、县长“三级审签”,财政统一调度。资金拨付后,全程实施项目跟踪审计,确保运作规范、监管到位。共拨付资金30.78亿元,没有一起违规违纪行为发生。